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雪萍
目的 分析盆腔手术中骶前静脉丛出血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5例骶前静脉丛出血患者.行直肠癌Miles手术1例,直肠癌Dixon手术3例,骶前神经鞘瘤手术1例.分析出血原因.根据出血情况,采用纱布填塞压迫止血.结果 本组5例均止血成功,1例患者术后第9天出现吻合口漏,经过通畅引流,营养支持治疗后,吻合口愈合.癌肿浸润、术式估计不足及手术操作不当是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 为避免大出血,应在直视下操作,沿骶前筋膜前进,动作细心轻柔,解剖层次清晰.纱布填塞方法是治疗术中骶前静脉丛破裂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志平;应荣彪;胡哲;姚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心肌梗死的治疗可采用静脉溶栓及冠脉介入.但在我国很多没有PTCA条件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仍是心肌再灌注首选的治疗手段.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为出血,所以临床上常将治疗心肌梗死的溶栓年龄限制在70岁以下,致使很多高龄的心肌梗死患者失去心肌再灌注机会.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钟琳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病原菌的感染分布情况与耐药变迁,以指导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和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ICU住院患者各类感染性标本分离的4116株病原菌(2009年,1137株;2010年,1413株;2011年,1566株)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2009年检出率位居第二,后两年则稳居榜首;铜绿假单胞菌从前两年并列第二,降至2010年的第三位14.8%稍有回落;大肠杆菌检出率2009-2011年依次为6.3%、7.7%和7.8%,呈逐年上升趋势;屎肠球菌2009年的检出率为 3.3%,2010年为4.5%,2011年为4.5%.头孢派酮/舒巴坦对G-杆菌有较好的敏感性;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在20%左右;多粘菌素B有很好的敏感性,2011年未发现耐药菌株;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2009年为28.5%,2010年为23.7%,2011年为14.9%;米诺环素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逐年下降,2009年为13.2%,2010年为12.7%,2011年为4.3%.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2009年为 89.0%、2010年为90.5%、2011年为92.3%,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那唑胺耐药菌株.结论 ICU病房病原菌检出率高,且常为条件致病菌和多重耐药菌,耐抗菌药物种类广,耐药性强.临床应高度重视耐药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王磊;宋立强;徐修礼;刘玲莉;陈洁;方圆;郭晓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2010-2011年收治入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50例,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推拿疗法等.结果 150患者治愈57例,显效53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到93.3%.结论 中医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疗效显著,是治疗膝骨关节炎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朝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便更好地应用.方法 对外科65例术后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本组65例患者中,穿刺失败者1例,置管后局部渗血2例,局部发红、疼痛拔管1例,导管脱出2例.成功留置3~5d的有61例.结论 术后患者适宜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时间,受到患者好评.
作者:刘月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术期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 在B超引导下,利用麦默通系统对360例患者的506处乳腺病灶实行微创旋切术及活检术;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本组360例,506处乳腺病灶均准确定位切除,术后6例出现皮下瘀斑,5例形成局部血肿,2例术后针道出血,4例经病理诊断确定为乳腺癌,进一步行根治术及化疗,无感染病例.结论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是一项定位准确、效果确切、安全、创伤小、操作方便、恢复快、不留疤痕、并发症少、无需缝合、能保持形体美等优点的新型微创技术,良好围术期的护理及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仲香兰;刘兴燕;谢辉;董井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院诊治的33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12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8例,有效3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习惯性流产疾病的治疗,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庚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头孢他啶(商品名:新安欣)在胆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胆道感染患者64例.所有患者采用头孢他啶(剂量为4~6g/d)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64例患者,痊愈55例,有效5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为93.7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他啶在胆道感染中具有安全、稳定的特点,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开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本研究对股骨头坏死患者13例采取针灸、中药及药刀靶向同时综合治疗的方法,疗效肯定,说明针灸、中药及药刀靶向的综合治疗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李玉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小儿秋季腹泻儿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发病的年龄段是6个月~2岁,可表现出发热、多频次的腹泻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脱水休克等.肠道感染轮状病毒感染是本病发病的病因,目前尚无有效杀灭轮状病毒的药物,多使用利巴韦林,但疗效不令人满意.