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 型超声、普通 CT及强化 CT鉴别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准确度差异

刘福尧;刘建国;齐淑玲;石磊;郭金升

关键词:B型超声, CT, 强化CT, 肿瘤, 恶性, 大肠, 诊断鉴别
摘要:目的:探讨B型超声、普通CT及强化CT鉴别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准确度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该院大肠癌恶性肿瘤待查患者110例,均行三项影像学检查即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强化CT检查。所有患者终经大肠镜下病理组织提取及活检后确诊,根据终确诊结果例数计算3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及强化CT检查灵敏度依次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检查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及强化CT检查在大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差异性,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强化CT可用于大肠恶性肿瘤确诊诊断, B型超声的特异度与CT检查相近,可作为筛查试验,用于大肠恶性肿瘤的除外诊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组织 COX-2的表达水平对腹腔镜切除术后预后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环氧合酶-2( COX-2)的表达水平对腹腔镜切除术后预后影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并经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理确诊胃癌的患者104例。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切除胃癌组织标本中COX-2的表达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COX-2表达水平阳性,对照组COX-2表达水平阴性,通过手术治疗有效结果分析和术后转移程度比较探讨COX-2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9%低于对照组的97.44%,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肿瘤转移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COX-2表达水平对腹腔镜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存在相关性,COX-2表达阳性患者具有较低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更为高发的转移程度。

    作者:秦占川;安俊江;眭彩玲;刘玉玲;王素婷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外科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肿瘤的入路选用与临床分析

    目的:综合鞍结节脑膜肿瘤的位置以及体积大小因素,分析临床外科显微手术的入路选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接受外科显微手术的52例鞍结节脑膜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采用经额外侧入路18例,经眶上锁孔入路13例,经纵裂入路8例,经额底入路7例,经翼点入路6例,分析各种入路的方法与特点。结果按Simpson分级标准,达Ⅰ级切除者7例,达Ⅱ级切除者40例,Ⅲ级切除者5例,肿瘤全切除率为90.4%(47/52)。垂体柄保存完好47例,嗅神经得到保护39例。本组患者中,32例视力障碍的患者中术后较术前视力提高17例,较术前无明显变化14例,加重1例,视力改善率53.1%(17/32)。内皮型脑膜癌26例(50.0%),混合型脑膜癌20例(38.5%),纤维型脑膜癌2例(3.8%),砂粒体型脑膜瘤2例(3.8%),合体细胞1例(1.9%),血管瘤型1例(1.9%)。下丘脑功能紊乱2例,不同程度尿崩症5例,伴有低钠、低氯血症1例,术后颅内迟发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方式具有更宽的手术视野和空间,术后改善情况比较显著。针对患者肿瘤位置和体积大小,视力减弱等病情,结合手术切口短的原则正确选择相应手术路径,再加上联合娴熟的外科显微手术技术,是保证鞍结节脑膜肿瘤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宋天喜;刘风先;郑子钊;焦广端;赵英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动脉栓塞治疗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大出血( LPH)又称继发性产后大出血,即在分娩结束24 h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或异常阴道出血。晚期产后大出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首位[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升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低,外科治疗并发症多,使部分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动脉栓塞技术发展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作者:史欣;刘书花;申利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局部细胞因子 IL-2、IL-8、IL-13水平与滴虫性阴道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与滴虫性阴道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该院诊治的生育年龄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做健康体检的无阴道炎的健康育龄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女性阴道中局部细胞因子IL-2、IL-8、IL-13的水平。结果经过检测阴道灌洗液中的细胞因子的浓度可知,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局部的细胞因子IL-2、IL-8、IL-13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阴道局部IL-2、IL-13的水平升高,说明在阴道的抗滴虫感染中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发挥了重要作用;IL-8水平升高,说明在阴道的抗滴虫感染中阴道局部黏膜的先天免疫应答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唐爱琴;齐力;狄丽平;梁树业;田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2 D-DSA、3 D-DSA、3 D-CTA 三者分别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及三维CT血管造影术(3D-CTA)三者分别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可疑颅内动脉瘤待查患者105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2D-DSA、3D-DSA及3D-CTA三项检查,比较各项检查颅内动脉瘤确诊情况,根据诊断金标准统计各项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分析和评价各项检查临床意义和价值。结果3D-DSA的灵敏度、特异度高,误诊率低,3D-CTA次之,2D-DSA差。3D-DSA、3D-CTA与2D-DS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3D-DSA与3D-CT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DSA的诊断效果差,3D-DSA的诊断效果较3D-CTA好,但差异不显著,应视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式。

