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荣;翟俊伟;张晓群;王素玲;李梅
目的:探讨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妊娠期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予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指导和治疗。观察2组孕妇产程时长、催产素使用数、产后出血量、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评分( VAS)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分娩方式。结果试验组产程时长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催产素使用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然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器械助产、负压吸引、剖宫产率及其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具有分娩时长短、出血量少、VAS评分低、自然顺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高的优点,且催产素使用量无明显增长。
作者:郭培英;王继红;杨芳;安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评定急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血清CysC及NT-proBNP水平,分析其水平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Ⅱ、Ⅲ、Ⅳ级的血清CysC、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 NYHA 心功能级别的升高, CysC、NT-proBNP 水平也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06例患者治疗期间有42例发生心血管事件(事件组),64例无心血管事件发生(无事件组)。事件组CysC、NT-proBNP水平均高于无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及NT-proBNP水平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对于评定疗效及近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龚雪;刘润青;王兰芬;李印升;唐英俊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急性智齿冠周炎是青年常见的牙源性感染性疾病,是指智齿萌出过程中受阻或萌出不全,导致部分或者全部牙冠被牙龈组织覆盖形成盲袋,食物残渣滞留,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于生长和繁殖的条件[1]。冠周组织软组织感染细菌性疾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颌面部蜂窝织炎,间隙性感染等并发症。笔者采用羧甲基桥聚糖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甄静敏;尹芝;翟晓雷;李佳玉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对比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与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观察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2组同型半胱氨酸、听觉诱发电位P300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12周,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300检测潜伏期和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潜伏期均降低,波幅均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鹏;高菊芳;董赛晓;张瑞科;王彦莉;李换素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腹部手术,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多伴有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病情严重者常有肌紧张、反跳痛[1]。手术治疗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阑尾炎手术虽然是一个常见的手术,但临床因围术期处理不当,导致严重并发症,且恢复慢[2]。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围术期综合性应用已经证实有效的各种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3]。笔者在我院急性阑尾炎手术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古林;蔡红民;张福生;李春久;孟庆民;张海合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介导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12例,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否超过4.0g/L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各106例,再次将高水平组随机分为A、B组,低水平组分为C、D组,各组均53例患者。在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A、C两组给予20U治疗剂量降纤酶,B、D两组给予10U治疗剂量降纤酶,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经治疗,A组疗效佳,B、C疗效次之,D组差。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A、C组,B、D组疗效进行比较,在不同剂量降纤酶水平对A、B组,C、D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的患者中运用大剂量降纤酶具有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燚隆;王香芝;侯芳素;周文芝;焦书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保护的可行性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40例为A组,手术开始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天幕下探查。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40例为B组,手术开始按照于炎冰等采用的手术探查方向,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比较2组手术中岩神经保护情况。结果 A组有效率92.5%(37例);术后并发复视1例,随访期间好转。 B组有效率95.0%(38例);术后并发病侧听力障碍2例,随访期间好转。结论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时,手术开始即选用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并结合神经内镜辅助进行观察,多数情况下不需处理岩静脉即可获得对三叉神经根区的良好显露,避免了岩静脉属支切断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作者:钱涛;王坤鹏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维生素B1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 Hz)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6例Hz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维生素B1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止疼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止疼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维生素B1联合氦氖激光治疗Hz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苏瑞;牛莉娅;毛俊涛;徐丽梅;郭玉卿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辅治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治疗小儿肺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6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克肟颗粒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颗粒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咳嗽消除用时、体温恢复用时、肺组织啰音消除用时、住院时长,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75.8%( P<0.05);试验组患儿的咳嗽消除用时、体温恢复用时、肺组织啰音消除用时、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阿奇霉素辅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明显、改善症状用时少,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小儿肺炎治疗意义较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惠;刘振旭;王风光;王扎根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慢性输卵管炎为妇科常见病,也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因输卵管因素引起育龄妇女不孕占不孕症的30%~50%,在继发性不孕症中占80%,输卵管在整个孕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运输精子和卵子的通道。