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对肢体功能恢复的观察

秦昭

关键词:康复治疗, 脑卒中, 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5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研究组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其肢体功能康复有较积极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维生素 D 注射剂对健康女性血25羟维生素 D 水平的影响

    目的:比较维生素 D2注射液与维生素 D3注射液在治疗健康女性维生素 D 缺乏或不足时对血25羟维生素 D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常住成都市且年龄在40~55岁的健康女性94名,随机将其分为 D2组和 D3组各47例。D2组给予维生素 D2注射液,每次7.5mg(30万 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D3组给予维生素 D3注射液,每次7.5mg(30万 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分别于治疗前、后1次注射后2周采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 D,血清钙、磷、镁,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结果治疗后,D2组和 D3组血清25羟 D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后 D3组25羟 D 水平高于 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前后,2组血清磷、血清 PTH 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清钙、血清镁、血清 BAP 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出现维生素 D 中毒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表现。结论维生素 D 针剂无论是 D2还是 D3治疗维生素 D 缺乏或不足都是有效的,但在相同用法条件下 D3比 D2升高血清25羟 D 水平的幅度更大。维生素 D 注射剂30万 U 每2周1次共4次治疗维生素 D 不足或缺乏是安全的。

    作者:苟晓琴;李世云;李勤;甘莉;饶进;熊萍;李强;李龙英;廖琬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论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制度

    为规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高本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水平,开展卫生监督管理试点工作,按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指导单位做好卫生档案管理,进一步推动全省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国家给予的卫生监督。

    作者:杨晓庆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血压调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指在非外源性损伤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患者伴有高血压病或高血压危向。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高发于中老年人群,也是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引起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液病、脑外伤、抗凝或溶血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等[1]。根据出血部位其临床表现大致为:(1)壳核、基底节区出血:出现“凝视病灶”状和“三偏症”状,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2)脑桥出血:患者会在数分钟内进入深度昏迷;(3)小脑出血:轻型患者一侧后枕部剧烈头痛和眩晕,呕吐频繁,发音含糊,眼球震颤[2]。严重型患者突然昏迷,呼吸不规则甚至停止,终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行血压调控治疗及护理,记录并分析其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黎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我院2013年1200张门诊处方分析

    目的:评价医院门诊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200张处方,依照有关法规对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书写规范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343张,占点评处方的28.58%;使用注射剂处方数为321张(26.8%),使用抗菌药处方数为366张(30.5%)。结论医院门诊处方存在不规范和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潘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Vertex 在研药物 VX-661在临床试验中可显著改善肺功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我院2012年1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通过对该院2012年1~12月收集的171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信息汇总,分析 ADR 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总结 ADR 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结果171例 ADR 报告中>60岁人群所占比例大,女性患者发生 ADR 的概率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0.6:1;涉及的药品中抗菌药物、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 ADR 发生率高;ADR 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高。结论抗菌药物、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是 ADR 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和重点药物的 ADR 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顾中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血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优势,能有效缓解心肌缺血,保持血压平稳,更好的保护心血管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降压效应以及更好的肾脏保护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水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 COPD 缓解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80例 COPD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的 VCmax、FEV1和 PEF 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好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处于缓解期的 COPD 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丹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我院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分析及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调查

    目的:调查海门市中医院2012年9月-2013年5月临床分离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海门市中医院2012年9月-2013年5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菌株,K-B 法进行药敏试验,LIS 软件进行耐药性数据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和屎肠球菌等为常见菌。各类 G +球菌对万古霉素仍保持高度敏感性。G -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有所下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检出率有所上升。结论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多药耐药日趋严重,掌握细菌耐药谱的变化,对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万海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已成为治疗严重的关节损害、重建关节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手术,但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常见的近期并发症有血肿、感染、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等,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引起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我科对72例患者施行了 THR,术后精心治疗及护理,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住院部中心药房摆药管理体会及思考

    我院是一个三级综合性医院,依据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单位必须配备与医疗任务相适应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我院是按照这一规定,由3位药学人员替代了7位护士的审方摆药工作。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中心药房审方摆药已成为临床药学的前沿阵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红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通过 PDCA 循环管理模式提高呼吸内科的护理文书质量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在提高呼吸内科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查呼吸内科2008年6月-2009年5月(PDCA 循环实施前,设为对照组)病历80份,5种护理文书,采用 PDCA 循环对护理文书的书写进行质量控制。随机抽查呼吸内科2009年6月-2010年5月(PDCA 循环实施后,设为观察组)病历80份,5种护理文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文书质量比较,书写不规范与描述缺陷明显减少,实施 PDCA循环质量控制护理文书质量提高。结论运用 PDCA 循环能有效提高护理文书质量。

    作者:梅元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7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体征恢复时间、X 线胸片显示肺部炎症吸收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在临床疗效、体征恢复时间以及 X 线胸片显示肺部炎症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须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5例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千山活血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及术后所造成的腰腿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民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急性腹泻患者血常规与 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腹泻患者血常规与 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腹泻患者600例,根据脱水程度分为轻度脱水组437例,中度脱水组113例和重度脱水组50例,并进行血常规与 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3组患者血常规及 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重度脱水组患者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升高,与中度脱水组患者水平相当(P >0.05);中度脱水组 HCT 水平高于轻度脱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及 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中 HCT 含量变化情况对判断急性腹泻患者脱水程度具有一定意义,WBC 与 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行腹膜透析患者65例,按入院时间将2008年5月-2010年12月进入透析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予传统护理;2011年1月-2012年4月进入透析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用药指导、液体平衡、腹透操作和换药操作的培训、康复指导、居家环境和物品的准备及突发状况等知识的培训,并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100.0%、100.0%高于对照组的93.9%、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在腹膜透过程中主动配合治疗,依从性较好,护理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有改善,维持透析时间延长。

    作者:陶象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单纯超滤脱水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纯超滤脱水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水肿的疗效。方法将48例糖尿病肾病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调节血压、血糖,改善循环、排毒及扩容利尿等一般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单纯超滤脱水。治疗10~14d 后,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超滤脱水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水肿有明显疗效。

    作者:许双朝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40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患者中常见的病症,其具有多发性特征,而低钠血症则是肺心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危机患者生命。为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增加对该病症的正确认识,笔者对我院4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配置过程中出现变色的原因分析

    随着奥美拉唑钠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多,其在配置过程中出现变色等情况变得犹为突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在中药制备过程中中药成分提取是关键性步骤,该步骤对于中药制剂的利用率以及临床效果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传统中药提取中一般都是采取水煎法以及溶剂浸渍方法等,上述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整体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成分提取率偏低。另外传统中药提取需要大量的溶剂,并且还需要一定量的能源消耗,部分成分在提取过程中会被破坏并失效从而造成一定量的药剂损失。而近年来微波技术的发展给予了中药提取很大的支持,从提取效果上来看微波萃取技术具有高产量、高效率的特点,相对于传统提取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

    作者:缪国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