学术投稿

桂枝茯苓丸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输卵管炎致不孕的临床分析

苏爱丽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 妇科千金片, 输卵管炎, 慢性, 不孕
摘要:慢性输卵管炎为妇科常见病,也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因输卵管因素引起育龄妇女不孕占不孕症的30%~50%,在继发性不孕症中占80%,输卵管在整个孕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运输精子和卵子的通道。输卵管十分纤细,很容易受伤。流产、盆腔炎性反应、滴虫性阴道炎、输卵管痉挛、子宫上部的肌瘤、子宫内膜炎、情绪紧张等均会引起输卵管壁粘连、充血、水肿继而出现不通,继而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导致不孕[1]。研究中发现由炎性反应引起的输卵管堵塞、阻塞、通而不畅、积水、粘连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罪魁祸首,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慢性输卵管炎引起不孕症的治疗方面,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管理模式对于完善药学服务水平的意义分析

    现阶段我国药房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药房工作人员缺乏药学服务意识及进修机会,药房药品管理及药房管理规章制度上的不足。为此,必须加强医院药房药品的管理,提高药学监护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我院自2013年开始采用综合管理模式,从加强药房工作人员及药品的管理,完善药学服务水平,加强药房管理制度几方面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向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药学服务。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文慧;杨素芹;韩明明;乔素伟;陈静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瑞舒伐他汀介导血清 cTnT、hcy、hs-CRP水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佳剂量分析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介导血清肌钙蛋白( cTnT)、同型半胱氨酸( hcy)、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佳剂量。方法将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予所有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钠或氯吡格雷抗凝、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基础治疗和护理,试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口服,每晚1次。治疗3个月后,测定2组cTnT、hcy、hs-CRP水平,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探讨佳剂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TnT、hcy、hs-CRP水平降低大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20mg/次·天)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更为优越。

    作者:李荷英;赵建波;孙少华;贾炜;朱金环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接诊的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3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另外将试验组分为斑块亚组和无斑块亚组,比较2亚组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斑块亚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 P<0.05)。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具有正相关性(r=0.63,0.82,0.76,P<0.05)。结论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三项指标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盖红兵;张爱芬;李晨霞;邹春晓;赵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高压氧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运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和血清胆红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9%高于对照组的7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血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血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治疗冠心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升高血胆红素的水平,降低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张群彦;刘国华;时风英;王占肖;闫瑞静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脱氧核苷酸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脱氧核苷酸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心脏指数, LVEDV, LVESV有降低趋势,CO,SV有增加趋势,其中LVESV、CO、SV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对照组治疗后LVEDD,心脏指数, LVEDV, LVESV也有降低趋势, CO,SV有也增加趋势,但只有LVESV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LVESV、CO、SV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脱氧核苷酸通过保护心肌细胞,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李国鹏;张鹏;夏优玲;朱晃;李则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与评价肠梗阻导管在治疗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鼻胃管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围缩小程度、腹部病症缓解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5.5%(P<0.05),胃肠减压量、腹围缩小程度、病症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内镜下肠梗阻导管在治疗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中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明星;张玉新;张国胜;邢江;单小辉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清 cTnI、NT-proBNP水平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评定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用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室重构评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就诊的79例心衰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生理指标全部正常的20例为对照组,基于胶体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cTnI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将观察组患者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比较各等级间血清cTnI、NT-proBNP水平,基于SPSS 20.0分析NYHA分级与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血清cTnI、NT-proBNP水平在对照组与观察组间呈明显差异(P<0.05),在NYHA分级各级间差异明显(P<0.05)。且二者水平均与心衰患者NYHA分级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TnI、NT-proBNP水平与心衰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呈现相关性,二者作为心衰患者心室重构的评定具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爱方;李桂敏;刘桂芳;王淑君;李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风险管理实习护生工作情况为观察组。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风险管理实习前本院护生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与投诉,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兆芳;李丽敏;时风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艾塞那肽及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 HbA1 c达标率比较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艾塞那肽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 T2DM)的疗效及对血清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T2 DM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和沙格列汀组各59例。艾塞那肽组给予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沙格列汀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 c )、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hPG)、血压及体质量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HbA1c、FBG、2hPG、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艾塞那肽组的HbA1c、FBG、2hPG、收缩压及体质量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沙格列汀组(P<0.05)。结论艾塞那肽与沙格列汀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均可有效降低HbA1c的水平并控制T2DM患者血糖,但艾塞那肽更能有效改善HbA1c及血糖水平,更有利于控制血压和体质量。

    作者:郑玉卿;于永波;李要京;侯晓明;李强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留置针护理技巧

