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泻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王迅;周琴妹;吴旭彤;刘顺

关键词:止泻合剂, 芍药苷, TLC法, HPLC
摘要:目的:建立止泻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用TCL鉴别止泻合剂中的秦皮、白芍、苍术、地锦草、木香等有效成分,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检出斑点清晰.芍药苷进样量在0.509~16.31 mg·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9%,RSD 1.7%(n=6).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止泻合剂的质量控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小鼠55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别灌胃五脉绿绒蒿总黄酮(0.300,0.150,0.075g·kg-1)以及对照液20mL·kg-1;末次给药1h后,模型对照组及各给药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15mg·kg-1、扑热息痛(AP) 150mg·kg-1或硫代乙酰胺(TAA) 500mg·kg-1,16h后采集标本,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0.150~0.300g·kg-1的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能降低CCl4,TAA或AP诱发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和AST(P<0.01),提高CCl4或TAA诱发肝损伤小鼠肝组织SOD与GSH-Px的活性(P <0.05,P<0.01),降低CCl4或AP诱发肝损伤小鼠肝组织MDA的含量(P<0.01);同时在0.075 ~0.300g·kg-1,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的肝损伤保护作用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对CC14,AP,TAA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志旺;王瑞琼;郭玫;邵晶;任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方阿胶浆治疗贫血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复方阿胶浆治疗贫血的临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贫血患者口服复方阿胶浆1200例,观察治疗1个月后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白细胞分类、肝、肾功能的变化,并对所有服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安全性监测,评价复方阿胶浆的安全性.结果:1200例服用复方阿胶浆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3%,以消化系统反应的发生率高,其他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不良事件的持续时间短,全部好转或消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分类、转氨酶、尿素氮变化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阿胶浆治疗贫血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徐瑞荣;刘洪利;胡钦勇;毕经旺;郭其森;司国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参元片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参元片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评估参元片用药安全性.方法:小鼠24 h内1次灌胃给药,测定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连续观察14 d,记录动物外观、行为活动、精神状态、呼吸变化、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存活小鼠每天记录体重及饲料量.参元片3个剂量组分别为生药6.48,12.96,32.40 g·kg-1,灌胃给予大鼠,连续给药6个月,停药恢复1个月,分阶段观察大鼠的一般行为、体重增长、食量消耗、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征、尿常规检查、心电图、系统尸解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参元胶囊小鼠LD50为生药97.46 g·kg-1,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剂量(0.171 g·kg-1)的568倍.长期毒性实验中,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参元片低、中、高3个剂量组动物行为活动、进食量、心电图等检查均未见异常;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指标及未发现与供试品有关的异常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参元片中剂量仅肝、肾系数高于对照组,恢复期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迟缓毒性;高剂量连续给药6个月,肝、肾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出现软便.结论:参元片低剂量为安全剂量;高剂量连续给药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建议临床研究予以注意.

    作者:杨庆;李玉洁;陈颖;翁小刚;朱晓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白牵牛的生药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白牵牛的植物形态和显微结构特征,为鉴定、开发利用和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植物形态和显微鉴别方法.结果:根具初生射线;茎皮层簇晶断续排列成环,厚角组织将皮层分隔成两部分,木质部导管多单个纵向排列;叶主脉维管束数个排列成环;粉末中可见大量黏液细胞,草酸钙晶体.结论:以上特征具有鉴别意义,可做为鉴别白牵牛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可锋;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方姜黄微囊调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复方姜黄微囊调脂、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药理作用,与单独应用姜黄素微囊相比,评价复方姜黄微囊的综合效应.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按比例制备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复制慢性食饵性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后将模型组分为阳性对照(0.099g·kg-1)、复方姜黄微囊高(0.144+0.0072g·kg-1)、低剂量组(0.072+0.0036g·kg-1),以及姜黄素微囊高(0.144g·kg-1)和低剂量组(0.072g·kg-1),连续灌胃给药8周后,按试剂盒说明检测动物血清中脂质的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测定法测定丙二醛含量(MDA),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及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皮素-1(ET-1)含量等,运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处理数据.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复方姜黄微囊高、低剂量组均显著降低胆固醇[TC(3.91±0.72),(4.15±0.73) mmol·L-1]、甘油三酯[TG,(1.07±0.15),(1.09±0.16)mmol·L-1],ET-1[(4.05±0.42),(4.77±0.50) μmol·L-1]和MDA[(5.865 ±2.140),(6.250±1.158)μmol·L-1]的含量,升高NO[(20.14±1.97),(19.85±1.72) μmol· L-1]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279.240±20.838),(274.604±12.328) U·L-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41.31,39.07)U·L-1]的活性.与单用姜黄素微囊相比,复方姜黄微囊药理作用有显著提高.结论:复方姜黄微囊有明显调脂、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其综合效应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姜黄素,可能成为物质基础清楚、疗效显著的新型调脂和抗AS的中药新药.

