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目的 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8例,均予DHS内固定治疗,并做好术后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8.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2~6.5个月,平均4.1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螺钉切出;出现髋内翻畸形1例,余髋、膝及踝关节功能均良好.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9.3%.结论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早期行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大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扩宫方法联合氧化亚氮吸入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的健康育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于术前5min放置一次性扩宫棒;对照组于术前30~60min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2组术中均吸入氧化亚氮镇痛,常规吸宫.观察2组患者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程度、宫颈扩张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宫颈扩张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5min放置一次性扩宫棒联合氧化亚氮吸入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且操作简便,此种方法值得在基层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韩春艳;吴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也是人体常见的肿瘤之一,多发于30~50岁育龄妇女,其中以40~50岁居多[1].当患者临床症状明显、肿瘤较大和经药物治疗无效、怀疑有恶变或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时可选用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1].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妇科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居腹部手术的第三位[2].手术创伤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的压力.细致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朱寿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针灸推拿联合药物治疗社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推拿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推拿联合药物治疗社区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清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改进黄芩素(BAI)水膏的处方,提高其药物释放度.方法 通过筛选几种典型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加入到BAI水膏中,经离体皮肤透皮吸收实验,与不加促渗剂的水膏相比,确定佳处方;同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透皮量.结果 促渗剂对BAI水膏透皮率有显著影响;在BAI水膏中,0.30%桉叶油的促渗效果好,可使透皮量比原水膏提高56.29%,其次分别为0.20%桉叶油+0.20%丙二醇、0.25%薄荷脑、0.15%丙二醇+0.50%油酸+0.15%氮酮.结论 BAI水膏中,加入促渗剂可提高药物透皮量,提高疗效.
作者:吴国民;邓金梅;陈树强;廖华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退药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该院门诊药房2011年1-12月门诊处方共计108 726张,退药处方107张(0.098%).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策.结果 该院退药原因主要为不良反应、治疗取消、患者拒用,产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为抗菌药,退药剂型主要为注射剂和口服药.结论 医院应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倪晓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如何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理念,这是现代医院管理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医院管理中,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是当前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者:富国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对健康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伴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联系紧密,引发护理纠纷的范围和概率也随之增大.现将我院护理工作中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韦英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万古霉素是临床常用的糖肽类抗生素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其不良反应包括耳毒性、肾毒性、肝功能损伤及变态反应等,在快速大剂量静脉给药时,患者可出现红人综合征(RMS).现将我院应用万古霉素过程中发生的RMS 3例的情况报道如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黄天国;宋爱华;葛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产后家庭访视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328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4例.观察组应用产后家庭访视方式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观察2组的预防效果.结果 经产后第7天访视,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病率为54.3%(89/164),对照组为55.5%(91/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访视后,观察组产后抑郁症患病率为0.6%(1/1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14/164)(P<0.05).结论 产后家庭访视对产妇身体恢复和心理情绪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崔转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81例和开颅组45例.微创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开颅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2组临床疗效、术后血肿清除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微创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住院时间短于开颅组,住院费用少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较开颅血肿清除术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且减少了住院费用及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云川;邓光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多.骨折后均需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前术后由于采取强迫体位及疼痛、引流管等因素,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不舒适感.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个性化的有效护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为大限度保证患者术后舒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科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风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甲氨蝶呤治疗.2组均4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性高、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结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护理人员提高职业暴露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日益重要[1].
作者: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的原因并探讨处理对策.方法 对行胃癌根治术的8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率与胃癌分期及手术方式的关系,并总结处理对策.结果 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方式为第二站淋巴清扫(D2)+第三站淋巴清扫(D3)和D3患者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实施第一站淋巴清扫(D1)、D2手术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发生腹腔淋巴漏的患者经禁食、肠内营养、抗感染、血浆白蛋白支持治疗及奥曲肽皮下注射等非手术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进展期胃癌及实施D2+D3、D3手术方式是发生腹腔淋巴漏的因素之一,对早期胃癌,甚至部分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清扫应以D2为主,以降低淋巴漏的发生率.
作者:段立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护理工作的实践性较强,护理工作者工作时也存在危险,这种危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1].尤其是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者,接触更多的是呼吸道病原菌,使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者较易被感染,同时各种消毒液体和器具的使用也是危害护理工作的重要因素[2].
作者:胡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新生儿窒息指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和气体交换障碍,是由于缺氧引起呼吸衰竭的表现[1].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原因有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脐带脱垂、产程延长和应用麻醉、镇痛催产药物不当、胎粪羊水吸入肺内、颅内出血、出生后的低体质量儿、肺发育不成熟、心血管畸形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
作者:田玉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ABA)的产酶现状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对ABA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ABA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从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出75株鲍曼不动杆菌,均来自呼吸道标本.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和E-test浓度梯度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 75份标本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菌株占96.00%,产诱导型AMPC酶的占29.33%,产质粒型AMPC酶的占41.33%.多黏菌素B(PLB)和米诺环素(MNO)对产MBLs ABA、产诱导型AMPC酶ABA和产质粒型AMPC酶ABA的抑菌率分别是97.22%、100.00%、100.00%和19.43%、4.55%、6.45%.PLB和MNO联合对ABA的协同作用为57.33%.结论 ABA的产酶率和耐药性越来越高,其引起的院内感染临床应高度重视.对多药耐药ABA导致的感染建议应用PLB或联合MNO(或替加环素)及舒巴坦治疗,以有效控制感染和防止耐药株在医院内感染的扩散.
作者:徐修礼;刘家云;徐焰;程晓东;郝晓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CSF)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取12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据年龄分为A组(<3岁)52例、B组(3~6岁)26例、C组(>6岁)46例.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应用多重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CSF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包括肠道病毒(EV)和疱疹病毒(HSV)I、II型及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分析各病毒的季节与年龄分布的特点.结果 3组患儿均有发热、嗜睡、烦躁、淡漠等症状;A、B组伴有惊厥48例(61.5%),C组伴头痛44例(95.7%).CSF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78例(62.9%),其中以EV为主[ 36例(46.2%)],其次为HSV-Ⅱ型[18例(23.1%)],HSV-Ⅰ型未检出,CMV及EBV主要分布于4~9月;B组患儿病原检出率高(76.9%).结论 (1)除发热、嗜睡外不同年龄段病毒性脑炎患儿伴随症状不同;(2)应用多重引物PCR方法早期检测CSF病毒病原阳性率较高.
作者:吕有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药注射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中药注射剂提取先进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中药给药方式得以突破.中药制剂的改造所带来的变化使中药注射剂成为医院中药使用的主流产品.近年来,随着医院临床医药学工作的开展和深化,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中药注射剂则含有较复杂的成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机会大大增加.
作者:成西霞;李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