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理干预对4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设计的案例分析

覃东;周力

关键词:老年科, 临床药师, 给药方案, 案例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临床实践的效果.方法 对使用抗菌药物的老年科患者,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并进行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菌药物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工作,提高了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并使药师的工作得到临床认可.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可逐步融入临床医疗团队,发挥积极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老年患者口服用药安全护理措施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人大多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是口服用药的主要人群,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且其药物代谢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药物蓄积和药物不良反应.如何提高老年患者口服用药安全,引起临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针对老年患者用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加强用药的安全管理,提高用药的疗效,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冯秋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与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CCB组和β-blocker组各34例,CCB组给予硝苯地平口服治疗,β-blocker组给予倍他洛克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水平低于治疗前,且CCB组低于β-block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B组和β-blocker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2例(5.9%)、4例(11.8%).结论 CCB能够对血压起着良好的控制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阮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神经梅毒患者17例的观察与护理

    上个世纪中期青霉素用于梅毒治疗后,梅毒已几乎被消灭,但自20世纪70年代后梅毒的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截止到2010年,全国梅毒病例报告总数为358534例,其报告病例数在我国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3位.特别是免疫缺陷患者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细胞免疫低下患者更易患病[1].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dum)可侵入40%早期梅毒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神经梅毒,但其机制并未完全清楚[2].

    作者:喻银全;杨柠菡;黄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黛力新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黛力新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2.0%,高于对照组的36.0%、66.0%,且治疗后HAMD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黛力新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抑郁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郑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碳酸氢钠治疗艾滋病患者HAART致高乳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不同剂量在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中发生高乳酸血症的治疗意义.方法 将90例在HARRT治疗中发生高乳酸血症的艾滋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剂量1组、剂量2组、空白组各30例.在常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剂量1组予以碳酸氢钠片0.5g口服,3次/d,治疗3个月;剂量2组予以碳酸氢钠片1g口服,3次/d,治疗3个月;空白组不予以碳酸氢钠片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乳酸浓度的变化.结果 剂量1组治疗前、后血乳酸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治疗后血乳酸浓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2组治疗后血乳酸浓度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剂量1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1组治疗后血乳酸浓度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艾滋病早期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高乳酸血症,建议每天使用碳酸氢钠1g/次、3次/d的剂量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血乳酸,防止高乳酸中毒的发生.

    作者:秦英梅;黄绍标;吴念宁;何琦;卢祥婵;潘彩芳;农影星;杜丽群;李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曲安奈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手部汗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穴位注射治疗手部汗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手部汗疱疹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和哈西奈德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穴位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安奈德穴位注射治疗手部汗疱疹疗效显著,且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王忠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娴熟应用所掌握的医学护理知识与技巧,对患者实施关怀,支持和帮助,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满足患者需要,逐步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进而促进患者康复[1].本文着重叙述脑血管患者心理类型的护理.

    作者:曹莉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水样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水样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水样腹泻患儿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旋卡多曲颗粒,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治疗组出现便秘1例,未做处理自行痊愈.治疗过程中未见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水样腹泻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瞿艳红;文九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注射用氨曲南致药物不良反应32例分析

    目的 分析注射用氨曲南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后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注射用氨曲南致药物不良反应的3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氨曲南致32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中,≥51岁年龄组患者多,占59.38%;药物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的前20min内68.75%;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主要为过敏反应(72.97%),严重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临床药师应了解氨曲南致药物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应用监测,以保障其合理应用.

    作者:王慧;葛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枳香和胃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 介绍枳香和胃胶囊的制备,并建立其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根据枳香和胃胶囊处方中不同药材的提取特点,选用水煎的方式进行提取,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ODS柱(6.0mm×150mm);柱温:常温;流动相为乙腈-0.025ml/L磷酸溶液 (1:4);流速:1ml/min.结果 水煎煮的佳提取条件为加14倍量水,煎煮2次,3h.芍药苷进样量在0.087~1.13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909172x+47290,R2=0.9837.结论 该工艺科学、合理、可行.

    作者:张叶青;宋志勇;郝立娟;王蕊;方明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磷酸铝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磷酸铝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其症状缓解和内镜下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和内镜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磷酸铝凝胶治疗RE疗效显著.