    作者:曾晓会;崔景朝;陈玉兴;黄雪君;杜铁良;姚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挥发油环糊精包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分析

    查阅近10年挥发油环糊精包合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环糊精包合技术在挥发油包合方面的应用研究日益广泛,包括挥发油环糊精包合中挥发油、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环糊精包合原理简介;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包合时对未被包合挥发油的处理及包合物干燥方法;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薄层色谱、显微镜法和电镜扫描、热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X-射线衍射、红外分光光度、核磁共振、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法的验证;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等.但在包合工艺研究、包合规律及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挥发油包合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作者:郝晶晶;李海亮;龚慕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参芎化瘀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推荐使用剂量的研究及其对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筛选参芎化瘀胶囊对治疗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推荐使用剂量,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参芎化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40,360,480mg·kg-1),改良的Pulsineli 4血管阻断(4-VO)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术后24,48,72h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变化;72h后应用横木行走实验(BWT)和抓握力量测试评估并记录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水平;选择佳剂量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光镜下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细胞形态明显受损伤,神经元密度减少,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组神经元密度以及感觉运动检测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上述变化在高剂量组为明显.选择高剂量组进行免疫组化检测VEGF,假手术组呈较低水平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参芎化瘀胶囊用药干预组VEGF表达进一步增加(P<0.01).结论:参芎化瘀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推荐剂量是480mg·kg-1,其疗效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表达有关.

    作者:牛静;李建民;赵雅宁;马荣丽;黄海玲;张爱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目的:建立并评价复合型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模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环境对照组,单因素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复合型模型组,复合型模型+舒郁安神方35g·kg-1·d-1治疗组.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60mg·kg-1·d-1大鼠6周致亚急性衰老模型,然后采用夹尾刺激法致肝郁,每次刺激30min,1日2次,持续1周,后放入自制睡眠剥夺箱中进行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48h,制作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复合型模型.观测大鼠体征、脑部自由基水平及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血栓素B2(TXB2)含量.结果:与环境对照组、单因素模型组、舒郁安神方组比较,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复合型模型组大鼠丙二醛(MDA)、TXB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6-keto-PGF1a含量及6-keto-PGF1a/TXB2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模型具有临床证候病理特征,是可行、可靠的复合型动物模型.

    作者:游秋云;王平;田代志;张舜波;黄攀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抑制同型胱氨酸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抑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补阳还五汤给药剂量为14.9 g·kg-1·d-1,给药7d制备含药血清,取适量含药血清配制含药血清为5%,10%,20%3种培养基,取对数期细胞,按照分组将5%,10%,20%含药血清培养基预处理细胞1h后加入Hcy 2 mmol· L-1作用24 h,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Western-blotting(WB)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蛋白表达量,用荧光探针DCFH-DA试剂盒对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聚积量进行测定.结果:补阳还五汤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细胞周期的进程,其中5%含药血清组细胞处在S+G2期为47.34% (P<0.05),10%含药血清组为38.81% (P<0.01),20%含药血清组为27.95% (P<0.01),下调细胞内PCNA的表达(P<0.01),测得补阳还五汤给药组细胞内ROS的荧光强度较Hcy组弱.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抑制Hcy介导的VSMC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的聚积量.

