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慧;杨素芹;韩明明;乔素伟;陈静
目的:针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分析下呼吸道中绿脓杆菌感染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感染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该院ICU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38例,对其深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进一步将获得的绿脓杆菌做药敏结果分析。结果绿脓杆菌对18种常见抗生素药敏结果为:对磺胺类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到96.37%(186/193);其次为氯霉素53.37%(103/193)。对哌拉西林的敏感率高,为93.26%(180/193);其次为环丙沙星89.12%(172/193)、左氧氟沙星87.05%(168/193)、阿米卡星86.53%(167/193)。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绿脓杆菌的耐药性较大,对于ICU患者应合理利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菌的变异。
作者:刘晓荣;翟俊伟;张晓群;王素玲;李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老年人呼吸系统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病,因病住院过程中,极易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为探讨老年HAP的临床特点,现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老年科(原老干病房)41例老年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金陵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及白介素-6(IL-6)水平影响。方法将1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5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NDS评分以及血清hs-CRP、IL-6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76%高于对照组的6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hs-CRP、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IL-6的降低效果较阿司匹林显著。
作者:周兆宾;王黎;刘文进;李小奕;王宗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清CRP变化及血脂达标率。结果2组治疗前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及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TC、TG、LDL-C、HDL-C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对患者血脂及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李金玉;王磊;郝景玉;马殿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会阴超声用于孕晚期宫颈评定的价值,从而对分娩应对措施作出指导。方法选用2013年9月-2014年1月该院待产的84例孕晚期初产妇,在其妊娠的37~42周,通过会阴超声来检查宫颈长度、内口宽度、羊膜囊嵌入宫颈管深度、先露高度、宫颈宽度等参数,同时调查其临产时间,从而了解宫颈形态与临产时间的关联。结果宫颈长度、宫颈内口宽度、羊膜囊嵌入宫颈管深度、先露高度与临产的时间有关( r=0.70,-038,-0.47,-0.31,P<0.05)。结论会阴超声用于孕晚期宫颈评定可以预测临产的时间,对于指导分娩时的应对措施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梅玲;杨国新;王平华;郄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综合鞍结节脑膜肿瘤的位置以及体积大小因素,分析临床外科显微手术的入路选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接受外科显微手术的52例鞍结节脑膜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采用经额外侧入路18例,经眶上锁孔入路13例,经纵裂入路8例,经额底入路7例,经翼点入路6例,分析各种入路的方法与特点。结果按Simpson分级标准,达Ⅰ级切除者7例,达Ⅱ级切除者40例,Ⅲ级切除者5例,肿瘤全切除率为90.4%(47/52)。垂体柄保存完好47例,嗅神经得到保护39例。本组患者中,32例视力障碍的患者中术后较术前视力提高17例,较术前无明显变化14例,加重1例,视力改善率53.1%(17/32)。内皮型脑膜癌26例(50.0%),混合型脑膜癌20例(38.5%),纤维型脑膜癌2例(3.8%),砂粒体型脑膜瘤2例(3.8%),合体细胞1例(1.9%),血管瘤型1例(1.9%)。下丘脑功能紊乱2例,不同程度尿崩症5例,伴有低钠、低氯血症1例,术后颅内迟发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方式具有更宽的手术视野和空间,术后改善情况比较显著。针对患者肿瘤位置和体积大小,视力减弱等病情,结合手术切口短的原则正确选择相应手术路径,再加上联合娴熟的外科显微手术技术,是保证鞍结节脑膜肿瘤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宋天喜;刘风先;郑子钊;焦广端;赵英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结合常规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提高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处理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规范临床护理技术以及培养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
作者:杨秀敏;王立群;王立超;王志敏;韩景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对于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57例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无创机械通气组30例、有创机械通气组15例和未行机械通气组12例。分析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无创机械通气组的住院天数以及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有创机械通气组和未行机械通气组(P<0.05),机械通气天数少于有创机械通气组(P<0.05),好转出院率明显高于有创机械通气组和未行机械通气组(P<0.05)。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SaO2和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H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白红彦;杜丽惠;徐雪阳;张晓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保妇康栓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治疗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6例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2组均行LEEP刀治疗。术后观察组给予保妇康栓联合bFGF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创面愈合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第1、2、3个月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排液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阴道排液量和术后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bFGF可有效促进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奕娜;霍顺璞;王有明;宋红云;刘惠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氯吡格雷抗凝、倍他乐克、左卡尼汀营养心肌等基础治疗和密切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硝酸甘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18及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IL-18、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IL-18及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霞;侯宝松;张丽花;王海峰;孔繁华;胡慧英;张晓静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并发胆漏与手术部位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胆手术患者2000例中术后并发胆漏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结果46例胆漏患者手术部位不同,其中胆囊切除术20例,肝叶切除术3例,开腹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术7例,胆总管探查及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14例,肝移植2例,胆漏的发生率与手术部位之间无相关性(P<0.05)。年龄>45岁的患者胆漏的发生率为1.23%(13/1056)显著高于年龄<45岁患者3.50%(33/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胆手术的患者,年龄越小尤其是小于45岁时可以降低胆漏的发生率;手术前做好充分的检查,了解病变程度和解剖位置以及调整到佳的身体状态;手术中和手术后反复检查容易出现胆漏的手术部位的处理和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可以预防胆漏的发生。
