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比较观察

魏国英

关键词:超声乳化, 白内障, 青光眼, 闭角型
摘要:目的 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将3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眼压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相近,均可显著降低术后眼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肛门直肠病术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肛门直肠病主要包括痔、瘘、裂、息肉等,出血是肛门直肠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肛门直肠部血管丰富,手术后易出血,一旦出血则出血量较大,应立即采取合理的救治方法,合理的止血措施和综合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探讨肛门直肠病术后大出血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乃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门急诊处方抽查结果点评分析

    目的 了解门急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1年1-3月我院开具的门急诊处方20 861张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查处方20 861张,其中不合格处方590张,占所抽查处方的2.83%.不合格处方前3位分别是项目填写不全及不规范118张(20.00%);药品剂型、剂量、规格不规范103张(17.46%)及药品名称书写不规范88张(14.92%),不合格率为52.37%.结论 该院门急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处方质量宣传,提高医师等相关人员对处方规范重要性的认识,减少不合格处方,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种不同医疗器械清洗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2种不同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清洁效果.方法 将370件手术器械根据器械的种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5件.2组手术器械均进行流水冲洗预处理,观察组先采用1:270的多酶清洗剂浸泡5~10min,再用自动清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对照组直接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监测2组清洗效果.结果 观察组器械表面、关节轴和齿槽的污渍清洗效果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进行器械清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患沟通在儿科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相互交流、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人文护理模式[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水平要求的提高,尤其在儿科门诊,由于患儿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较差,不能详细表述临床症状,加上患儿父母不能充分认识医师的治疗方案和患儿的疾病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将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3月收治的患儿68例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彩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利培酮联合氟奋乃静长效针剂致恶性综合征1例

    患者,男,49岁.主因行为异常、语无伦次1周入院.入院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可,接触合作,表情激动,思维缓漫,有言语性幻听,继发被害妄想,情感淡漠,智能可,自知力无.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糖尿病.既往3次因精神分裂症入院,经氯丙嗪、奋乃静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维持氟奋乃静癸酸酯注射液25mg肌内注射,每2周1次;氯丙嗪20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症状有所缓解,无不良反应.既往糖尿病史12年,口服格列齐特治疗,服药不规则,平时亦未监测血糖;高血压病史12年,口服依那普利降压治疗,平时未监测血压;左足第一、二趾因糖尿病足已截除;无脑外伤及癫痫史.

    作者:方永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普外科行剖腹手术患者5000例,发生术后切口裂开患者140例,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 经积极护理,均治愈出院.诱发切口裂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切口感染、术后激素应用过多,而与患者的性别、手术类型、原发病类型及切口位置等因素无关.结论 护理人员需不断转变自己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何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二级甲等医院在职护士分层培训方法探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范畴日趋扩展,出现了许多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在职护士都将面临知识老化和更新的问题[1].因此,护士在护校获取的知识难以高品质地服务于现代护理工作,只有注重在职教育、不断扩充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近年来,笔者根据我院护理任务重、护理队伍学历较低、专业能力较弱的特点,通过思考、探索和临床实践,在医院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职护理人员培训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君;高德华;张惠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肥胖性高血压与非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原因.方法 选取肥胖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肥胖性高血压组,选取非肥胖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非肥胖性高血压组,另选取正常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各组SDNN、SDNN index、RMSSD、PNN50水平及左室壁厚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肥胖性高血压组及非肥胖性高血压组动态心电图中反映心率总变异程度的SDNN、SDANN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性高血压组SDNN、SDNN index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肥胖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性高血压组和非肥胖性高血压组中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RMSSD、PNN50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肥胖性高血压组RMSSD、PNN50水平明显低于非肥胖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性高血压组和非肥胖性高血压组左室壁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肥胖性高血压组左室壁厚度大于非肥胖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可加重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迷走神经活性,加重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使左室壁厚度增加,这可能是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原因.