    目的:探讨保护留置针的护理方法以延长留置针的正常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将2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4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在留置针穿刺点敷贴外套(护腕或护膝);对照组未用护腕或护膝。比较2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为(3.5±0.1) d长于对照组的(1.5±0.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腕可更好地延长留置针的正常使用时间,临床可大力推广。

    作者:毛作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需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依托咪酯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未进行麻醉,直接手术;其他2组分别进行相应药物麻醉后进行手术。对比3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患者手术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异丙酚组和依托咪酯组镇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呼吸不顺畅、肌肉阵发性痉挛、恶心感发生率均高于异丙酚组,注射疼痛感发生率低于异丙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进行麻醉的患者,不适感减少,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韩东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辅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辅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的疗效。方法将46例TAO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辅治TAO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和成;赵小琴;刘智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阿仑膦酸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新进展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中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之一,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桡骨远端骨折是绝经后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每十万人每年就有300~400例出现桡骨远端骨折。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后的骨质疏松治疗尚未达成共识。研究发现骨折后尽快使用双磷酸盐可能会减少再次骨折风险[1],但是由于双磷酸盐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骨吸收,可能会影响骨折愈合。动物实验反复证实双磷酸盐阻止硬骨痂成为成熟骨板,但是双磷酸盐对临床上的骨折愈合是否存在影响尚未明确[2]。本文对阿仑膦酸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探讨阿仑膦酸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响。

    作者:徐明珠;张录青;陆建海;张锁欣;林枫;宋子英;岳国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基于甘露醇静脉输注研究参照动态颅内压调整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案的意义

    目的:探讨基于甘露醇静脉输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根据动态颅内压监测情况对甘露醇的使用进行指导;对照组按照已有经验使用甘露醇。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甘露醇使用量、6个月后的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甘露醇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甘露醇输注的动态颅内压监测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邹祥;郭丽霞;王坤红;谷英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不确定度测量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常规生化检验受不确定度的影响。方法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执行规范,并参照相关文件的要求来研究实验室常规生化检验中不确定度的测量。按照测量不确定度的流程,探讨不确定度分量的由来,计算批内变异度、批间变异度以及偏倚变异度,终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U%)。结果通过计算,各测量指标的不确定度为:总蛋白(TP)为3.06,碱性磷酸酶(ALP)为8.2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11.7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12.99,r-谷氨酰环化转移酶(GCT)为14.00,尿酸(UA)为13.76,白蛋白(Alb)为7.34,三酰甘油(TG)为7.41,肌酐(Cr)为9.25,尿素氮(BUN)为8.69,Na+为7.18,K+为3.51。结论对不确定度进行测量能够反映出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分散性,对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及效率提供了有效依据,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曲淑君;张继东;田志松;尹加庆;王淑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正常孕妇产后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正常孕妇产后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10例患者进行自理能力的评估并实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10例患者自理能力优良率为95.45%,护理满意率为97.27%。结论提倡优生优育,定期进行孕期检查,针对产妇的影响因素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拉文;李占军;张英;张丽芳;张会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清β-hCG、AFP及 uE3与妊娠期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与妊娠期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产科住院待产的产妇240例,其中有妊娠高血压80例,妊娠糖尿病60例,健康产妇100例。对所有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收集病史资料并检测血清β-hCG、AFP及uE3的水平,分别比较其与妊娠期高血压及糖尿病间的相关性。结果产妇血清AFP升高、β-hCG升高及uE3降低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均高于该三项指标正常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β-hCG升高较正常水平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血清高水平AFP、高水平β-hCG及低水平uE3是导致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子。

    作者:韩连菊;邵岚;张蕾;路艳辉;倪素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检测血清 DLL4与 VEGF水平判定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Delta like样配体4(DL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采用ELF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治疗(>6周)。结果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DLL4和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LL4和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周围神经毒性、肝肾功能受损、骨髓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可观,其原因可能通过调节胃癌血清DLL4水平和VEGF水平表达,两指标可用于胃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评价。

    作者:王国玉;武如芳;洪燕;杜娟;潘永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基于 SCL-90量表研究围生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SCL-90心理状态量表评分的围生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提供参考。方法将84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产妇围生期使用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则使用个性化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产妇行SCL-90量表评分、VAS分娩疼痛评分。比较2组SCL-90量表评分和VAS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SCL-90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组SCL-90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个性化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减轻分娩中的疼痛感,对产妇整个分娩期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京贤;杜秀芳;陈炜;崔京辉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和普通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纠正酸中毒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尿酮体转阴后药物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纠正酸中毒和尿酮体转阴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尿酮体转阴后药物用量试验组也少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夜间低血糖和午餐前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DKA的治疗时间短,症状改善早,发生低血糖的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云芳;苗阳;付印;赵茹云;胡增祥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