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民;刘淑梅
目的 对比研究临床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以前抗菌药物应用干预前的病例资料140份(设为对照组)以及2008年以后对抗菌药物施行应用干预后的病例资料180份(设为干预组).分别统计各组病例资料中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和细菌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3.22±6.98)d,细菌感染率为2.31%;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25±4.28)d,细菌感染率为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对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茂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α-干扰素每次500万U,隔日1次肌肉注射,疗程48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前30d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HBsAg阳性例数、HBsAb阳性例数、HBeAg阳性例数、HBeA阳性例数、HBV-DNA转阴率以及肝功能及血常规等.结果 两组患者HBsAg阳性例数、HBsAb阳性例数、HBeAg阳性例数、HBeA阳性例数、HBV-DNA转阴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转肽酶(GC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以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干扰素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治疗组可提高疗效,尤其在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和HBV-DNA清除方面,联合脱氧核苷酸钠后能对抗α-干扰素的骨髓抑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晨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调查,全世界冠心病患者的患者为750多万,发病率大约为10.5%,并且冠心病患者每年呈日趋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主要从抗血小板药物的合理应用、调脂药的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合理应用、硝酸酯的合理应用、钙通道阻断剂的合理应用以及代谢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探讨医院冠心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提高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晨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诊断经验与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120例急性肠套叠的患儿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整复失败者行外科手术.结果 空气灌肠整复96例,整复成功率为80%;24例改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穿孔.结论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安全有效,简单方便,只要掌握适应证,外科手术前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作者:王青;周冰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小儿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小儿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斑丘疹、口腔黏膜斑、眼结合膜炎、咳嗽、流涕及发热.一般小儿0.5~6岁发病率高.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小儿麻疹患儿20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曾水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加味失笑散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95例孕8~12周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根据药物流产成功率及药物流产后B超情况进行分组.药物流产后B超宫内未见残留物为对照组;有少量、中量残留物为治疗组;有多量残留物及药物流产失败为清宫组.对治疗组流产后加服加味失笑散,与对照组、清宫组比较、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量及时间.结果 治疗组加用加味失笑散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与清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出血时间平均缩短5d,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失笑散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饮食、心理和临床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于彩虹;张晓杰;高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交通事故所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展开临床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交通事故致骨盆骨折患者43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3例患者死亡2例;合并失血性休克者11例,获得成功抢救者9例;不稳定骨盆骨折者6例,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3.33%;髋臼骨折6例,术后优良率为83.33%;非手术治疗者34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针对交通事故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合理的积极的抢救措施,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术后优良率,值得关注.
作者:韩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畅通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110例患者中显效76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7.27%.结论 通过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是抢救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郁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维生素B1缺乏症又称脚气病,为机体缺乏维生素B1引起.多见于以精白米为主食的地区.国内本病已较少见,仅个别地区偶有发生[1].因我州为边少穷地区,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症仍有一定的发病率,以往发病以傣族为多见,随着边疆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傣族发病率逐年降低.德昂族多居住在山区,经济较落后,现我州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症以德昂族多见.
作者:李学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将我校一附院胸外一科2011-2012年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一组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EEN)护理干预;另一组行肠外营养(PN)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和恢复情况.结果 EEN组并发症明显比肠外营养组低,EEN组术后恢复情况比PN组恢复快.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行EEN护理干预切实可行、安全有效.
作者:张延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产褥期是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需6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产褥期的护理.在这一时期,产妇的全身各系统尤其是生殖系统发生了较大的生理变化.同时家庭新成员的到来,产妇要经历心里和社会的适应过程.这时给予产妇全方面的精心护理,使产妇安全度过产褥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尤其近年来,复治、难治性肺结核,由于病程长,用药杂而多,结核药物的不规范应用,出现了较多耐药结核患者,多伴有空洞及量不等的咯血,中医专家曾经应用中药加以控制,但疗效不佳,结核患者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治疗中的难题.临床实践中取中药之精华加以西药强化治疗,临床观察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王辉;毕丽鑫;赵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于脑外伤后出现精神障碍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张晓杰;高帆;于彩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透析的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各种并发症,增加治疗风险.医护人员应重视、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透析效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叶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静脉滴注40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与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注射1次/d.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法 的基础上,静脉滴注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与40ml的醒脑静注射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1次/d.结果 观察组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
作者:黎凯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临床常见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1].由于本病病变广泛,受累器官较多,临床表现多样,导致流行性出血热在早期极易被误诊[2].
作者:黄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慢性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治疗与舒适的全程护理,105例慢性肾炎患者中痊愈79例,明显好转23例,无效的3例,总有效率达到97.14%.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百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一种疾病.本研究对新生儿黄疸的病情变化、临床观察指标及护理进行阐述,包括黄疸程度、患儿粪便和尿液、体温、脉搏及呼吸等变化,以及光照疗法中的注意事项,对护理新生儿黄疸提出合理的建议.
作者:管丽莉;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带状疱疹(HZ)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68例SLE并发HZ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2~4周后皮损全部干涸、结痂、消退,2例患者有后遗神经痛.结论 对SLE并发HZ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对于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万红;邹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