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具有较好抗病毒的作用,已广泛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本研究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绍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危重,及时有效地抢救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轻病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大量对照试验显示,外科治疗并无明显优势,而内科仍着眼于对症处理,治疗并发症,等待其自然康复,而中医药在治疗出血性中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西医脑出血治疗指南基础上,针对脑出血淤血贯穿疾病始终,风痰瘀热并存的病机.我们制定了以醒脑静注射液为主要治疗措施的内科治疗方案,治疗急性期脑出血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净娅;张根铭;高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以实施分层管理为分阶段,总结分层管理的实施情况,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 分层管理后,护士的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被表扬次数、投诉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分层护理有利于护士的合理利用,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控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杨维琼;任太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以进一步做好门诊用药咨询工作.方法 统计分析2011年7-12月我院门诊用药咨询情况.结果 门诊药物咨询对象主要是患者,咨询问题多的是药物的用法用量(30.4%);按药物咨询类别归类分析,居前3位的分别是抗菌药物(32.5%)、循环系统药物(26.0%)及消化系统药物(20.3%).结论 药物咨询服务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师专业素质,但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祝艳霞;张蔚;王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护理学已经开始向全球化发展,跨文化护理适应了现代护理的总体方向,同时也是现下医学模式进行转变的一个分支,所以必须要求护士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及知识面,提供给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以更优质的护理.本研究着重阐明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危害性,在护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需加强外语学习、了解各个国家人们的价值观、尊重患者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以及多方面了解各国的民俗禁忌等.
作者:郑莉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手足口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使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显著缩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的消退时间,尽快退热,阻碍进一步导致各器官衰竭或感染,且通常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肖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后患者并发症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早期处理,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精液质量.方法 对24例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后患者进行并发症的连续、系统的观察与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术口渗血明显下降,住院时间缩短,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能运用相关知识预防保健.术后复发减少,改善了因本病引起的弱精症.结论 通过对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后患者进行术后系统、连续的并发症干预,能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预防并发症,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陈正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假性子宫动脉瘤是剖宫产手术罕见的一种并发症,基层医务人员缺乏该方面的诊断经验,易误诊为盆腔脓肿,希望此文章能给基层妇产科同行一点经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张新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动态血糖监测下超短效与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例,A组经胰岛素泵皮下输入超短效胰岛素治疗2周.B组经胰岛素泵皮下输入短效胰岛素治疗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佩带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3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午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血糖均值、血糖值标准差、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FPG、午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A组及B组治疗后的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及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治疗后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血糖≤3.9mmol/L时间百分比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效胰岛素比短效胰岛素降糖效果更好、更稳,低血糖发生时间更少.采用CGMS观察疗效较指血血糖监测更准确.
作者:祁贯成;史宝强;王娟;李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急诊内镜治疗食管贲门胃底静脉曲张活动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食管贲门胃底静脉曲张活动出血患者73例.按照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套扎止血法(A组)30例,硬化止血法(B组)18例,栓塞止血法(C组)25例,根据术中止血效果计算止血率.结果 A组术中止血率为100%,B组术中止血率为94.4%,C组术中止血率为92%,A组止血效果明显高于B组和C组.术中死亡2例,术后1月内因各种原因死亡11例.结论 在内镜指导下,套扎止血法对食管贲门胃底静脉曲张活动出血止血效果满意.
作者:何熙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1月随机抽查188例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188例预防使用抗菌药184例,使用率97.87%,术前0.5~2.0h用药者140 例,术前>2h用药者11例,术后用药者33例;手术预防用药短1 d,长16 d,其中用药时间<24h 75例,<48h 37例,>72h 72例;单一用药163例,占86.7%,二联用药20例,占10.64%,三联用药1例,占0.53%.结论 I类切口手术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物选择及用药时间.
作者:廖应琼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