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中明
慢性宫颈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常见的一种[1-4].发病率高,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半数以上,宫颈炎可致白带过多、腰痛、下腹坠胀等不适,影响工作与生活,而且宫颈炎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多年来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但由于诸多原因而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我院采取微波治疗宫颈炎,在加强临床护理的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施术的764例手术方法及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廖太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三七自古因其功效卓著颇受众多医家推崇,被誉为金疮杖疮之圣药,很多时候单用即效.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三七大量鲜为人知的临床功效又如雨后春笋般被各方医家发掘和应用.本文拟对单味三七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徐建兵;陈其原;文竹;赵洋;赵雪梅;龙扬;高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集上报的22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0例ADR报告中,涉及100余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高,主要涉及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静脉滴注给药导致的ADR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高;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和全身性损害.结论 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钱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动脉药物灌注术联合栓塞术及造影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实行经皮动脉药物灌注术联合栓塞术及造影术治疗,在治疗1个月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甲胎蛋白明显下降,经过肝动脉造影,肿块相比于治疗前有明显的缩小.第1年的生存率为45.0%,第2年为8.2%,第3年为2.8%.治疗后有10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其中9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经皮动脉药物灌注术联合栓塞术及造影术治疗肝癌,效果比较好,可以有效提高生存期.但是要注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崔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置管引流及相关的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6例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及时的置管引流及相关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从而判断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护理的临床意义及效果.结果 所有参与研究的36例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经护理后均取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25例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好转,7例患者的病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其余4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护理结果 疗效好.结论 对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引流及相关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淑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经口胃管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10例因各种原因不能选择经鼻置入胃管的患者,采用经口插入胃管,胃管固定在口咽通气管尾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达到长时间的留置.结果 10例患者都一次置入成功,胃管留置时间为6~18d,平均留置11.5d,没有出现胃管断裂、脱落、堵塞等现象.结论 口咽通气管在经口胃管固定中的应用,能够使胃管牢牢固定,避免脱管、断管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患者的口腔护理,减少管道对患者的损伤,提高了舒适度.
作者:鲜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儿科的抗生素合理应用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儿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抗生素进行常规使用和督导使用,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治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治愈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关注.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护理的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利用情绪自测表和睡眠质量自测表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的影响.结果 入院前,干预组情绪测定评分为(57.55±2.44)分,睡眠质量测定评分为(15.81±4.66);对照组情绪测定评分为(55.22±8.33)分,睡眠质量测定评分为(14.55±5.2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情绪自测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让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区别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误诊为肺癌的典型临床病例的CT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临床影像学(CT平扫及增强)诊断数据结果,对比分析误诊病例与典型确诊病例的CT显影差异及原因.结果 CT增强误诊率为8.6%显著低于CT平扫误诊率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结果 显示: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周围强化及广泛强化较误诊肺癌患者多见,而误诊肺癌患者中均匀强化及不均匀强化显影较确诊肺结核患者显著.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炎者与误诊肺癌者CT增强显影周边强化、广泛强化、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伴有肿块高密度影极易误诊为肺癌,采用CT增强扫描后,可提高鉴别诊断成功率,其他难以区别的患者应及时采用诊断性治疗和病例切片做到及时确诊.
作者:胡平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患者血清腹腔积液白蛋白梯度(SAAG)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其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12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清晨采血测量血清白蛋白浓度,同时采集腹腔积液标本测腹腔积液白蛋白浓度.入院后行胃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结果 3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之间SAAG不全相同,各食管静脉曲张组间SA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组SAAG为(12.5±1.3)g/L,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组SAAG为(15.9±2.1)g/L,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组SAAG为(17.9±2.2)g/L.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与轻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AG可鉴别轻度、中度、重度食管静脉曲张.SAAG为(17.9±2.2)g/L,强烈提示患者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
作者:梅换明;孟静;杨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配血室(血库)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医院因为基础设施等情况限制,在配血质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主要从硬件配置、文书书写、人员管理等方面对检验室血库配血质控管理经验进行浅析.
作者:宋晋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UGT1A1基因的检测,预测患者实际应用伊立替康的剂量,提高伊立替康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1月入院治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4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22例)进行UGT1A1检测;另一组(20例)不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及用药后的耐受情况.结果 通过对UGT1A1基因的检测,预测出患者实际所能承受的伊立替康的大剂量,通过检测后调整用药剂量,UGT1A1基因检测组不可耐受发生率低于未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UGT1A1基因的检测,能够在临床用药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大大降低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了安全性.
作者:朱鹏飞;张立成;任守雷;宋晓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P73基因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序列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P73基因在大肠黏膜癌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收集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6年12月-2008年1月存档蜡块50例.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73基因在不同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73基因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P<0.05),与不同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P73基因可作为判断大肠癌侵袭性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梁晶;原晓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为治疗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晕1例,1例胃肠道不适.对照组头晕2例,胃肠道不适2例.均能耐受.血钾、肝、肾能均未见异常.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春花;杨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1年8月采用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中度腿痛患者38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术前及术后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 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中度腿痛的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效果显著,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护理工作的进行,术前及术后的合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马敏;缪海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转变,不再只满足于温饱和没有身体上的疾病,而进一步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健康和长寿.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压力.人们对相关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大大增加,护理范畴不断拓展,开展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护士则是健康教育的传播者和指导者.
作者:张利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00年8月,法国BVQI国际质量认证公司对我院进行了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表明我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已与国际接轨.根据ISO9002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要求[1],建立了服务质量体系.我院手术室以ISO9002模式为指导,自行设计了《手术病人接送登记表》,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学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男性股疝临床比较少见,有报道男性股疝约占2%,此病多见中年以上经产妇女,其病理一般认为女性骨盆较宽阔,联合肌腱及陷窝韧带发育不全,由于男性股疝比较少见,加之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这方面经验,主观臆断,尤其老年人对疼痛反应较差,更易忽视.
作者:李建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两种喂养方式对剖宫产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于每次母乳喂哺后,评估婴儿有无哭闹觅食和婴儿每天的小便次数,来考虑是否用奶旁加奶装置添加配方奶直至婴儿满足为止,待到产妇泌乳后予全部母乳喂养.对照组实行纯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食物,观察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和排黄便时间、皮肤颜色、胆红素值,记录每日大便次数,称体质量.结果 两组大便次数、体质量下降幅度、第一次排黄便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母乳喂养时医务人员应不断更新母乳喂养的新知识、新观点,更为客观地评估产妇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指导适宜的喂养方法.
作者:马彩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护理患者中的信息传递、交流理解的过程,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1].急诊科和其他的科室不一样,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具有患者多、病种复杂、病情急、护理操作频繁、护理操作技术要求高、工作预见性差、患者及家属心情急等特点,也正是以上这些特点,使得护患之间由于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护患矛盾甚至护患纠纷.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维护医院声誉和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陈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