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

张守军

关键词:感染, 尿道, 甲磺酸帕珠沙星,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尿路感染患者78例,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采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痊愈8例(20.5%),有效25例(64.1%),无效6例(15.4%),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痊愈3例(7.7%),有效15例(38.5%),无效21例(53.8%),总有效率为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5)。试验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7例(17.9%),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1例(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P<0.05)。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泼尼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甲泼尼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腹痛、便血、皮疹、关节疼痛等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24/26),高于对照组的65.4%(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0例(38.5%)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呕吐2例(7.7%),呕血3例(11.6%),面色潮红、烦躁5例(19.2%);试验组有2例(7.7%)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兴奋、失眠。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中,甲泼尼龙的临床效果要优于氢化可的松,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魏金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给予以社会功能训练为主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康复状态量表( MRS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MRSS评分、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腹胀、嗳气、上腹疼痛、反酸改善时间)、Hp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44/46),高于对照组的78.3%(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嗳气、上腹疼痛、反酸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Hp清除率为73.9%(34/46),高于对照组的56.5%(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眼部奴卡菌感染一例报道

    眼部细菌感染性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近年来,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奴卡菌感染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通常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眼部外伤或手术时发生条件性感染。本院实验室于2014-03-07检出1例眼部奴卡菌感染患者,此菌感染在本实验室实属罕见,现将其报道如下。

    作者:李倩;刘福芝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肠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1/20),对照组为20.0%(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19/20),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肠炎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熊开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59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32例,乙组27例。甲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乙组患者单独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率(90.6%)高于乙组(62.9%),甲组心电图治疗效果有效率(87.5%)高于乙组(6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症状,安全性好。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肥胖也可以影响白血病预后

    近的研究发现,B细胞来源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肥胖患儿较同龄其他患儿预后差。该研究发表在近的Blood杂志上。该文章的共同作者、洛杉矶儿童医院糖尿病和肥胖项目负责人Steven D. Mittelman博士认为,该研究首次揭露了肥胖对诱导治疗后患儿预后的影响意义重大。此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分析,纳入的患儿来自洛杉矶儿童医院,共纳入198例ALL患儿,主要是西班牙裔,127例(64%)体型较瘦,30例(15%)超重,41例(21%)肥胖。诱导治疗1个月,化疗方案根据患儿疾病的危险程度运用四药联合或三药联合。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83/89),对照组为70.8%(63/8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谢美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胺碘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对P波离散度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对P波离散度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胺碘酮,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5d后P波离散度及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77.8%)高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波离散度、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15d后P波离散度与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波离散度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62,P<0.001)。结论胺碘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P波离散度及C反应蛋白。

    作者:颜冬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130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统计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时间及合理性。结果联合用药34例(26.2%),单一用药96例(73.8%);抗菌药物种类包括第2、3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青霉素类;患者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出现12例使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应加强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水平,以此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

    作者:汪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胃黏膜保护剂类、抗幽门螺杆菌类药物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胃溃疡合并抑郁症病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0±2.4)d、(7.6±1.6)d、(15.6±2.4)d,长于治疗组的(9.0±1.6)d、(5.0±0.7)d、(11.5±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9例(22.0%),治疗组中出现不良反应1例(2.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临床实际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谢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真空采集系统采集全血黏度标本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真空采集系统采集全血黏度标本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选取在2013年我院接受全血黏度检验的临床患者98例,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单双日期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标本采集,观察组患者采取真空采集系统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对两种方法的采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标本血量>5ml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标本血量为≤4ml和4~5ml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为98.0%(48/49),对照组为79.6%(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真空采集系统可有效提高一次采集成功率和全血黏度标本合格率,对于临床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季淑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疾病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4.4%;观察组知晓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李淑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日用量、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日用量、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较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和更加可靠的安全性。

    作者:徐雪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激素类基因与卵巢癌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关于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关于多药耐药基因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化疗药物耐药机制研究的重要方面,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介导的卵巢癌耐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近些年已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激素类基因与卵巢癌耐药关系的实验研究。本文综述了激素类基因与卵巢癌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君;刘恩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克拉霉素片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片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采用克拉霉素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原体转阴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56.1%(χ2=8.5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低于对照组的51.2%(χ2=7.26, P<0.05),病原体转阴率为80.5%,高于对照组的58.5%(χ2=5.63,P<0.05)。结论克拉霉素片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润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围术期优质护理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17.2%),护理满意度(96.5%)高于对照组(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术期优质护理,对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微信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微信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由管床护士利用透析时间进行床旁教育,赠送透析知识手册供其自行阅读。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微信健康教育小组人员利用微信平台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分享。分别于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及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个月、6个月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调整心理状态,使患者主动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韩兆娣;张蕾;杨秀梅;杨恩萍;刘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理护理在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行急诊静脉滴注的患儿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两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病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病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恐惧、焦虑及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利于静脉滴注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练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儿童早期抑郁的预测因素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儿童抑郁症,而且一些研究已经证明,儿童早期抑郁可以被诊断。但是,究竟哪一种变量可以预测儿童早期抑郁,这些预测因素是否与儿童其他发展阶段的预测因素类似,目前还不清楚。对此,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系的 Sara J. Bufferd 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早期抑郁的预测因素与成年人和老年人的预测因素相似。该研究结果近发表在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杂志上。这是一项多方法、多被调查者的纵向研究,研究对象为一个大型社区的3~6岁儿童。在他们3岁时评估他们6岁时的抑郁发作预测因素,包括:儿童精神病理学(通过父母诊断会谈评估)、儿童性情、同龄人功能教师评分、父母精神病理学(通过诊断会谈评估)和心理社会坏境(父母的敌意、家庭应激原和父母教育)。研究结果显示,若干变量预测了儿童6岁时的抑郁发作,包括:儿童焦虑症病史、难以自制的儿童性情、较差的同龄人功能、父母情感障碍、焦虑和物质滥用既往史,早期和近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父母教育。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