    作者:黎文燕;何伶俐;田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11年玉林市孕妇18-三体综合征筛查分析

    目的 分析2011年玉林市孕妇18-三体综合征筛查状况,为18-三体综合征的防治提供资料.方法 对玉林市7县市区孕妇18-三体综合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玉林市自愿接受18-三体综合征筛查孕妇18 580例,筛查阳性36例,筛查阳性率为1.94‰.其中北流市自愿接受18-三体综合征筛查孕妇1714例,筛查阳性5例,筛查阳性率为2.92‰;玉州区5081例,筛查阳性31例,筛查阳性率为6.10‰;容县8844例、博白县654例、兴业县992例、陆川县331例及福绵区964例,均无阳性例数.结论 对孕妇进行18-三体综合征筛查是减少缺陷儿活产、提高人口素质的经济有效方法.

    作者:黎秋波;秦小莲;李群珍;张宁;何娟;覃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并发多处压疮患者1例护理体会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常合并有神经系统与微血管病变,引起各种皮肤异常,细胞膜和胰岛素不能阻止糖进入表皮细胞,因此皮肤的游离糖量增加[1].故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各种皮肤并发症,若形成溃疡,则伤口极难愈合[2].糖尿病若并发压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护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对此类患者,首先应遵医嘱积极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营养,勤翻身、勤擦洗、勤换衣被;并应积极地行局部治疗,使用特制的外用药、碘酊、烤灯照射等交替进行;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一些日常皮肤护理知识等.笔者对糖尿病并发多处压疮患者实施积极地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家华;李琳;张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比较2组实施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医师及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成就感满意度和护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评分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管理后,观察组自评及他评非常积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成就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分层次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理关系,推动医院工作有序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雾化联合熏蒸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雾化联合熏蒸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雾化联合熏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雾化联合熏蒸辅治COPD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渗状态21例诊治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的急性严重并发症.DKA-HHS是指在糖尿病基础上出现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透压.临床上不少DKA患者可合并高血糖-HHS,有学者认为其是DKA和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NHDC)的中间型,其表现兼有两者的特点[1].DKA的病死率为4%~10%,而HHS的病死率高于DKA,达10%~50%,且病死率还随渗透压增高而逐渐增高.临床少见两者并存,且其并发症(脑水肿、肺水肿)的病死率较单纯性DKA和HHS均高.本文总结我科近7年收治的DKA合并HHS患者21例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急诊科护士对AMI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对AMI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结果 急诊科全体护士均能掌握AMI患者的急诊健康教育.经健康教育后,AMI患者187例均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降低了自身紧张、焦虑程度.结论 急诊健康教育应该相对集中,针对患者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困难进行扼要、通俗易懂的知识教育,配合当前的治疗及操作,将治疗、教育、预防等融为一体,有利于患者在短时间内接受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需把家属纳入教育范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王子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门诊药房电子处方调查与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门诊电子处方系统的应用情况.方法 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和该院制定的处方制度及相关文献对该院电子处方进行审核并作出统计分析.结果 5320张电子处方中,共审校出合格处方5171张,合格率为97.2%;问题处方149张(2.8%),主要为录入错误和用药不合理两方面问题.结论 该院门诊实行电子处方系统后用药基本合理,可通过完善电子处方系统、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师的综合素质和严格执行已有处方点评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冯玉珍;蔡伟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丙泊酚、曲马多、利多卡因3种镇痛方法应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80例.A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注射镇痛,B组采用曲马多静脉滴注镇痛;C组采用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镇痛.观察对比3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B组(86.25%)、C组(73.75%)(P<0.05);A组宫颈松弛情况(83.75%)优于B组(33.75%)、C组(17.50%)(P<0.05);3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3种药物用于人工流产术均能达到一定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效果依次为丙泊酚加芬太尼、曲马多、利多卡因.丙泊酚可达到完全镇痛的效果.不同镇痛方法为育龄妇女提供了多项选择,可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使人工流产术更人性化.

    作者:汪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也必须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向系统的心身护理转变[1].内科疾病的病因复杂,有些疾病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正确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日益重要.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内科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以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高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高龄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指征也有所扩大,但其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而对围术期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日臻完善,护理质量也日益提高,对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关键作用.在护理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正确的评估、诊断、计划及实施将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我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对老年肺癌患者59例进行手术治疗,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邵微洁;吴琼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综合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棘手,随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的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方法逐渐增多.我院2007年6月-2010年3月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8例,均采用动脉插管灌注血管扩张药、溶栓药联合患肢股骨头钻孔减压术等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波;郭作先;彭家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的疾病,且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1].因此治疗需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2].

    作者:欧阳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