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发热的护理体会

郭晶

关键词:儿童, 发热, 护理
摘要:本研究浅述小儿发热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200例发热患儿.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0.1~12岁,平均4.5岁;病程0.5~10d.均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喷嚏、流涕、鼻塞、面色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差,有的患儿还伴有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发热热度高低不一,热型不规则,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咽部不适等上呼吸道症状,烦躁、流涕,也有喷嚏、不同程度的头痛、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正常或萎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用药合理性以供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查260例外科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其中Ⅰ类手术147例、Ⅱ类手术113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与评价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60病例中有250例(96.15%)患者使用抗菌药物;Ⅰ类手术术前0.5~2h预防给药65例(44.21%),用药疗程<24h的患者30例(27.52%),抗菌药物单用107例(78.10%),用药频率高是第一代头孢霉素41例(24.55%);Ⅱ类手术患者术前0.5~2h预防给药54例(47.79%),用药疗程≤3d为16例(14.16%),抗菌药物单用59例(52.21%),用药频率高是第三代头孢霉素58例(33.53%).结论 我院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强围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

    作者:杨文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术后应用多潘立酮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少见并发症一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男,71岁,因腹痛、腹胀1个月,反酸9d入院,诊断为胃窦中分化腺癌,充分术前准备后,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Ⅱ),术后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补液营养支持治疗.术后4d少量排气,胃肠引流量自术后第2天始每日约1500ml,引流液为消化液成分.术后第7天,引流液每日仍有1000ml左右.体格检查:体温36.6℃,心肺无异常,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胃肠型及蠕动波,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稍弱,考虑有轻度胃瘫可能,因患者对造影剂过敏未行造影检查,即予以多潘立酮20mg,2次/d,口服治疗[1].

    作者:胡永军;杨志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子靶向治疗乳腺癌临床分析

    通过文献回顾结合临床观察综述性地介绍了以HER-2为靶点、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G)为靶向、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正在研究当中的新型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四类药物.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手术、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后乳腺癌的第四类治疗手段,并且已经在临床当中大面积使用.该治疗模式相信将是未来乳腺癌治疗的潮流.当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因素的越发了解,并且依靠先进生物医学手段,将会有更多药物纳入到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当中,届时当有更多的患者受益.

    作者:唐冬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剖宫产孕妇的围术期护理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用药量相对较小并可用于术后镇痛、可控性强、作用完善可靠、起效快等优点.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主要由脊麻提供,硬膜外通路仅用于术后镇痛或当脊麻效果不完善或手术时间延长时.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孕妇100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红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综合治疗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致残率高,是当今治疗的难点.我院自2005年3月-2011年10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综合措施治疗497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97例中,男342例,女155例;年龄32~93岁,平均62.7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年龄45岁以下30例,45~60岁214例,60岁以上253例.出血部位与血肿量:497例入院时均行CT扫描,其中基底核区出血287例,皮质下出血75例,丘脑出血89例,外囊出血23例,小脑出血14例,脑干出血9例,合并破入脑室系统51例.

    作者:王爱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5例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临床常见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1].由于本病病变广泛,受累器官较多,临床表现多样,导致流行性出血热在早期极易被误诊[2].

