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学;刘享亨;何世磊
①目的了解集尿袋与导尿管中尿液的细菌污染状况.②方法对30例导尿病人在导尿期间,每隔2~3d,同时采集集尿袋与导尿管中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③结果细菌培养结果表明,集尿袋第4天、导尿管第7天出现阳性结果,集尿袋阳性12例,导尿管阳性2例,集尿袋较导尿管易受细菌污染(X2=8.1,P<0.01).尿中细菌计数均<108/L,培养出的细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④结论保持集尿袋的无菌是预防医院内泌尿系逆行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冰梅;李春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联合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②方法应用胃癌根治术联合胰头十二脂肠切除术治疗胃窦癌侵及胰头病人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胃窦癌侵及胰头为本手术的适应证,第1,2站淋巴结转移者临床疗效满意,手术安全性高;第3站淋巴结转移或第16组淋巴结阳性应视为本手术的禁忌证.④结论胃癌根治术联合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胃窦癌侵及胰头,能达到预期的根治目的,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李玉舟;杨海燕;张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医院内,护士日夜轮流值班,生活无规律,加之特殊的工作场所、工作性质,致使种种危险因素处处伴随着护士,如不注意自我保健,容易感染疾病,失去工作能力.现就临床护士的自我保护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唐在莲;宋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于巨大的头皮神经纤维瘤,临床上处理起来较为棘手.1988~1998年,我们采用预置扩张器,一次手术切除病灶并修复缺损治疗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病2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学键;张波;秦中平;许子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骨髓移植室主要收治白血病和恶性肿瘤实施骨髓移植的病人.因室内工作繁杂辛苦,消毒隔离技术要求严格,加之封闭式的特殊工作环境使得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尤为重要.我们根据护理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变化,结合骨髓移植室的工作特点,加强继续护理教育工作,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早期食管癌经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已达90%[1],但中晚期食管癌病人由于狭窄(发生率约60%~70%)、食管气管瘘(发生率约30%~40%),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2].1998年1~12月,我科成功地为11例食管癌晚期病人,实施了经内镜气囊扩张安置金属支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洪山;韩宗信;魏秀俊;宋建军;张秀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①目的了解产时重度窒息新生儿脑、肺、心、肾、胃肠道、肝脏、血液、代谢等损害的发生率、程度及影响因素.②方法对11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作了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112例中除6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未详查外,10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发生脏器损害者90例(86.54%),其中轻中度61例(58.65%),重度29例(27.88%),脑损害发生率为80.77%,心脏损害36.54%,代谢紊乱41.35%,肾脏损害13.46%,肺损害10.58%,胃肠损害8.65%,肝脏损害4.81%,血液损害2.88%.④结论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重度窒息的程度有关系.
作者:岳翠英;孟小春;吕婕;朱建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9年1~9月,我科应用食管支架治疗无手术适应证,放疗后狭窄和食管气管瘘的食管肿瘤病人23例,经短期随访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3例食管肿瘤病人,男19例,女4例;年龄50~75岁,平均62岁.均为无手术适应证或拒绝手术治疗,放疗后食管狭窄或食管瘘的病人,其中并发食管纵隔瘘2例.病程0.25~3.00年.病人有明显吞咽困难,伴有呛咳,有4例不能进水,均依赖静脉营养维持生命;全部病人术前均经食管造影,细胞学检查证实.
作者:王学英;巩日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多种因素所致,其中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是主要因素[1].我院自1998年开始应用依普定(r-HuEPO)治疗肾性贫血2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肾性贫血病人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16~74岁.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炎12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肾小动脉硬化6例,糖尿病肾病5例,多囊肾2例.病人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透析时间30d~4年,每周透析2~3次,每次4.0~4.5h.
作者:李颖;许颖川;卞继芳;黄俊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②方法参照卫生部卫医字(1990)6号文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了我院1999年上半年出院的住院48h以上病人6 562例.③结果医院感染平均发病率7.7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手术切口为主.各科室各部位感染率差异较大.④结论医院感染涉及各科,病情危重、老年病人多、免疫功能低下、侵袭性操作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医院感染的易发因素;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监控.
