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护理风险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刘卫霞

关键词:儿科, 护理风险, 原因, 防范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护服务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儿科患儿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自我控制力以及治疗合作性较差,和成人科室相比,其护理纠纷率较高[1]。对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种类、程度以及因素进行了解,能够有效保障患儿的医疗护理安全。笔者对我院儿科发生的护理纠纷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芒硝方辅治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22例疗效观察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术式[1]。资料显示,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LEDVT)的发生率高达27.8%[2],若治疗不及时,则会造成患者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发生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2月对2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 LEDVT 患者采用复方芒硝方联合静脉置管溶栓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柴永红;韩瑞英;王安杰;郭志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用药合理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5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抽选出562例涉及抗菌药物应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650例中,有562例涉及抗菌药物的应用(86.46%);共涉及102种抗菌药品;预防性及治疗性用药分别为51.96%、42.70%。结论医院肾内科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合理用药,但仍具有改善空间。

    作者:张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子宫疤痕妊娠2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 CSP 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中外院误诊3例。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甲氨喋呤(MTX)动脉内灌注后清宫16例,MTX 治疗后清宫1例,手术治疗2例,B 型超声监测下直接清宫1例,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无子宫切除病例发生。结论应提高临床医师对 CSP 的认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 CSP 的重要方法,对不同 CSP 患者应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动脉介入治疗后清宫是较为安全可靠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高妍妍;周德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21例不良反应分析

    对于烧伤、创伤、手术前、后的患者极易缺乏营养、蛋白质,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般给予注射一些肠道外营养药。复方氨基酸属于临床常用肠道外营养药,由于其安全性高且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但是近几年,在临床上出现因复方氨基酸引起的不良反应现象,在本文研究中将收集整理笔者分析乐都县出现的121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峰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成都市18~40岁室内工作健康女性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市区18~40岁室内工作健康女性的维生素 D 营养状况。方法在2011年9月测定成都市区18~40岁室内工作健康女性135例血25羟维生素 D 水平,作为观察组;与同期及同年11月份首次测定血25羟维生素 D 的患者比较,对照组9月份50例、对照组11月份42例,分析其血25羟维生素 D 水平差异。结果健康女性组血25羟维生素 D 水平(14.92±6.23)ng/ ml 与对照组11月份(14.70±5.94)ng/ ml 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远远低于同期对照组9月份水平(60.56±23.54)ng/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健康女性组维生素 D 充足比2.96%、不足比12.59%及缺乏比84.44%与对照组11月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缺乏和不足的比例为97.04%远高于对照组9月份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室内工作健康女性维生素 D 缺乏严重,这将极大地影响其健康,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苟晓琴;李勤;李世云;李强;郑振;熊萍;钱少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通过积极救治和护理好转出院,1例合并肝脓肿、1例合并急性胰腺炎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及时的抢救措施与全面细致的护理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得以恢复的关键。

    作者:赵红莲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疾病治疗的进展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素、抗休克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也获得了不少积极成果。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的机理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如下。

    作者:李立博;刘瑞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检验科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

    医院感染控制已经成为医疗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医院感染管理成效也逐渐成为医院综合治疗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检验科为医院核心科室,工作人员需要接触患者带病菌标本接触,如体液、血液、排泄物等,极易引发感染。因此,检验科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目前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检验科发挥自身作用,辅助医院感染控制。针对目前医院感染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检验科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患双方的安全,减少疾病感染发生率。

    作者:马春平;马骏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药师干预对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指标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药师干预前后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门诊合理用药情况,并对药师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1年1~6月(干预前组)及2013年1~6月(干预后组)门诊处方依据卫生部处方合理用药评价标准予以评价并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处方指标明显转好,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药师干预对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仍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刘健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观察与护理

    瘢痕子宫患者由于子宫存在较大瘢痕,一般怀孕较困难,并且一旦怀孕很容易导致宫外孕或子宫破裂等。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畸形矫治术等都有可能引起瘢痕子宫,其中剖宫产是常见的原因。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再加上产妇对分娩痛的畏惧,部分产科医师未能严格把握剖宫产的适应证等,导致剖宫产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瘢痕子宫的发生率,不仅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同时还造成产妇阴道分娩的难度增加,引发各种并发症[1]。作为产科医师需要明确知道,剖宫产并不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唯一的终止妊娠方式,而是阴道试产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方法。我院对31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维林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当代护生存在的问题及带教对策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以培养护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的必由之路。护理带教要根据当代护生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水平,以培养新时期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闫红卫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涞水县医院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与有效防疫。方法经证实的80例COPD 患者给予药物(噻托溴铵)治疗控制,大部分接受6个月以上治疗。结果全组 COPD 患者共80例,其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24例,感染发生率为30%。结论 COPD 治疗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几率高,故在 COPD 治疗期内应及早加强下呼吸道的免疫支持治疗。

    作者:胡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芦荟珍珠胶囊联合痤疮霜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痤疮属皮肤科常见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使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性反应。其中,囊肿型痤疮除有粉刺、丘疹、脓疱外,深部的炎性反应也可形成巨大的脓肿,有的含有较大的黑头粉刺。在囊肿内含有带血的胶冻状脓液,后发生明显的瘢痕,有的形成瘢痕疙瘩[1]。此型痤疮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美容及身心健康。我科从2011年始采用芦荟珍珠胶囊(河北君临药业有限公司)联合我院自制的痤疮霜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胃管固定新方法

    神经内科留置胃管属常见护理操作,但常规的胃管胶布固定法存在一定缺限:(1)每隔几天即更换胶布过于繁琐,增加患者痛苦;长期不换则胶布难以固定且在患者鼻部形成胶布痕迹,很难去除;(2)遇患者变换体位牵拉到胃管,或遇到打喷嚏、呕吐等腹压大的动作时,胃管易脱出,再次留置胃管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与痛苦;(3)胶布过敏。故笔者在临床中尝试新型胃管固定法,胃管脱出发生率显著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会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手术室新上岗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发区域。大量研究证实,手术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在我院新上岗护士多担任洗手护士,洗手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几率高。因此,了解手术室新上岗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建立合理的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秀霞;寻丽彬;赵兵;李芳芳;赵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齐拉西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病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脑器质性精神病使用齐拉西酮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予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8%。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出现震颤与失眠情况较多,对照组增重与嗜睡情况较多,2组均出现少量兴奋与口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奥氮平临床疗效并无差异,但不良反应不同,临床用药应以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作者:陈海波;涂亚婷;王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为子宫平滑肌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出现增生肥厚所致,肌瘤体积较大者出现腹部包块、子宫增大、压迫症状等,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多引起月经异常,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症,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配合精心的护理措施和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章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护理

    阴式手术是利用阴道这一自然腔道对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及小型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手术,其创伤小、恢复快。阴式手术一般疼痛较轻,但因术后阴道内留置填塞纱布与保留导尿,多数患者在麻醉作用消失后会有下腹部及会阴部坠胀不适[1]。笔者采取多种措施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消除或减轻其痛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雁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间歇性导尿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2011年6月-2013年8月接受过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导尿处理,试验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处理及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重置尿管例数、发生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的例数。结果试验组重置尿管、发生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采用间歇性导尿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患者尽早的恢复自行排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翠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及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尤以在输卵管妊娠为常见,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尤其是异位妊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更加凶险,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其发病突然,病情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救治及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收治的28例失血性休克的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赟;郑霞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