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

李静玲;冯鹏;胡建楣;林小凤;周炎仪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 压疮
摘要:压疮又称褥疮、压迫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好发于长期卧床及患有疾病的高龄患者.因患者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新陈代谢缓慢、营养不良,一旦压疮形成,愈合困难,有的向深部发展可累及骨膜甚至骨质引起局灶性骨膜炎或骨髓炎,有的甚至造成感染而危及生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护理安全管理路径的实施和探讨

    目的 探讨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以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的有效模式.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和安全管理理论解析,拟定门诊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建立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临床路径表;组织护理安全管理路径的培训;按照管理路径进行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检查和评价.结果 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实施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升高,护理综合质量及服务满意度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进行门诊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营造了安全管理文化氛围,体现了系统管理的安全理念,优化了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为建立患者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了管理工具,保证了护理安全和质量.

    作者:王玉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2例

    1 病例资料例1.女,41岁.因孕38+周,无产兆,要求择日行剖宫产手术入院.该孕妇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时间(LMP):2010年1月2日,预产期(EDC):2010年10月9日.孕3产1.此次孕期未行正规产前检查,患者既往于2005年因羊水过少行剖宫产手术产下一男活婴.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检查无异常.宫高34cm,腹围103cm,头位,胎头高浮,胎心率140次/min.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单活胎头位,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胎盘覆盖子宫瘢痕处.完善相关检查,择期行剖宫产.术中见胎盘部分植入子宫下段瘢痕处,术中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病情平稳,7d后出院.

    作者:武子先;谢佳;高丽彩;李秀娟;李金凤;安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超声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是妇科超声检查中的常见又易混淆的2种疾病,两者的超声声像图上有许多相近表现,不易鉴别.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35岁妇女的发生率为40.0%[1].子宫腺肌症系子宫内膜异位在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增生,致弥漫或局限分布于子宫.笔者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会彬;张国锋;苏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问题研究现状

    母乳作为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吸收好,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感情,对婴儿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每年约有数十万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分娩.关于HBV携带产妇能否哺乳尚有争议,笔者针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周丽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和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对该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儿科病历900份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900例患儿中,使用抗菌药物732例,未使用抗菌药物16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3%.其中单用抗菌药物用药率为36.6%(268/732),二联及二联以上用药率为63.4%(464/73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686例(93.7%),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46例(6.3%),其中不符合用药指征19例(2.6%)、不符合联合用药指征或联合用药不当17例(2.3%)、其他10例(1.4%).结论 该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规范情况,应引起重视,以便进一步改进.

    作者:苗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57例作为妊高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21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2组血脂水平.结果 妊高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TG、TC、LDL、ApoB、L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监测妊娠期孕妇的血脂水平并加以干涉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汤人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或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并产生临床症状.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根据新生儿感染出现症状的时间,将新生儿分为早发性感染(出生后3d内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母体)和迟发性感染(出生3d后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医院内).

    作者:王文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程序在控制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肺部感染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常用抗菌药不敏感,疗效欠佳.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咯痰,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肺部发生感染率高.我院监护室从2009年12月-2010年2月应用护理程序对90例神经外科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切实提高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有效地降低了神经外科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报道如下.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T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同时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7例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作者:庞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外诊断与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脏病急症,尤其是心肌梗死面积大、年迈体弱者,早期易发生合并症,若救护不及时、处理不恰当,可迅速危及患者生命.因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现场的及时、正确抢救至关重要.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约1/3~1/2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者在发病2h内死亡.因此,缩短发病至医院的时间,并在该期间进行积极的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的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霞;王燕舞;王雅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整体的、个体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均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使其身心处于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将患者的痛苦降至低程度.对于肿瘤晚期患者以佳的支持治疗为主,全面护理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以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因此,对肿瘤晚期患者的舒适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顾丽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石辛含片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石辛含片在治疗智齿冠周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石辛含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甲硝唑片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药物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石辛含片治疗智齿冠周炎疗效显著,药物依从性高,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智齿冠周炎的较好选择.

    作者:赵起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纤维桩在前磨牙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桩在前磨牙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前磨牙残冠修复患者79例(92颗牙)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46颗牙)和对照组41例(46颗牙).试验组采用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加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2组治疗后0.5年、1年、2年的修复成功率.结果 治疗后0.5年及1年,2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试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纤维桩修复前磨牙残冠优于金属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锋;王德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地西泮针剂终止中期瘢痕子宫妊娠10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地西泮针剂终止中期瘢痕子宫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择中期瘢痕子宫妊娠引产患者100例,均予米非司酮片75mg口服,隔12h后再次口服米非司酮片75mg,同时羊膜腔注入利凡诺针剂100mg,出现规律宫缩后静脉注射地西泮针剂10mg.观察引产效果.结果 100例产妇注药后72h胎儿胎盘娩出99例,所有产妇均未发生子宫破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地西泮针剂可预防中期瘢痕子宫妊娠引产子宫破裂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痉挛28例临床分析

    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20%,特别易发生于透析脱水较多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尤其多出现于透析的中后期[1].肌肉痉挛症状为突发的局部强直性肌肉收缩,疼痛难忍,其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直接痛苦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近年来我院透析过程中出现肌肉痉挛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红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联立方程组新解法考察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维生素B6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 利用联立方程组新解法考察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维生素B6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用联立方程组新解法计算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含量.分别在25℃和37℃条件下,观察6h内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维生素B6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的变化.结果 6h内,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维生素B6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液的外观、pH值、紫外光谱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应用联立方程组新解法测定头孢噻肟钠和维生素B6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简便、准确,实用性强.

    作者:谢冬梅;王群;邢蓉;时荣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我院2009-2011年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现状.方法 对该院2009-2011年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胰岛素类药物的年销售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胰岛素类似物的构成比在逐年增加,且均占据了胰岛素类药物销售金额总量的3/4;预混型胰岛素使用频率较高,诺和锐30笔芯DDDs连续3年位列第一.结论 与口服药相比,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涉及更多环节,更要求医务人员和患者间的沟通合作.胰岛素制剂品种趋向多样化,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钱小蔷;刘心慧;俞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减少儿童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减少儿童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4例行斜视矫正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试验组予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合剂(氯利合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予氯利合剂治疗.观察2组氯利合剂用药剂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2组氯利合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1.8%低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塞米松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具有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不增加麻醉药用量、不增加术后感染率及其效果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俊霞;于彦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研究新进展

    瘢痕子宫是指有大瘢痕的子宫,存在这种情况的女性妊娠几率较正常女性低,就算妊娠成功也易出现子宫破裂或异位妊娠等不良情况,除对胎儿不利外严重时还会危及孕妇生命[1].以前由于手术条件和医疗条件有限,一般建议该类女性积极采取避孕措施以确保生命健康和安全.然而近几年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广泛开展,瘢痕子宫患病人数逐渐增多,显然仅靠建议患者采取避孕措施来避免瘢痕子宫的不利影响是切实不可行的[2].本文探讨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新进展,从而提高瘢痕子宫成功分娩的几率.

    作者:张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