    作者:袁禄根;刘玉晖;游宇;佟阳;严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熊果酸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考察

    目的:制备熊果酸脂质体,优化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摇瓶法考察熊果酸在不同pH介质中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熊果酸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动态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的特性.结果:熊果酸油水分配系数1gPο/w随pH增大而降低,且均>0.5,说明熊果酸具有较好的亲脂性.优选的处方工艺为载药量6 mg,磷脂-胆固醇2:1,PBS摩尔浓度0.01 mol·L-1,超声时间3 min.制备的熊果酸脂质体透射电镜下呈球形或椭圆球形,平均粒径(223.7±68.4)nm,zeta电位-20.63 mv,包封率(89.85±1.66)%,48 h体外累计释放率>80%,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制备的熊果酸脂质体包封率高,体外释放性能良好,具有缓释特性.

    作者:齐娜;刘广;廖迎;黄凤香;张薇;徐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钱草中金属元素含量

    目的: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钱草中金属元素含量.方法:使用HNO3~HClO4体系消解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种不同来源的金钱草中的Mg,Fe,Mn,Cu,Zn 5种金属元素.结果:金钱草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Mg,Fe,Mn,Zn,Cu,加标回收率在97.11%~102.94%,相对标准偏差(n=6)在0.83%~3.37%.结论: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钱草中Mg,Fe,Mn,Cu和Zn元素的含量,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李云龙;胡久梅;胡烜红;江南屏;胡久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葛根芩连汤中14种药效组分的HPLC分析

    目的:分析测定葛根芩连汤中的14种药效组分,为建立其与临床疗效对应的质量标准提供技术和思路.方法:按照传统经方制备葛根芩连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药效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葛根芩连汤中的14种药效组分,即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甘草酸铵、甘草苷的含量分别为1.6737%,0.1533%,0.0473%,0.4480%,0.0916%,0.0123%,0.0067%,0.0955%,0.0343%,0.0438%,0.0360%,0.0483%,0.1103%,0.1580%.结论:所采用的HPLC法快速、简便,所测得的葛根芩连汤中的药效组分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科学指标.

    作者:毛莹;张贵君;刘晶晶;董文茜;张雅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掌叶半夏脂溶性成分GC-MS研究

    目的:分析掌叶半夏脂溶性成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对乙醇提取后氯仿萃取得到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HP-5MS色谱柱(0.25 mm×0.25 mm×30 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80℃,进样量1.0μL,分流比10:1.结果:共分离鉴定出三氯乙酸1.86%,顺式-1,2-环己二醇3.56%,庚基氢过氧化物1.66%,Z型-2-十一碳烯5.54%,1-丁氧基-2-乙基己烯4.13%,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6.36%,棕榈酸23.32%,10-十一碳炔酸33.81%,环戊烷十一酸1.11%,2,5-哌嗪,3-苄基-6-异丙基2.95%,2-溴(正)壬烷1.04%,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六氢-3(苯)5.73%,4-乙基四氢-2H-噻喃1.77%,1,2,2溴二十二烷1.26%,1,1-二氯-2,2,3,3-四甲基环丙烷2.31%,(Z,Z,Z)-6,9,12-十八三烯苯基甲基酯等19种成分.结论:进一步确定了掌叶半夏脂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为掌叶半夏的抗肿瘤作用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栾阳;张慧;康廷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雄黄及其炮制品中二硫化二砷和可溶性砷含量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产地雄黄及其炮制品中主成分As2S2及可溶性砷盐As2O3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雄黄项下的滴定法测定不同产地雄黄及其炮制品中As2S2的含量,采用AFS-230E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上述样品中可溶性砷盐As2O3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雄黄及其炮制品中As2S2,As2O3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雄黄炮制后,炮制品中As2S2含量均提高,As2O3含量均明显降低.除吉林和江苏2个产地的的雄黄及其炮制品中As2S2含量<90.0%,其余样品均符合药典规定;且雄黄炮制品中As2O3含量均能控制在1.7mg·g-1以下.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指导雄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化;赵明惠;梁爱华;李春英;王金华;薛宝云;杨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五味子超微粉的含量及溶出度测定