    作者:黄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的有效性.方法 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与传统鼻塞吸氧方法 进行比较.结果 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与传统鼻塞吸氧相比,前者吸痰次数、痰液黏稠、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率、肺部感染率均低于传统鼻塞吸氧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则高于对照组.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是有效降低痰液黏稠,预防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董爱华;付艳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难治性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尤其近年来,复治、难治性肺结核,由于病程长,用药杂而多,结核药物的不规范应用,出现了较多耐药结核患者,多伴有空洞及量不等的咯血,中医专家曾经应用中药加以控制,但疗效不佳,结核患者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治疗中的难题.临床实践中取中药之精华加以西药强化治疗,临床观察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王辉;毕丽鑫;赵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门诊输液室对老年患者的护理理念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场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疾病的不断增加,老年病的防治、护理及康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我院门诊输液患者老年人占很大一部分,特别是每年换季的时候,老年患者就更多,这些患者大多是输一些活血化瘀、抗病毒和消炎类的药物,基本上是可以自行到门诊输液室的.本研究通过临床的护理观察与实践,对于生理机能衰退的老年人要做到安全输液护理,就应该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积极沟通、宣教,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治疗配合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作者:刘小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味失笑散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失笑散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95例孕8~12周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根据药物流产成功率及药物流产后B超情况进行分组.药物流产后B超宫内未见残留物为对照组;有少量、中量残留物为治疗组;有多量残留物及药物流产失败为清宫组.对治疗组流产后加服加味失笑散,与对照组、清宫组比较、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量及时间.结果 治疗组加用加味失笑散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与清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出血时间平均缩短5d,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失笑散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肺结核患者合并霉菌感染50例诊治分析

    肺结核是患者的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合并多重细菌感染的肺部的慢性疾病[1].现在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肺部的霉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由于肺部的霉菌感染缺乏相对典型的临床表现,被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所掩盖,容易造成对肺部的霉菌感染延误治疗和误诊.所以,为提高肺部的霉菌感染早诊断早治疗的水平, 本研究分析我院住院部2010年2月-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50例肺结核伴发肺部霉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腔内化疗治疗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治疗对卵巢癌晚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调取90例并发胸腔积液的卵巢癌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化疗组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多于未行胸腔化疗组;化疗组的理想手术率也明显高于未化疗组.结论 术前进行胸腔内化疗,能提高手术有效率,并适当增长了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

    作者:常爱民;刘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国产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国产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急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进口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国产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痛消失时间、用药时间和平均治疗费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胃痛消失时间和用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6.56%),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8.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与进口产品相当,但是治疗成本低于进口产品,可优先选用.

    作者:李霄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产科尿潴留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妇产科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36例尿潴留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治疗;研究组给予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妇产科尿潴留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连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布洛芬混悬液对高热患儿的退热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在儿科患儿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138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I组和对照II组,每组各46例.全部患儿均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按5~10ml?kg-1?次-1口服治疗,每1ml含布洛芬20mg;对照Ⅰ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按10~15ml?kg-1?次-1口服治疗,每1ml含对乙酰氨基酚 32mg;对照Ⅱ组给予安痛定按2岁以下,0.5~1ml/次;2~5岁,1~2ml/次;>5岁,2ml/次肌肉注射治疗,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4h后体温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3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儿科患儿退热,具有退热效果好、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经济等诸多优点,可作为目前儿科退热的一种首选药物.

    作者:旷剑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结果 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辅佐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靖;蒙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传统的保留子宫的术式是开腹子宫肌瘤挖除术,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腹腔镜下治疗子宫肌瘤,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妇产科2000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300例,年龄26~81岁.将30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100例.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组、腹腔镜协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组.腹腔镜术式的选择:年龄≤50岁,排除恶性后,都选择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式;年龄>50岁或要求切除子宫颈的患者,选择腹腔镜协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如伴有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过长或不典型增生过长,子宫大小如孕2.5个月内则选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作者:刘彩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药物不良反应224例报告分析

    目的 监测我院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2010-2011年上报的22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祝艳霞;王玉;张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优势,为推广无张力修补术提供借鉴.方法 将60例腹外疝患者分为无张力修补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各30例.无张力修补术组患者行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或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手术组患者施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实施时间、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无张力修补术组和传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成本低、康复快、安全性好、复发率小的明显优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禤宗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静脉营养液致严重低血糖反应二例报告

    静脉营养的能源物质早是以葡萄糖溶液为主,之后是麦芽糖、果糖、糖醇等.静脉营养中会加入胰岛素以促进葡萄糖的代写,但是同时也会造成一些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本文通过对2例静脉营养治疗出现低血糖的病例进行报道,表明静脉营养中应注意低血糖反应.

    作者:张爱华;常成方;冯迎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