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耳道异物分析及取出措施总结

周玉玲;刘树维

关键词:外耳道, 异物, 临床诊治
摘要:目的:对外耳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方法临床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进行诊治的68例外耳道异物患者,对其实施针对性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外耳道异物成功治疗率为100%,无出现治疗意外情况。结论对外耳道异物实施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气管套管堵管的应用效果观察

    我科自2011年以来,对气管切开需堵管的患者60例采用改良的一次性引流袋作为内芯进行堵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芸;黄文娟;吴盈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FDA 批准 Ragwitek 用于治疗矮豚草花粉过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通过分析静脉配置中心2013年1~6月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差错,总结相关经验,整理防范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6个月共配置输液490140袋,各类差错363起,差错率为0.074%,主要是电脑系统不完善、医嘱不合理、排药核对差错、配置差错、成品审核差错。结论对差错进行总结分析,并实施整改措施,能有效降低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许艳;汪宇;钱虞刚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门冬胰岛素30联和阿卡波糖与胰岛素4次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单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阿卡波糖后和其改用四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医院60例单用诺和锐30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诺和锐303次皮下注射同时3餐嚼服阿卡波糖;研究组30例采用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R +地特胰岛素)。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使用剂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2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 都较前明显下降(P <0.05),但2组之间3项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诺和锐30+阿卡波糖较4次胰岛素注射使血糖达标时所用的胰岛素量减少,并具有更少的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胡艺琼;陈晓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老年患者应用改良式清洁灌肠法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清洁灌肠的有效方法,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60例需清洁灌肠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清洁灌肠法,比较2组患者的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减轻患者不适反应、灌肠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改良式清洁灌肠法,具有省时省力、减少不适反应、灌肠液无外流,灌肠无强烈排便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 COPD 缓解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80例 COPD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的 VCmax、FEV1和 PEF 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好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处于缓解期的 COPD 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丹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对肢体功能恢复的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5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研究组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其肢体功能康复有较积极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秦昭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效果观察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手术室分别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和传统一般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前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率、血压及皮质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前 SAS 评分、SDS 评分、心率、血压及皮质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秋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实习护生角色转换探讨

    近年来,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发展,医院每年都有许多实习护生,面对急、危重患者多,病情复杂,床护比高等情况,必须注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加强实习护生护理技能和专业素质培养,使其尽快适应由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化。根据个人近年来的临床护理经验,针对临床护理特点,总结了实习护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习护生角色转换科学有效的思路和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青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抗菌药物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

    抗菌药物在预防及治疗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如在新生儿期,妊娠期、哺乳期等应用广泛,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兰侠;孙维娜;刘忠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克林霉素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53岁,农民。因咳嗽、咳痰,咽部疼痛2d,于2013年11月2日10:20在村卫生室进行输液治疗。患者既往体健无过敏史给予:1.泮托拉唑40mg +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克林霉素1.20g +0.9%氯化钠溶液150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在克林霉素快要输入完毕时,患者出现面部通红、胸闷、恶心、欲如厕等症状。医师当即停止输液,由于设备简陋,医师肌内注射地米后急呼我院“120”接诊。接诊医师到达现场后患者已出现大汗、昏迷、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测不到血压,诊断为:“克林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给予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静脉推注地米5mg,补液吸氧等处理,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0min 后测血压恢复正常,于第2天出院。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国内发展状况

    本文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就国内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展状况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吴清安(综述);倪敬学(审校)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我院2011-2013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的 HIS 系统分别调取2011-2013年全院及肿瘤科麻醉药品使用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全院麻醉药品的销售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金额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吗啡缓释片、瑞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药品 DDDs 排序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吗啡缓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和芬太尼透皮贴剂,DDDc 值高的是瑞芬太尼注射液;肿瘤科使用频率高的药品是吗啡缓释片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结论麻醉药品在全院和肿瘤科的使用相对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积极改进。

    作者:蒋晟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在中药制备过程中中药成分提取是关键性步骤,该步骤对于中药制剂的利用率以及临床效果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传统中药提取中一般都是采取水煎法以及溶剂浸渍方法等,上述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整体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成分提取率偏低。另外传统中药提取需要大量的溶剂,并且还需要一定量的能源消耗,部分成分在提取过程中会被破坏并失效从而造成一定量的药剂损失。而近年来微波技术的发展给予了中药提取很大的支持,从提取效果上来看微波萃取技术具有高产量、高效率的特点,相对于传统提取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

    作者:缪国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二维结合四维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观察

    前置胎盘是妇产科常见疾病,指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于宫颈内口,或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距离<2cm,是晚孕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根据胎盘下缘于宫颈内口的位置关系前置胎盘分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低置4种前置胎盘患者早前妊娠及中期妊娠一般无症状。妊娠晚期或足月时,发生无痛性反复出血,出血量日渐增多,严重时单次出血患者就可陷入休克状态。然而经阴道超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部分患者禁忌此操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宫颈内口与胎盘下缘的观测,从而导致常有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因此本人对前置胎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以往检查过程完全关注于宫颈内口和局部的胎盘,而忽略的对整体胎盘的观察,通过使用二维和四维超声的有效结合观察胎盘的整体情况,从而可以有效的辅助诊断前置胎盘,提高前置胎盘的诊断率,满足临床需要。笔者选取行二维结合四维,超声诊断前置胎盘患者28例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向平;刘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护理服务在体检中的重要性

    体检者的满意状况是由其期望值和感知所决定的,其期望值越低,就越容易满足,实际感知越好,也越容易满足。当感知低于期望值时,体检者就会感到失望和不满,甚至抱怨和投诉。体检者满意度也取决于消费期望的实现程度,同时又是其在消费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情感。体检者满意度既受其对产品或服务认知性评估的影响,也受其情感影响,这种情感是体检者对产品或服务属性与体检者对自己终获得的消费价值的心理体验。因此,对影响体检者心理情感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成为健康管理工作者提高体检者满意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罗聪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护理人员职业现状分析和对策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增强,护理人才匮乏,护士职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临床护士配备不足,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低,离职现象严重。探讨当前护理职业现状、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护理职业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7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体征恢复时间、X 线胸片显示肺部炎症吸收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在临床疗效、体征恢复时间以及 X 线胸片显示肺部炎症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须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分析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呼吸内科2013年6~12月收治的63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测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使用频度、费用和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患者中580例使用了抗菌药物、白色念珠菌所占病原菌比例大,肺炎支原体所占呼吸道抗体比例大,抗菌药物共涉及11类38种;使用频次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阿奇霉素;联合用药率为80.31%。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德承;陈丽娜;陈颖;罗卢萍;邹兰科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维生素 D--肿瘤患者的保护伞?

    研究者们发现,血液中25-羟基维生素 D[25(OH)D]处于较高水平的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优于那些25(OH)D 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的患者。与低四分之一的患者相比,25(OH)D 高四分之一中的淋巴瘤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更好。血液中维生素 D 水平较高明显与结直肠癌和淋巴瘤患者的癌症特异性病死率较低相关,乳腺癌患者及淋巴瘤患者的无病生存率也有明显改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