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杰;高帆;于彩虹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将本院6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采用缬沙坦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症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血糖情况(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 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且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可降低血压水平,但对血糖无影响.
作者:陈萤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静脉滴注40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与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注射1次/d.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法 的基础上,静脉滴注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与40ml的醒脑静注射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1次/d.结果 观察组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
作者:黎凯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显微手术对于小脑幕脑膜瘤的治疗方法 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通过影像学证实为小脑幕脑膜瘤的患者40例,对其采取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方法 以及手术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共32例采取全切,8例采取次全切.通过手术切除后,共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获得缓解或治愈.32例全切除患者无复发,8例次全切患者中共2例复发.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可得,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结论 小脑幕脑膜瘤采取显微手术进行切除具有双面性,全切手术虽能控制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次全切手术安全性更佳,但复发率较高.
作者:刘振杰;鲁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场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疾病的不断增加,老年病的防治、护理及康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我院门诊输液患者老年人占很大一部分,特别是每年换季的时候,老年患者就更多,这些患者大多是输一些活血化瘀、抗病毒和消炎类的药物,基本上是可以自行到门诊输液室的.本研究通过临床的护理观察与实践,对于生理机能衰退的老年人要做到安全输液护理,就应该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积极沟通、宣教,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治疗配合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作者:刘小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心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及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 共101例SSc患者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及血清血管内皮素-1测定.对45例有心脏损害的SSc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Sc心脏损害累及瓣膜、心肌、心包、传导系统.SSc合并心脏损害甲襞微循环管襻形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襻周积分、总积分与SSc无心脏损害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心脏损害的SSc患者ET-1水平高于无心脏损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c伴心脏损害者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高检出率及监测疗效,甲襞微循环检查及血清血管内皮素-1测定可能有助于早期判断SSc有无心脏损害.
作者:朱芳晓;周润华;石宇红;李宝贞;莫汉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妇身体的基本特征与腰麻高痛觉消失平面的相关性.方法 41例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选择腰麻,选择L2-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将0.75%布比卡因1.2ml用脑脊液稀释至3ml,匀速注入,平卧后测定平面固定后高痛觉消失平面,分析年龄、体质量、身高、宫高、腹围、体质指数与麻醉平面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与高痛觉消失平面相关性大的是身高(P<0.05),呈正相关;回归方程:高痛觉消失平面=-18.352+15.153×身高.结论 用该方程预测腰麻下剖宫产的麻醉平面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熊威威;蒋奕红;庾俊雄;于俊芳;赵振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临床资料.结果 出现临床症状后马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同时给予早期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及精心护理,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系统的预防和精心护理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王姝丽;李丹;杨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消化性溃疡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异质性疾病,除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因素、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外,感染幽门螺杆菌(HP)也是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因此治疗消化性溃疡需要抑酸剂、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加用抗菌药消除HP成了重要措施.本研究采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丽珠得乐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彦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小儿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小儿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斑丘疹、口腔黏膜斑、眼结合膜炎、咳嗽、流涕及发热.一般小儿0.5~6岁发病率高.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小儿麻疹患儿20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曾水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电话访视,对孕产妇情况进行评估,给予正确的指导,保持孕妇心情愉快,平稳渡过孕产期.方法 对我院2011年2-6月所建卡的孕妇688例按门诊序号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4例.通过产后检查和电话追访,了解电话访视对孕期及产后干预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产后忧郁发生率、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育儿知识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孕产期电话访视对孕产妇的干预具有必要性.
作者:黄晓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71岁,因腹痛、腹胀1个月,反酸9d入院,诊断为胃窦中分化腺癌,充分术前准备后,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Ⅱ),术后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补液营养支持治疗.术后4d少量排气,胃肠引流量自术后第2天始每日约1500ml,引流液为消化液成分.术后第7天,引流液每日仍有1000ml左右.体格检查:体温36.6℃,心肺无异常,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胃肠型及蠕动波,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稍弱,考虑有轻度胃瘫可能,因患者对造影剂过敏未行造影检查,即予以多潘立酮20mg,2次/d,口服治疗[1].
作者:胡永军;杨志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用药量相对较小并可用于术后镇痛、可控性强、作用完善可靠、起效快等优点.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主要由脊麻提供,硬膜外通路仅用于术后镇痛或当脊麻效果不完善或手术时间延长时.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孕妇100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红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老年人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随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本研究对16例经休息、限盐摄入、吸氧、利尿、抗感染及改善通气及应用血管扩张剂等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卡托普利联合冠心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杨剑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一种疾病.本研究对新生儿黄疸的病情变化、临床观察指标及护理进行阐述,包括黄疸程度、患儿粪便和尿液、体温、脉搏及呼吸等变化,以及光照疗法中的注意事项,对护理新生儿黄疸提出合理的建议.
作者:管丽莉;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医疗模式不断改革与完善,社区医疗已经成为人们常见病、慢性疾病的保健、治疗的主要医疗场所,社区护理工作的提高与完善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总结了一些糖尿病社区护理工作经验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同行提供参考.
作者:夏国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盐酸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是喜树碱类抗肿瘤药[1].目前市场上伊立替康仅有注射剂一种剂型,长期大剂量应用患者难以耐受,依从性差.因此,寻找一种新剂型替代注射给药成为伊立替康近年研究的重点.据国外文献报道[2-3],动物口服伊立替康后有一定的生物利用度,提示伊立替康可以血管外给药.而中空栓剂具有起效快、稳定性好、使用方便、避免了胃肠道反应和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因此,伊立替康中空栓可为患者提供一个方便安全的用药途径.本研究对伊立替康中空栓的处方进行了优化研究.
作者:缴万里;刘海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阐述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法,包括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 以及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帆;于彩虹;张晓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后期的围术期抗菌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4-10月635 例符合条件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35 例患者39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62.36%;术前2~24h 用药者6例(1.52%),术前0.5~2 h 用药者298例(75.25%),术后用药者 92例(23.23%);持续用药时间≤24h的96例(24.24%),24~ 48 h的69例(17.42%),≥48h的231 例(58.33%),预防用药患者手术后用药时间为1~14d,平均3.6d.联合用药33例.预防用药品种多为头孢替安152 例,用药品种涉及12种药物,以第二代头孢菌素为主(82.98%).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干预管理.
作者:曹力波;李名扬;何芬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研究浅述小儿发热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200例发热患儿.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0.1~12岁,平均4.5岁;病程0.5~10d.均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喷嚏、流涕、鼻塞、面色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差,有的患儿还伴有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发热热度高低不一,热型不规则,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咽部不适等上呼吸道症状,烦躁、流涕,也有喷嚏、不同程度的头痛、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正常或萎靡.
作者:郭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消渴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三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疗效较好,能够显著降低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彦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