    作者:陈爱桂;王春财;贠红雨;王小春;赵振元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老年人呼吸系统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病,因病住院过程中,极易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为探讨老年HAP的临床特点,现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老年科(原老干病房)41例老年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金陵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介导老年骨折治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介导老年骨折治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该院老年骨折患者160例,同期收集该院体检中心体检正常老年志愿者130例,分别抽取所有患者及志愿者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含量,比较2组HCY水平。根据HCY检测值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其中HCY>15μmol/L则为高HCY组,HCY≤15μmol/L为正常组。2组患者给予相同骨折治疗和护理,观察2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老年骨折患者HCY平均值为(15.51±2.86)μmol/L高于正常志愿者HCY平均值(13.66±2.1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长于正常组,骨折愈合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HCY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HCY组总有效率为71.29%低于正常组的9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老年骨折治疗存在相关性,其值越高,治疗效果越不理想。

    作者:徐彦霞;郭会敏;任彦铭;任国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性红霉素静脉输注。观察2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治疗花费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治疗花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效果较佳,明显改善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率,缩短了治疗时间以及花费,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霞;田丽霞;马宝红;高志光;白永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清β-hCG、AFP及 uE3与妊娠期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与妊娠期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产科住院待产的产妇240例,其中有妊娠高血压80例,妊娠糖尿病60例,健康产妇100例。对所有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收集病史资料并检测血清β-hCG、AFP及uE3的水平,分别比较其与妊娠期高血压及糖尿病间的相关性。结果产妇血清AFP升高、β-hCG升高及uE3降低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均高于该三项指标正常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β-hCG升高较正常水平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血清高水平AFP、高水平β-hCG及低水平uE3是导致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子。

    作者:韩连菊;邵岚;张蕾;路艳辉;倪素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右美托咪定对心肌梗死围 PCI手术期临床镇静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AMI患者行PCI治疗围术期临床镇静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初发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给予吗啡镇静,对比2组PCI术后无/慢复流比例和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2组治疗前后肾上腺素( 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结果研究组无/慢复流、心脏骤停、再发梗死、短阵室速、心室电风暴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E、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AMI行PCI治疗围术期能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道伟;王芬梅;韩艳敏;张大海;陈丽青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不确定度测量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常规生化检验受不确定度的影响。方法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执行规范,并参照相关文件的要求来研究实验室常规生化检验中不确定度的测量。按照测量不确定度的流程,探讨不确定度分量的由来,计算批内变异度、批间变异度以及偏倚变异度,终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U%)。结果通过计算,各测量指标的不确定度为:总蛋白(TP)为3.06,碱性磷酸酶(ALP)为8.2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11.7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12.99,r-谷氨酰环化转移酶(GCT)为14.00,尿酸(UA)为13.76,白蛋白(Alb)为7.34,三酰甘油(TG)为7.41,肌酐(Cr)为9.25,尿素氮(BUN)为8.69,Na+为7.18,K+为3.51。结论对不确定度进行测量能够反映出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分散性,对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及效率提供了有效依据,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曲淑君;张继东;田志松;尹加庆;王淑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基于 SCL-90量表研究围生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SCL-90心理状态量表评分的围生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提供参考。方法将84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产妇围生期使用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则使用个性化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产妇行SCL-90量表评分、VAS分娩疼痛评分。比较2组SCL-90量表评分和VAS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SCL-90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组SCL-90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个性化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减轻分娩中的疼痛感,对产妇整个分娩期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京贤;杜秀芳;陈炜;崔京辉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清及脑脊液β-AP变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脑梗死与血清和脑脊液β-AP水平的相关性,为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体检正常的同龄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受试者血清及脑脊液中β-A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β-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β-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脑脊液β-AP水平升高,脑脊液β-AP含量的检测可能作为急性脑梗死一个重要的诊断依据,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志强;孟玲洁;霍贵云;马玉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更昔洛韦、维生素 B1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维生素B1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 Hz)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6例Hz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维生素B1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止疼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止疼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维生素B1联合氦氖激光治疗Hz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苏瑞;牛莉娅;毛俊涛;徐丽梅;郭玉卿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桂枝茯苓丸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输卵管炎致不孕的临床分析

