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算机X线摄影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

欧阳红斌

关键词:计算机X线摄影, 床边摄影, 应用
摘要: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床边摄影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X线床边摄影主要是对危重和不能移动患者的一项特殊X线检查技术,因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故对摄影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优质的影像图片.CR技术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的数字化,图像数据采用计算机处理、传送和储存;优化影像质量,曝光宽容度大、分辨率高和患者辐射剂量低,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石辛含片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石辛含片在治疗智齿冠周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石辛含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甲硝唑片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药物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石辛含片治疗智齿冠周炎疗效显著,药物依从性高,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智齿冠周炎的较好选择.

    作者:赵起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6844例客家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客家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状况.方法 对46 844例客家孕产妇HBsAg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博白县和陆川县客家孕产妇46 844例,HBsAg检测阳性2 863例,阳性率为6.11%.其中,博白县客家孕产妇27 122例,HBsAg检测阳性1441例,阳性率为5.31%;陆川县客家孕产妇19 722例,HBsAg检测阳性1422例,阳性率为7.21%.结论 客家孕产妇HBsAg阳性率较低,但仍需强化阻断母婴传播措施,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李群珍;黄小平;覃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和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对该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儿科病历900份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900例患儿中,使用抗菌药物732例,未使用抗菌药物16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3%.其中单用抗菌药物用药率为36.6%(268/732),二联及二联以上用药率为63.4%(464/73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686例(93.7%),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46例(6.3%),其中不符合用药指征19例(2.6%)、不符合联合用药指征或联合用药不当17例(2.3%)、其他10例(1.4%).结论 该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规范情况,应引起重视,以便进一步改进.

    作者:苗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喉罩下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气管插管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小儿短小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 将儿科择期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喉罩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予七氟烷气管插管麻醉.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改变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插管前后、拔管前后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前后、拔管前后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R、MAP插管与拔管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插管及拔管前后PETCO2与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下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儿科短小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

    压疮又称褥疮、压迫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好发于长期卧床及患有疾病的高龄患者.因患者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新陈代谢缓慢、营养不良,一旦压疮形成,愈合困难,有的向深部发展可累及骨膜甚至骨质引起局灶性骨膜炎或骨髓炎,有的甚至造成感染而危及生命.

    作者:李静玲;冯鹏;胡建楣;林小凤;周炎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由于老年骨折多于意外状况下发生,导致老年人突然失去正常生活能力,担心自己会给儿女带来麻烦和负担,从而造成心理恐慌,在治疗期间增加自己内心的压力,这对老年患者自身治疗不利[1].骨折后由于缺乏心理准备、疼痛、生活不便,再加上卧床时间较长,使老年患者产生焦躁.骨科老年患者常采取防卫心理,有时会出现不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的情况.骨科老年患者由于行动不方便,对其他人的依赖性较强,情感方面较脆弱,加之老年患者骨质较疏松,免疫力整体趋于下降,生理系统功能退化较明显,反应慢,接受能力弱,常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等并发症,缺乏应急处理措施.我院对老年骨折患者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风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首次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首次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首次自然流产行生殖道支原体培养产妇75例作为研究组,另将同期人工流产行生殖道支原体培养产妇8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2组支原体培养情况.结果 研究组支原体培养检出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4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孕前治疗支原体感染可降低自然流产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李庆梅;赵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合格急诊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2011年急诊处方,分析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急诊处方20 360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相应药物说明书等对处方合理性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 780张急诊处方中,不合格处方420张,不合格率为2.02%,主要表现在急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药物用法用量不正确、抗菌药物使用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结论 该院急诊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药师与医师的沟通需进一步加强.只有处方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董景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计算机X线摄影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

    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床边摄影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X线床边摄影主要是对危重和不能移动患者的一项特殊X线检查技术,因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故对摄影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优质的影像图片.CR技术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的数字化,图像数据采用计算机处理、传送和储存;优化影像质量,曝光宽容度大、分辨率高和患者辐射剂量低,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欧阳红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在常规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应用可调节缝线.比较2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3个月眼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周、3个月,2组眼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0%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可调节缝线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粘连带压迫肠管所致,是普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有资料报道,腹部外科手术后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我科对经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提高了患者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时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5例(18眼)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结果 15例患者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正常,眼压从术前的(37.5±5.6)mm Hg降至(15.7±2.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17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眼为非功能性滤过泡.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保持滤过道通畅,促使新生血管消退,能较好地控制眼压,保留有用的视功能.

    作者:魏国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2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8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予法莫替丁+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消炎含漱剂辅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炎含漱剂辅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每天3次;同时辅助用消炎含漱剂漱口,每天6次.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每天3次;清凉霜润喉片含服.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炎含漱剂辅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疗程短,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珊;王志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研究新进展

    瘢痕子宫是指有大瘢痕的子宫,存在这种情况的女性妊娠几率较正常女性低,就算妊娠成功也易出现子宫破裂或异位妊娠等不良情况,除对胎儿不利外严重时还会危及孕妇生命[1].以前由于手术条件和医疗条件有限,一般建议该类女性积极采取避孕措施以确保生命健康和安全.然而近几年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广泛开展,瘢痕子宫患病人数逐渐增多,显然仅靠建议患者采取避孕措施来避免瘢痕子宫的不利影响是切实不可行的[2].本文探讨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新进展,从而提高瘢痕子宫成功分娩的几率.

    作者:张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9例临床观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率约为0.2%~0.4%,约占上肢骨折的14.0%[1].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其治疗通常采取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术后一般均能得到较好的疗效.但对于该部位的复杂性骨折,简单的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不能很好地处理,近年来多应用锁定钢板固定术处理.笔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9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占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奥曲肽辅治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辅治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率、腹膜炎减轻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发热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腹膜炎减轻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发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奥曲肽是辅治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药物,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佳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超声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是妇科超声检查中的常见又易混淆的2种疾病,两者的超声声像图上有许多相近表现,不易鉴别.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35岁妇女的发生率为40.0%[1].子宫腺肌症系子宫内膜异位在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增生,致弥漫或局限分布于子宫.笔者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会彬;张国锋;苏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高热惊厥64例临床分析

    高热惊厥是指在小儿发育的某一时期,单纯由发热诱发的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并伴意识障碍,常见于0.5~6岁儿童.发作时病情危急,体温常升高至38.5~40.0℃,70%以上的高热惊厥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1].惊厥可暂时引起脑功能障碍,发作时间长或反复发作会造成患儿智力下降,给患儿与家庭带来极大伤害.现将我院儿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6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改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拟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举隅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多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自2009年1月以来,笔者自拟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探寻中西药结合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取得一定效果.现举例如下.

    作者:陈伟强;韩义强;李素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