    作者:陈红莉;唐建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如何提高院前急救护士的素质

    院前急救是指将伤病员从发病现场送达医院之间的治疗、监护过程,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急救医疗服务体系4大组成部分的首位.其工作是以抢救患者生命为首要目的,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院前急救护士如何正确、快速地实施急救措施,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其综合素质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院前急救护士知识面要广,操作熟练,并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笔者体会如下.

    作者:王艳霞;蔡明红;王丛英;陈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脂蛋白肾病治验2例

    脂蛋白肾病(LPG)是一种以脂质沉积在肾小球内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Saito等于1989年首次提出脂蛋白肾病的概念,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描述.我国自1997年报道了6例.本病年龄分布范围广,4~69岁均有发病,男女之比2:1,大部分病例为散发.关于本病的治疗尚无特异的方法,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抗凝药物均无明显疗效.笔者采用健脾渗湿、活血化瘀、软坚化痰法,治疗脂蛋白肾病2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晋中恒;郭术莲;蒋松;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护理体会

    开展计划生育技术优质服务是新时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核心任务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围绕避孕节育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由医疗、护理、药具、咨询等多方面的人员完成,护理工作为计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现代护理学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在计划生育服务中被赋予了新的任务,为了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高质量的完成计划生育护理工作,护理工作者必须严格按照职业规范,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服务水平,以促进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开展.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红丽;张姣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占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情绪因素影响.因此,要根据出血原因及时作出相应处理,使产妇转危为安.

    作者:祁向梅;金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双叶汤治疗尿路感染20例体会

    笔者自2008年以来,运用当地土单验方双叶汤治疗尿路感染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8例,女12例,年龄35~50岁.临床表现: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红细胞(+~++).1.2 治疗方法取莴笋叶、芹菜叶各50g,洗干净后用刀切碎,加开水500ml,煮5min后关火,放凉后分2次口服,3~5d可见效.

    作者:曹静静;吴秀云;孙瑞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药物降压治疗刍议

    高血压病系指原发性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原因尚未明确的疾病.长期高血压易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产生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或招致残疾的并发症.所以,高血压病的治疗目的就是及时降低升高的血压,使升高的血压尽量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大化降低因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及早保护心、脑、肾的正常生理功能.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发病和死亡总危险降低.高血压病诊断容易,但治疗相对较难.难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降压疗效及不确定因素,包括用药的依从性.给高血压患者的正常药疗思维蒙上了阴影,对药物降压疗效产生了质疑.作者根据与众多高血压患者交流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针对抗高血压药疗中的一些问题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作者:何彬;段同华;纪燕红;王霖霖;西传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体检工作中针对果洛地区高脂血症的护理健康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也日益增高,而高脂血症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血流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可通过血管内皮间的裂隙或损伤部位渗入并滞留于血管平滑肌细胞附近[1],使血液黏稠、淤滞,久而久之,可引起血管腔变窄,血流不畅,严重时导致中风、偏瘫、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我院体检中心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对果洛地区高脂血症患者290例进行健康指导,除21例有明显遗传因素者发展为冠心病外,其余269例复查血脂普遍降低,健康指导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幼儿园手足口病的患病率及因病缺课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幼儿园手足口病患病率及因病缺课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辖区内2所条件相仿的幼儿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儿童由幼儿园保健教师进行常规的保健指导.观察组儿童在常规指导基础上,由社区护理人员到现场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2组健康教育前、后手足口病患病率及因病缺课率.结果 观察组儿童健康教育后手足口病患病率及因病缺课率分别为0.05%、1.47%,低于对照组儿童的0.23%、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减少幼儿园手足口病的患病率,明显降低了幼儿园的因病缺课率,是社区护理中值得推广的方式.

    作者:钱爱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危害及防治对策

    目的 研究药品零差价销售前后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1~5月门诊及住院部处方4000份,定为控前组;2012年1~5月门诊及住院部处方4000份,定为控后组.由知名专家成立的评议组进行判断,记录不合理处方数目及不合理原因等.结果 控前组不合理处方数为296张(7.40%),控后组不合理处方数为71张(1.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处方中各种原因所占比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医师培训,转变医师认识及观念,加强<抗菌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学习,加强监督及管理等,以减少抗生素不合理应用、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及提高抗生素有效利用度.

    作者:翁玉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