    慢性输卵管炎为妇科常见病,也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因输卵管因素引起育龄妇女不孕占不孕症的30%~50%,在继发性不孕症中占80%,输卵管在整个孕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运输精子和卵子的通道。输卵管十分纤细,很容易受伤。流产、盆腔炎性反应、滴虫性阴道炎、输卵管痉挛、子宫上部的肌瘤、子宫内膜炎、情绪紧张等均会引起输卵管壁粘连、充血、水肿继而出现不通,继而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导致不孕[1]。研究中发现由炎性反应引起的输卵管堵塞、阻塞、通而不畅、积水、粘连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罪魁祸首,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慢性输卵管炎引起不孕症的治疗方面,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苏爱丽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脱氧核苷酸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脱氧核苷酸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心脏指数, LVEDV, LVESV有降低趋势,CO,SV有增加趋势,其中LVESV、CO、SV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对照组治疗后LVEDD,心脏指数, LVEDV, LVESV也有降低趋势, CO,SV有也增加趋势,但只有LVESV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LVESV、CO、SV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脱氧核苷酸通过保护心肌细胞,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李国鹏;张鹏;夏优玲;朱晃;李则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清 CysC、NT-proBNP 水平评定急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评定急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血清CysC及NT-proBNP水平,分析其水平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Ⅱ、Ⅲ、Ⅳ级的血清CysC、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 NYHA 心功能级别的升高, CysC、NT-proBNP 水平也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06例患者治疗期间有42例发生心血管事件(事件组),64例无心血管事件发生(无事件组)。事件组CysC、NT-proBNP水平均高于无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及NT-proBNP水平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对于评定疗效及近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龚雪;刘润青;王兰芬;李印升;唐英俊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阿司匹林与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 hs-CRP及IL-6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及白介素-6(IL-6)水平影响。方法将1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5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NDS评分以及血清hs-CRP、IL-6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76%高于对照组的6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hs-CRP、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IL-6的降低效果较阿司匹林显著。

    作者:周兆宾;王黎;刘文进;李小奕;王宗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浆 NT-proBNP、hs-CRP水平与 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及治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N末尾B型脑钠肽原( 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该院接受治疗的AE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及体检正常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治疗前血浆NT-proBNP、hs-CRP浓度、经治疗后处于稳定期的浓度及健康者的浓度,比较血浆NT-proBNP、hs-CRP的水平。结果研究组NT-pro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T-proBNP、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与AE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及治疗的相关性显著,可作为判断其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吕侯强;谢轩;杨丛丽;肖宁;杨会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子宫癌手术疗效及术后血清 IL-8、TNF、HCY、T及 PRL 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癌手术疗效及术后血清指标变化对子宫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3月该院子宫癌经手术治疗患者226例,术后评估各患者手术疗效,检测术后血清白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 TNF)、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睾酮( T)及催乳素( PRL)水平,密切随访并观察,以是否存在肿瘤复发转移灶为标准,81例患者存在转移或因此病故,为转移组,145例患者未发现转移病灶,为非转移组。探讨2组患者子宫癌手术疗效、术后血清各指标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转移组优良率及IL-8水平低于非转移组,而TNF、HCY、T及PRL水平均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癌手术疗效及术后血清IL-8、TNF、HCY、T及PRL水平变化对子宫癌的预后存在影响关系。

    作者:吴艳霞;苗蕊;李冬秀;王红娟;邢慧敏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