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

李玉蓉

关键词:患者, 老年, 内科, 心理问题, 护理
摘要:笔者通过分析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有效沟通这一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 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1.1 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尤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时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护理原则:解释-支持-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地解释,使其了解自身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等),使其接纳护士的意见,消除或减轻焦虑心理,从而改善睡眠及饮食状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华法林用于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华法林在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华法林加低剂量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并根据INR调整剂量,华法林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仅予以低剂量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通过观察附壁血栓或体循环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40.0%;总出血率为22.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联合华法林抗凝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肖天;郭才晟;钟惠德;刘艳;王云;邓载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两点法在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前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两点法在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接受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一点组和两点组各41例.一点组在手术前采用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进行麻醉;两点组在手术前采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进行麻醉,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点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5.1%,高于一点组的78.0%;且麻醉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幅度低于一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对接受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实施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易亚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婴幼儿环状胰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环状胰腺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患者有一带状胰腺组织环,部分或完全包绕十二指肠第1段或第2段,致使肠腔狭窄.环状胰腺是小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之一,有关资料统计,胎儿及新生儿的十二指肠梗阻中有1/3是由环状胰腺所致,发病机制为胰腺组织异常发育成环状或钳状包绕于十二指肠降部,当环状胰腺对肠管造成压迫时引起十二指肠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梗阻.2000年1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环状胰腺患儿6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雪;周海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利迭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吸入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用药1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且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治疗中、重度COPD疗效肯定,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崔立慧;李士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8-2011年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医学论文被引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医学论文被引状况.方法 对2008-2011年该院发表的医学论文被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该院医学论文发表225篇,被引篇数115篇,被引率为51.11%,被引频次290次,均篇被引频次为1.29次.被引频次前2篇为:<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研究>被引15次,<2005-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14次.结论 该院医学论文被引率较高,均篇被引频次中等,有待进一步提高该院医学论文的影响程度.

    作者:宁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对患者的透析疗效影响较大.此现象易发生于透析中脱水严重、透析间隔时间长的患者及老年透析患者,多数出现在透析治疗的中、后期.症状以肌肉的痉挛性疼痛为主,患者往往疼痛难忍,无法坚持透析而造成透析不充分,达不到干体质量,进而引发一些更为严重的并发症[1].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我院透析室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肉痉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使发病率显著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科学护理,促进新生儿的健康

    如何观察和护理新生儿,表面上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与一般的观察与护理并无不同.其实不然,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不仅能及时发现病情,给予及时的处理,而且是捕捉病因、争取时间,求得高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减少新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因此,护士必须认真做好新生儿护理,掌握好这项护理技术.

    作者:李淑美;郑礼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病历资料中属于护理记录书写的病历资料,如体温单、医嘱单、手术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这些资料记载了患者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必须举证责任倒置.产科作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应对护理记录的要求更细、更严格.现抽查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产科2400例顺产和剖宫产病历,对护理记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丽;陈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药配伍禁忌浅析

    为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地配伍应用中、西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16年临床实践,从中、西药联用产生毒性化合物等5个方面对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作者:何纯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1年钦州一院住院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住院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状现状.方法 对2011年本院产科住院产妇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本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宫1464例,其中剖宫产559例,剖宫分娩率为38.18%,阴道分娩905例,阴道分娩率为61.82%;住院分娩新生儿1443例,早接触、早吸吮1313例,发生率为90.99%.结论 住院分娩与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是提高提高母乳喂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庆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1组(B组)、对照2组(C组)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以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B组予以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C组予以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14d的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后ESS评分、ADL评分较B、C组改善明显,且临床总有效率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钟华玉;梁健;范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凝血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凝血试验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凝血系统功能的筛选试验,在急救和抗凝、溶栓治疗及手术前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因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精密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进展

    更年期综合征,也称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从生育年龄过渡到老年阶段(45~55岁)期间,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激素分泌失调、植物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如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及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作者:陈婉霞;黄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干细胞移植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患者1例的护理

    2011年8月,我科对收治的1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了脐血干细胞移植,并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在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了积极配合,并对其制定了专门的护理计划与护理常规,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相格;张娅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心功能衰竭,引起患者死亡.近年来,由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发展及成熟,使AMI的治疗由既往被动的对症保守治疗发展到主动的再灌注治疗,达到了及时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范围,减少并发症的目的[1].目前,急诊PCI已成为AM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将我院急诊PCI治疗AMI患者28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云侠;齐步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予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86%、94.64%,高于对照组的46.43%、7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能有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促进小儿康复.

    作者:瞿艳红;文九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的预防体会

    现在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都要求检测甲型肝炎(甲肝)与戊型肝炎(戊肝),所以甲肝与戊肝的预防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就显得极为重要.

    作者:孙连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药师加强对门诊患儿家长用药指导的探讨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全球每年约有上千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2/3死于用药不当.如果正确用药,每年可避免数百万儿童的死亡.在中国,据2006年参加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数据显示,儿童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达12.9%,其中新生儿为24.4%,越是年幼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越严重.儿童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存在不同的用药特点.如何指导患儿家长正确使用药物,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每位药师应该思索的问题.笔者现结合门诊药房调配药物的经验,对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及概述.

    作者:吴亮;徐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予以心内科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3周后,对比2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5.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AMI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朝柱;张元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当,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显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与盐酸帕罗西汀相当,且不良反应更少,患者依从性更好,适于长期维持治疗.

    作者:蓝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