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他啶在胆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杨开君

关键词:头孢他啶, 新安欣, 胆道感染,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头孢他啶(商品名:新安欣)在胆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胆道感染患者64例.所有患者采用头孢他啶(剂量为4~6g/d)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64例患者,痊愈55例,有效5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为93.7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他啶在胆道感染中具有安全、稳定的特点,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桡骨小头骨折患者58例.根据内固定物质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克氏针等传统固定材料治疗;实验组使用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肢体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实验组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7.51±2.02)分;对照组为(90.47±3.6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秀17例,良好10例,可2例;对照组优秀12例,良好9例,可6例,差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可吸收内固定方法对骨折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其损伤较轻,是一种安全且合理的治疗措施.

    作者:曾勇;张全;杨彬;任家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诊危重患者搬运与安全转运

    急诊科是接诊各类危重患者的前沿窗口,对患者的搬运和转运等问题是经常面对的,急诊患者经过抢救、复苏、早期处理病情相对稳定后,常因诊断或治疗的需要,要转运至检查室、手术室或专科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如何能运用有限的人力搬运及在转运过程中保障重危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我们急诊医务人员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

    作者:丁雪莲;朱云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50例,根据年龄分为60~69岁38例(A组),70~77岁12例(B组),分析其病情特征及救治方法.结果 50例老年患者中,死亡14例.存活36例.主要死亡因素为肺部感染诱发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A组恢复良好23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0例;B组恢复良好2例,轻残1例,重残5例,死亡4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年龄越大,预后越差,存活率越低,故需依据创伤特点,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林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009-2011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研究

    目的 探讨我院处方中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09-2011年3162张含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统计和分析处方比例、用药频度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三年来抗高血压药物处方数量逐年增加,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三类药物使用率高,分别为56.3%、44.8%和33.3%;DDDs排名前3位药品分别为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处方中单一用药占46.3%,二联38.1%,三联及其以上15.5%.结论 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提高.

    作者:周新龙;张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我院2009-2011年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病原菌的感染分布情况与耐药变迁,以指导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和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ICU住院患者各类感染性标本分离的4116株病原菌(2009年,1137株;2010年,1413株;2011年,1566株)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2009年检出率位居第二,后两年则稳居榜首;铜绿假单胞菌从前两年并列第二,降至2010年的第三位14.8%稍有回落;大肠杆菌检出率2009-2011年依次为6.3%、7.7%和7.8%,呈逐年上升趋势;屎肠球菌2009年的检出率为 3.3%,2010年为4.5%,2011年为4.5%.头孢派酮/舒巴坦对G-杆菌有较好的敏感性;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在20%左右;多粘菌素B有很好的敏感性,2011年未发现耐药菌株;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2009年为28.5%,2010年为23.7%,2011年为14.9%;米诺环素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逐年下降,2009年为13.2%,2010年为12.7%,2011年为4.3%.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2009年为 89.0%、2010年为90.5%、2011年为92.3%,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那唑胺耐药菌株.结论 ICU病房病原菌检出率高,且常为条件致病菌和多重耐药菌,耐抗菌药物种类广,耐药性强.临床应高度重视耐药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王磊;宋立强;徐修礼;刘玲莉;陈洁;方圆;郭晓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居家截瘫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国际范围内均有一种新的趋向,即重视在家里给患者通过家属的照顾来达到康复的目的.尤其是截瘫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容易产生并发症.其长期大量的护理工作必须在家里完成,因此,截瘫患者的照顾者在其社会支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照顾者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不知怎样给病人提供支持,如何预防并发症,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健康教育,通过交谈,发给患者及其照顾者有关疾病相关资料,出院后通过电话、短信、上门咨询等方法长期随访,给于康复指导.我们通过对本科30例截瘫患者及其照顾者的随访,动态观察患者的康复过程,指导照顾者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苏桂娣;张志英;丁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炎琥宁与痰热清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对比观察

    支气管肺炎是我国小儿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也是我国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尽快缓解肺炎的症状,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较多.其病原微生物为细菌和病毒.在发达国家中小儿肺炎病原以病毒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细菌为主.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多趋势.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本研究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别采用炎琥宁及痰热清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低尿酸血的症相关病因研究

    目的 对530例低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降低的可能原因.方法 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530例患者血清尿酸浓度.结果 530例患者血尿酸浓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各疾病组血尿酸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尿酸血症多见于恶性肿瘤、肝肾疾病、颅脑疾病、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我院不合理用药现状与对策

    我院不合理用药现象多种多样,包括适应证不符、药物配伍不当、用法用量不当、药物联用不当等.本研究对上述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对策,旨在提高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邝颖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接种狂犬疫苗第四针致局部不良反应一例报告

    随着饲养宠物的人群也不断增多,动物致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人数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2012年7月16日上午我院门诊接诊因注射第4针狂犬疫苗而出现注射局部不良反应患者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假性子宫动脉瘤误诊盆腔脓肿一例报告

    假性子宫动脉瘤是剖宫产手术罕见的一种并发症,基层医务人员缺乏该方面的诊断经验,易误诊为盆腔脓肿,希望此文章能给基层妇产科同行一点经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张新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85例,分成治疗组(53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访6~11个月,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出现皮疹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出现皮疹2例,恶心1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病症恢复较好,有效率较高.

    作者:刘新安;吕冰;梁欢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患者.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6氨基乙酸及止血芳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第一周输血500ml左右,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甲氰咪派1.2g.治疗组患者每天2次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剂量为40mg/次.经3d治疗,改为每天2次单独口服奥美拉唑,剂量为20mg/次,口服治疗1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6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家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血脂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血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社区收治的94例高血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辛伐他汀治疗,随机分为小剂量治疗组(10mg/d)和大剂量治疗组(20mg/d),每组各47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小剂量治疗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略低于小剂量治疗组患者的8.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大剂量使用治疗高血脂症疗效确切,治疗效果优于小剂量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楼庆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多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本研究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多发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宝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静脉滴注不同浓度缩宫素催产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不同浓度缩宫素对催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临产,活跃期宫缩乏力1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0.5U%浓度的缩宫素静脉滴注催产;对照组给予1U%浓度的缩宫素静脉滴注催产观察.结果 催产效果、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密观察并酌情增减滴速,皆能催产成功,且对母儿健康无影响,尤其是缩宫素的浓度0.5U%应列为首选,因其不仅催产有效,而且较1U%浓度更为安全.

    作者:王晓芳;杨奕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便秘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便秘是老年人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尿潴留、肠梗阻、粪性溃疡、全身中毒症状,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现将我科对老年便秘患者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后患者应用留置针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便更好地应用.方法 对外科65例术后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本组65例患者中,穿刺失败者1例,置管后局部渗血2例,局部发红、疼痛拔管1例,导管脱出2例.成功留置3~5d的有61例.结论 术后患者适宜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时间,受到患者好评.

    作者:刘月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现代外科护理的要求及重要性

    目的 探讨现代外科护理的要求及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干预措施培训28例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另选未接受干预措施培训28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人员不良护理行为的出现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且患者评价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外科护理中所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恰当的护理对患者成功治愈和减轻术后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黎凤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纤维化组织中RECK和MMP-2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RECK和MMP-2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并应用图像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39例手术切除的肝组织标本回复引导半胱氨酸丰富蛋白含kazal基元(REC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结果 RECK在正常组的表达要明显高于肝纤维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2在正常组的表达要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景章;张鹏;张金江;李兴杰;王首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