    目的:考察超微粉碎对五味子木脂素含量和溶出度的影响.方法:以一测多评法测定五味子超微粉4种木脂素成分含量,采用桨法考查超微粉对五味子醇甲溶出度的影响.结果:五味子超微粉4种木脂素成分含量与细粉相同;五味子醇甲溶出速率低于细粉,累计溶出度相同.结论:五味子超微粉碎对4种木脂素成分含量无影响,五味子醇甲的溶出度无显著差异,但溶出速率下降.

    作者:邱新建;贺凤成;张则平;李守信;赵志全;苏瑞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中药地龙中氨基酸含量

    目的:建立用柱前衍生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地龙中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地龙药材经水煎煮后,先用盐酸水解处理地龙样品,再用Waters AccQ-Fluor衍生试剂对水解氨基酸进行柱前衍生,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测定地龙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在pH2浓度0.25mol·L-1的H3PO4-Na2HPO4电泳缓冲液,进样量为0.5psi×4s,分离电压20kV电泳条件下,在16min内14种常规氨基酸分离效果较好,氨基酸浓度15.625~250μmol·L-1线性关系良好,成功测定地龙水煎液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地龙药材中Glu,Ile/Leu,Gly,Ala含量相对较高,His,Tyr含量较低,Asp未检测到.结论: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进行AQC衍生后地龙氨基酸的分析,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测定结果可靠,可适用于动物类中药材中氨基酸的快速检测.

    作者:丁红梅;葛尔宁;许家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PLC测定苍苓止泻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建立HPLC测定苍苓止泻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溶液(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室温.结果:绿原酸浓度在0.021 84~0.436 8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97%,RSD 2.10%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苍苓止泻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翔;刘皈阳;马建丽;周亮;黄欣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116例

    目的:探讨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临床疗效及对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CF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采用柏子滋阴润肠汤加减,1剂/d,对照组采用麻仁润肠软胶囊,8粒/次,2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排便困难、Bristol评分、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胀等症状,并进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排便困难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及治疗后4周治疗组全结肠通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2%,优于对照组的77.19% (P<0.05).治疗后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CFC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新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丹寿汤不同组分配伍对抗心磷脂抗体致复发性流产的定量评价

    目的:基于发表的丹寿汤文献数据,采用模型化及模拟化进行再分析,提取更多信息,以期优化配伍方案.方法:原文丹寿汤以正交t值L12设计,1水平为“使用”,2水平为“未使用”,胚胎吸收率为药效指标.采用正交模拟法结合非线性混合模型结合,定量评价各组分在复方中相对重要程度和相互作用,模型评价采用4种视图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丹寿汤组方中,全方呈现药效相加作用;主要药效学组分重要程度依次为菟丝子(A)、丹参(E)、续断(B)(P<0.05).理论上不同配伍中,佳组分配伍为ABCEF,4种视图评价模型表明所建模型预测能力较好.结论:采用正交模拟法结合非线性混合模型定量分析复方配伍数据,可获大量组方定量设计信息.

    作者:文世梅;曹阳;邵燕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温经活血扶正法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扶正法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缩宫素(20 U加入500 mL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1~3d)配以温经活血扶正法(加味生化汤口服,1剂/d,连续6d+艾灸6d)促宫缩治疗,对照组予缩宫素治疗1~3d,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剖宫产术后1~7 d宫底下降高度、恶露量,恶露持续天数及术后30,42 d子宫体积和术后14 d宫腔积液体积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术后7d各项实验室指标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活血扶正法可促进剖宫产术后血细胞的生成,改变剖宫产术后血液黏滞状态,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的复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帆;吴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