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丁朝柱;张元德

关键词:心肌梗死, 急性, 复方丹参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予以心内科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3周后,对比2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5.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AMI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发热的护理体会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应性广、恢复快、可重复进行手术治疗、出血少等优点[1],在临床逐步普及.但一些术后并发症应值得引起关注,术后发热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6%~37%[2].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发热患者26例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操少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物资管理系统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医疗器械的供应单位,其工作质量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占重要的地位,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供应室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内涵.自2012年5月我院引进物质管理系统,由传统的人工管理,手工记账方式向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过渡,提高了供应室的管理水平.

    作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进展

    从动脉粥样硬化到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全身炎性反应过程[1].近年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血小板在动脉硬化的发病、血栓(尤其是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改善血小板功能异常,减少不良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系统研究的需要,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对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作如下综述.

    作者:韩万隆;王蕾;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据报道,我国糖尿病足发病率为0.9%~14.5%,美国住院患者截肢手术中50%是糖尿病足患者,国内截肢率约为30%~75%[1、2].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做好糖尿病足的防治对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对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分级、临床表现及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了阐述,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增强预防糖尿病足的意识,减少糖尿病足溃疡、坏疽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心功能衰竭,引起患者死亡.近年来,由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发展及成熟,使AMI的治疗由既往被动的对症保守治疗发展到主动的再灌注治疗,达到了及时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范围,减少并发症的目的[1].目前,急诊PCI已成为AM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将我院急诊PCI治疗AMI患者28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云侠;齐步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胆囊术后心跳骤停急救成功1例的护理体会

    我院收治1例胆囊术后心跳骤停患者,经2h急救成功,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因间断性右上腹胀痛2年,以胆囊结石于2010年4月7日9∶ 15入院.查体:身高155cm,体质量为70kg,体温36.4℃,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70mm Hg.术前检查无心、肺合并症,心电图示:窦性心律,X线胸片(-).

    作者:付灵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

    笔者通过分析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有效沟通这一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 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1.1 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尤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时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护理原则:解释-支持-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地解释,使其了解自身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等),使其接纳护士的意见,消除或减轻焦虑心理,从而改善睡眠及饮食状况.

    作者:李玉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套扎与β受体阻滞剂预防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套扎与β受体阻滞剂对比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收集套扎与β受体阻滞剂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ev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065例患者,套扎组525例和药物组540例.结果 显示,2组在首次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方面无差异,OR为0.73(95%CI为0.53~1.01);套扎组首次曲张静脉出血率明显低于药物组,OR为0.55(95%CI为0.38~0.79);2组随访期病死率、出血相关病死率比较无差异,OR分别为1.11(95%CI为0.82~1.50)、0.98(95%CI为0.76~1.27);套扎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较高的主要是套扎相关性溃疡、胸骨后疼痛、消化不良,药物组发生频率较高的为低血压、心动过缓、腹胀、眩晕,套扎组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OR为0.47(95%CI为0.31~0.71);同时,漏斗图比较对称,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小.结论 套扎和β受体阻滞剂均可以作为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一线方法,但套扎疗效和安全性优于β受体阻滞剂.

    作者:陈四喜;李远发;张胜利;王丽娟;周幸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28层CT检查患者的健康指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渴望了解更多的与自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医学知识.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健康指导,使其及时接受检查有助于及早诊治疾病.特别是对于CT检查患者,健康指导既能增加患者及家属对CT扫描的认识,又可使患者放松地接受和更好地配合检查,从而满足医疗诊断的需要.

    作者:叶亚梅;赖宇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肠道动力学在功能性便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功能性肠病,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为主要症状.便秘既可影响患者肠道营养的吸收,继而出现腹痛、腹胀、头晕、烦躁、易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排便困难、坠胀难忍等症状,又是诱发或加重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肠道动力学异常与FC的发病关系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并逐渐成为FC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目前FC的肠道动力学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涛;辛学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制鼻空肠营养管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展,基层医院病种趋于多样化,病种随之增加.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仅依靠肠外营养,长时间必然造成营养缺乏,能量失衡,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笔者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12例患者行自制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家国;刘秀红;沙英智;赵金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新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免疫应答、基因调控、信号传导等多种过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筛选抗癌药物的新靶点.近年来,众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中药被研究证明,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王水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监护患者静脉炎高发生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静脉炎是指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微寒、发热等全身症状[1].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由于输注药物种类多、浓度大、输液量大、时间长、肢体制动及100%使用静脉留置针,使静脉炎的发生率较其他科室高.静脉炎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而且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笔者总结了神经外科监护患者静脉炎高发生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迭风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院检验科一般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结合熟练的检验技术,对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化验分析.化验检查的结果将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的客观依据,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减少误诊,必须提高检验质量,对分析的标本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防止在标本采集、化验过程中造成污染,而影响检查结果,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患者的病情[1].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的经验,针对提高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如下.

    作者:王翠兰;黄玉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将6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术中应用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术中应用催产素.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安全性高.

    作者:贾君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配药液治疗口腔溃疡临床分析

    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笔者2005-2010年应用自配药液治疗口腔溃疡患者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培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房加药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与思考

    加药,即补充药品,将所需药品按固定位置摆放整齐.中药配方部经常要添加药品,即中药饮片,每种中药饮片剂量多为小包装,再根据消耗量大小,外包装成每袋0.5~2kg不等,摆放在有分格的篮框中.我院中药房规模小,配方部无固定加药人员,药师通常先完成窗口工作,加药工作穿插其中.在加药过程中,及时、准确、合理是加药的基本原则,认真、仔细、尽心尽力是药师应尽的职责.本文对中药房加药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吴彩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6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注射液0.5μg·kg-1·min-1持续泵入治疗,5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测心脏搏出量(SV)、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总改善率为86.6%,且治疗后SV、CO、CI、LVEF检测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米力农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笔式恒温电热棒在吸氧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部位为气管、支气管、肺及胸腔,病变轻者多有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在城市的病死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有增无减.

    作者:张秀桃;罗月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R在大规模体检中的应用

    临床既往普遍应用的是X线摄影系统,在大规模体检时X线是作为胸部普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但随着医学影像高、精、尖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X线摄影已逐渐被数字化摄影所取代.笔者现将2012年学兵体检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许温;李珊;王文霞;张少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