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峰
随着我国医疗模式不断改革与完善,社区医疗已经成为人们常见病、慢性疾病的保健、治疗的主要医疗场所,社区护理工作的提高与完善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总结了一些糖尿病社区护理工作经验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同行提供参考.
作者:夏国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妇科门诊输液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12月在我院门诊妇科输液患者3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在输液前、输液结束后测量两组的满意度及心率、血压值.结果 观察组满意109例,较满意48例,一般15例,不满意7例;对照组满意54例,较满意42例,一般68例,不满意15例.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岳德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用药量相对较小并可用于术后镇痛、可控性强、作用完善可靠、起效快等优点.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主要由脊麻提供,硬膜外通路仅用于术后镇痛或当脊麻效果不完善或手术时间延长时.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孕妇100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红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白毛夏枯草露治疗咽喉红肿、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术后经纤维喉镜检查为咽喉部红肿、疼痛患者1000例,使用白毛夏枯草露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000例术后咽喉部红肿、疼痛患者应用白毛夏枯草露后,痊愈300例,改善700例.使用该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白毛夏枯草露治疗咽喉红肿、疼痛的疗效确切.
作者:张敏;黄滔敏;陈念祖;王东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支气管结核女性远多于男性,且女性病程进展迅速,并发症严重,本文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治疗女性支气管结核.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12年8月我院确诊的女性初发支气管结核12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两组均给与全身抗结核治疗3HRZE/15HR,每周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1~2次.治疗组经纤维支气管镜于病灶部位给药异烟肼 0.3g、丁胺卡那霉素0.75g及地塞米松5mg.对照组经纤维支气管镜于病灶部位给药异烟肼 0.3g、丁胺卡那霉素0.75g.结果 治疗组在痰菌阴转率、纤维支气管镜下变化和胸片吸收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下灌注抗结核药和地塞米松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显著,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雅;聂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研究浅述小儿发热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200例发热患儿.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0.1~12岁,平均4.5岁;病程0.5~10d.均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喷嚏、流涕、鼻塞、面色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差,有的患儿还伴有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发热热度高低不一,热型不规则,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咽部不适等上呼吸道症状,烦躁、流涕,也有喷嚏、不同程度的头痛、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正常或萎靡.
作者:郭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病因,寻找相关预防措施,早期干预,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18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原因有:产力原因、羊水胎粪污染、脐带及胎盘异常、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过期妊娠、早产儿、双胎儿及小于胎龄儿等原因.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自我监护意识,加强高危妊娠前和产时的监护,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原因,预防早产,采取综合监测指标提高产科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接产专业技术,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曹龙翊;陈小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在苏醒期出现躁动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2007年8月-2010年8月180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90例.A组患者在早期使用镇痛药;B组患者不使用镇痛药.对两组患者在苏醒期出现躁动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躁动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躁动情况:A组轻度9例,中度4例,重度4例;A组轻度23例,中度18例,重度15例.A组发生躁动者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在术中进行镇痛处理、将导管及时拔除、注意患者保暖可以使患者在手术的苏醒期出现躁动现象的几率下降.结论 苏醒期躁动很有可能对患者的手术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熟练掌握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的全部技术,时刻预防该现象的出现.
作者:夏晓玲;徐莉莉;沈春香;赵金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肩难产的临床救治方法 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总结临床救治与母婴并发症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肩难产的产妇46例,其中采取屈大腿法处理有12例,屈大腿法+压前肩法有11例,屈大腿法+压前肩法+旋肩法有8例,屈大腿法+压前肩法+四肢着床位法有10例,屈大腿法+压前肩法+旋肩法+牵后臀法有5例,观察对比不同助产手法的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结果 不同助产方法 中,皆以屈大腿法处理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低,明显低于其他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肩难产的产妇,其临床救治助产方法 的选择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当的助手手法会对新生儿造成不可估计的危害.
作者:李爱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型抗肿瘤药物曲妥珠单抗(herceptin)这一单克隆抗体药物,专门针对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越来越多的走入中国的门槛,疗效显著.本文主要针对在应用紫杉醇联合赫赛汀化疗过程中对药物溶媒的选择、用药剂量的计算及药物配置、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归纳了护理体会.
作者:曾子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艾滋病患者应用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后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一线治疗组54例和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治疗的艾滋病患者56例(二线治疗组),二线治疗组采用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拉米夫定(3TC)+替诺夫韦(TDF)+克力之(LPV/r).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 二线治疗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97个/μl,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244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治疗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96个/μl,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89个/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线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毒载量都得到了抑制(病毒载量<400拷贝/ml),病毒学抑制率为100%;一线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毒载量没有得到抑制(病毒载量3600拷贝/ml).结论 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发挥了很好的疗效,取得良好病毒学及免疫学的应答.
作者:亓民;张国强;王灵菊;臧珂;李国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场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疾病的不断增加,老年病的防治、护理及康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我院门诊输液患者老年人占很大一部分,特别是每年换季的时候,老年患者就更多,这些患者大多是输一些活血化瘀、抗病毒和消炎类的药物,基本上是可以自行到门诊输液室的.本研究通过临床的护理观察与实践,对于生理机能衰退的老年人要做到安全输液护理,就应该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积极沟通、宣教,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治疗配合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作者:刘小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将我校一附院胸外一科2011-2012年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一组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EEN)护理干预;另一组行肠外营养(PN)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和恢复情况.结果 EEN组并发症明显比肠外营养组低,EEN组术后恢复情况比PN组恢复快.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行EEN护理干预切实可行、安全有效.
作者:张延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芪斛楂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伴有发热和食欲下降症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分为两组.A组仅用退热药布洛芬溶液;B组布洛芬溶液加用芪斛楂颗粒.比较两组的疗效,退热的效果和食欲变化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洛芬溶液加用芪斛楂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疗效更明显.
作者:柏凌云;张玉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2010 年 1 月-2012年7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48例异位妊娠患者,对其的声像图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中超声正确诊断44例,确诊率91.67%;误诊4例,误诊率8.33%.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蒙琼;王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静脉滴注,1次/d,同时使用外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3次/d,同时使用外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时评价疗效,并复查肝肾功能.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满意.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明显,且较为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向临床推荐.
作者:孔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文献回顾结合临床观察综述性地介绍了以HER-2为靶点、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G)为靶向、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正在研究当中的新型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四类药物.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手术、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后乳腺癌的第四类治疗手段,并且已经在临床当中大面积使用.该治疗模式相信将是未来乳腺癌治疗的潮流.当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因素的越发了解,并且依靠先进生物医学手段,将会有更多药物纳入到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当中,届时当有更多的患者受益.
作者:唐冬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监测我院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2010-2011年上报的22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祝艳霞;王玉;张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片剂口服治疗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治疗的89例变应性鼻炎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常规治疗;实验组(4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鼻部症状好转的差异,并于治疗结束12周后比较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急性期鼻部症状控制及中期复发率情况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对急性期鼻部症状控制有一定意义,且能减少中期复发,对其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儿科门诊患儿须输液作皮试药物采用药物皮试登记,主要包括过敏史、皮试起止时间、皮试结果 及患儿家属、护士签名.规范药物皮试结果 的登记,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该发生的医疗、护理纠纷.
作者:罗璐红;张春丽;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