作者:曹洪涛;孙立贵;黄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诊断与治疗有赖于辅助检查.1995~1997年,我院收治异位妊娠病人178例,本文对其中资料完整的6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5例均为住院病人,年龄23~42岁,平均31岁.有停经史者37例(57%),阴道不规则流血者48例(74%),腹痛者55例(85%).65例均行B超、血红蛋白(Hb)、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
作者:韩燕;张卉英;魏廷芹;李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关节活动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病人因长期卧床而产生并发症等优点.1994年4月~1998年6月,我院共对23例股骨颈骨折病人施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中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由于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域性特点,故我们在1998年3月~2000年4月对就诊咨询的本地与外地常住威海的性罪错人员性传播疾病的一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更为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其传播泛滥.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1 325例病人均为来威海市立二院就诊的性病病人,男590例,女735例;年龄16~60岁.均有直接或间接多性伴性接触史.病史7d~1年.
作者:陈明;杨正辉;曲文勇;林迎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内皮素(ET)是目前所知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收缩作用强的生物肽,它对脑血管病的影响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为探讨ET在脑梗死(CI)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我们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4例CI病人的血浆总ET含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芳;赵化璋;江晓津;冷秀梅;纪琳;肖成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食管狭窄是食管贲门癌晚期表现,也是其术后或放疗后常见并发症.1996年8月~1998年6月,我们应用内镜直视下安置国产金属食管支架方法治疗食管狭窄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进富;杜炜;孟萌;杨艳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做好穿刺准备工作:检查一次性输液管是否漏气,使病儿避免不必要的疼痛. (2)选择穿刺部位:选择穿刺部位是重要环节,如果选择部位和固定不妥当易刺破静脉,一般采用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穿刺,必要时取特殊解剖部位的血管. (3)选择静脉时,首先应与动脉鉴别,避免不必要的疼痛.静脉外观呈微蓝色,无搏动,管壁薄,易被压瘪,较易固定不易滑动;而动脉外观呈正常肤色或浅红色,有搏动,管壁厚,血管易滑动.
作者:谭树香;潘秀叶;马世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7年12月~1999年1月,本院应用X-刀治疗胰腺癌9例,初步效果较好.现就X-刀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9例病人中,男6例,女3例;年龄34~78岁.原发肿瘤3例,瘤体直径5~6cm;转移瘤6例,瘤体直径1例为2cm,其余为4~7cm,其中3例伴有他处转移.病理诊断:腺癌4例,黏液腺癌1例,鳞癌3例,未分化癌1例.
作者:韩宝山;乔丽;张淑伶;林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①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效果.②方法选择50例UAP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③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达92%,与对照组6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71,P<0.05);心绞痛消失时间、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t=14.78,X2=4.50,5.75,P<0.05).④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P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满意,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培林;王涛;李雅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新生儿天疱疮又称大疱型脓疱病,为新生儿脓疱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多发生于生后1~5周的新生儿,病情多较严重,且易并发败血症.以往由于产科隔离消毒制度不完善及新生儿护理措施的缺陷,本病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新生儿护理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该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1998年4~5月,我院产科病房曾发生新生儿脓疱病流行,其中8例诊断为新生儿天疱疮,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鞠英华;张爱萍;林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腹股沟斜疝嵌顿后手法复位成功率很高,复位后肠梗阻症状很快缓解.我院收治2例嵌顿疝行手法复位成功,而肠梗阻症状逐渐加重者,手术探查证实为假性复位致肠坏死,现报告如下.例1,男,45岁.因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块半年,不能还纳伴疼痛、呕吐2h人院.局部查体见:右侧腹股沟管外环口处有一包块,约3cm×3cm×2cm大小.腹股沟管饱满.入院诊断:右腹股沟斜疝嵌顿.应用镇静剂后行手法复位成功,局部包块完全消失,腹股沟管区平坦,皮下环宽大,咳嗽时有冲击感,留院观察24h,病人阵发性腹痛、腹胀及呕吐逐渐加重,无明显腹膜刺激征,考虑肠梗阻症状进一步加重,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探查.
作者:范福利;吕新怀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