作者:刘晓刚;王利兵;郝丽君;郑建兴;王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法辅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取足三里及肾俞穴注射鱼腥草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 BUN)、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Hb)及血浆白蛋白(Alb)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高于对照组的7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cr、BUN、Ccr、尿蛋白、Hb及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及尿蛋白量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Ccr、Hb及Al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法辅治CRF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Scr、BUN,升高Ccr,减少尿蛋白的生成,从而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功能。
作者:张凤忠;刘军友;张秋红;杨建荣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在疾病治疗中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中药的合理应用需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作者:燕军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基于甘露醇静脉输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根据动态颅内压监测情况对甘露醇的使用进行指导;对照组按照已有经验使用甘露醇。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甘露醇使用量、6个月后的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甘露醇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甘露醇输注的动态颅内压监测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邹祥;郭丽霞;王坤红;谷英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扩张性心肌病( DCM )的表现是以左心或全心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病死率较高,以往曾被称为充血性心肌病。男多于女(2.5∶1),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约20%的扩张性心肌病有心肌病家族史,起病较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多见,部分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缺血性心肌病( ICM)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笔者应用超声观察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功能等参数指标,旨在为临床鉴别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提供一个简单易行并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喆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胎儿脐带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并发高血压的妊娠者为观察组,另选取于我院体检中心查体血压正常的100例妊娠者为正常组,调查入组者体质量指数(BMI)、年龄、是否早产、流产次数、家族高血压史,分析与妊娠者并发高血压的相关性,并于孕妇分娩后剪脐时取脐带血离心,制备血浆,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水平,做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BMI≥25kg/m2、年龄≥35岁、流产次≥2次、有家庭高血压史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r=0.675、0.641、0.721、0.693,P均<0.05),但2组早产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14,P<0.05)。观察组胎儿脐带血清NT-proBNP水平为(503.8±34.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1.9±25.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BMI、年龄、流产次数、家族高血压史为妊娠期高血压症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妊娠期并发高血压对胎儿脐带NT-proBNP水平有提升作用,因此临床可通过测定NT-proBNP水平,判定妊娠期并发高血压对胎儿心脏的损害情况。
作者:王淑丽;杨晓英;封志琴;崔晨迪;齐月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接诊的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3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另外将试验组分为斑块亚组和无斑块亚组,比较2亚组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斑块亚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 P<0.05)。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具有正相关性(r=0.63,0.82,0.76,P<0.05)。结论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三项指标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盖红兵;张爱芬;李晨霞;邹春晓;赵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对未婚非意愿妊娠女性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拟行人工流产的未婚非意愿妊娠女性320例随机分为药物流产组162例和手术流产组158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与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2组患者流产前、后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评分。结果手术流产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药物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人工流产终止未婚非意愿妊娠的相当一部分女性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并且手术流产方式较药物流产方式更为严重。因此,患者心理状况也是临床医师选择流产方式的考虑因素之一,在流产前应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作者:张艳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Delta like样配体4(DL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采用ELF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治疗(>6周)。结果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DLL4和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LL4和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周围神经毒性、肝肾功能受损、骨髓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可观,其原因可能通过调节胃癌血清DLL4水平和VEGF水平表达,两指标可用于胃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评价。
作者:王国玉;武如芳;洪燕;杜娟;潘永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比较声学造影( CEUS)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在该院行常规超声检查而发现存在肝脏局部病变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CEUS组58例(98灶)和穿刺活检组59例(86灶),分别行CEUS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比较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差异不显著,在临床上应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何金良;季洪阁;杨蕊;于水昌 刊期: 2014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