输卵管十分纤细,很容易受伤。流产、盆腔炎性反应、滴虫性阴道炎、输卵管痉挛、子宫上部的肌瘤、子宫内膜炎、情绪紧张等均会引起输卵管壁粘连、充血、水肿继而出现不通,继而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导致不孕[1]。研究中发现由炎性反应引起的输卵管堵塞、阻塞、通而不畅、积水、粘连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罪魁祸首,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慢性输卵管炎引起不孕症的治疗方面,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苏爱丽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用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室重构评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就诊的79例心衰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生理指标全部正常的20例为对照组,基于胶体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cTnI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将观察组患者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比较各等级间血清cTnI、NT-proBNP水平,基于SPSS 20.0分析NYHA分级与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血清cTnI、NT-proBNP水平在对照组与观察组间呈明显差异(P<0.05),在NYHA分级各级间差异明显(P<0.05)。且二者水平均与心衰患者NYHA分级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TnI、NT-proBNP水平与心衰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呈现相关性,二者作为心衰患者心室重构的评定具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爱方;李桂敏;刘桂芳;王淑君;李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本文从启东全面实施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情况分析中,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基层医院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的方案,从而有效减轻群众看病贵。
作者:袁松辉;施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与骨性关节炎( O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OA患者76例和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前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经过玻璃酸钠治疗后两者水平均降低,故血清IL-1β、TNF-α水平可作为反映OA病情的辅助指标,且应用玻璃酸钠治疗OA效果好。
作者:张雁军;柴利军;杜林海;苗湿平;段卫生;索超;赵玉晨;赵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老年人呼吸系统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病,因病住院过程中,极易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为探讨老年HAP的临床特点,现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老年科(原老干病房)41例老年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金陵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弹丸”式外周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将48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弹丸”式注射肾上腺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注射肾上腺素。比较2组治疗后心跳、呼吸、血压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跳、呼吸、血压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弹丸”式注射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丽娟;邓艳;陈小红;余翔;吴春发;丁义斌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与滴虫性阴道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该院诊治的生育年龄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做健康体检的无阴道炎的健康育龄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女性阴道中局部细胞因子IL-2、IL-8、IL-13的水平。结果经过检测阴道灌洗液中的细胞因子的浓度可知,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局部的细胞因子IL-2、IL-8、IL-13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阴道局部IL-2、IL-13的水平升高,说明在阴道的抗滴虫感染中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发挥了重要作用;IL-8水平升高,说明在阴道的抗滴虫感染中阴道局部黏膜的先天免疫应答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唐爱琴;齐力;狄丽平;梁树业;田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保妇康栓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治疗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6例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2组均行LEEP刀治疗。术后观察组给予保妇康栓联合bFGF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创面愈合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第1、2、3个月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排液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阴道排液量和术后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bFGF可有效促进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奕娜;霍顺璞;王有明;宋红云;刘惠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现阶段我国药房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药房工作人员缺乏药学服务意识及进修机会,药房药品管理及药房管理规章制度上的不足。为此,必须加强医院药房药品的管理,提高药学监护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我院自2013年开始采用综合管理模式,从加强药房工作人员及药品的管理,完善药学服务水平,加强药房管理制度几方面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向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药学服务。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文慧;杨素芹;韩明明;乔素伟;陈静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THR)是目前治疗以上疾病较成熟的手术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肢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我科2008年8月-2013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4例,对全部患者均采取早期、科学的护理和指导,取得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丽;孙凯;司翠权;甘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Delta like样配体4(DL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采用ELF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治疗(>6周)。结果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DLL4和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LL4和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周围神经毒性、肝肾功能受损、骨髓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可观,其原因可能通过调节胃癌血清DLL4水平和VEGF水平表达,两指标可用于胃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评价。
作者:王国玉;武如芳;洪燕;杜娟;潘永奎 刊期: 2014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