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

邓土莲

关键词:化疗药物, 静脉炎, 护理
摘要: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四大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炎,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化疗顺利的进行[1].因此,预防性护理很重要,现报道化疗患者110例的化疗护理结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常规治疗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常规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伴抑郁、焦虑的GER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埃索美拉唑+磷酸铝凝胶+多潘立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96.7%,高于对照组的33.3%、7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有效改善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红芬;常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单胎胎儿脐带绕颈与孕妇年龄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单胎胎儿脐带绕颈的发生率与孕妇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2年11~12月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病历,按设计好的调查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查单胎分娩产妇925例,其中脐带绕颈159例,脐带绕颈发生率为17.19%.不同年龄组产妇脐带绕颈发生率比较,15~19岁组[35.71%(10/28)]>25~29岁组[27.86%(100/359)]>20~24岁组[13.69%(33/241)]>30岁以上组[5.39%(16/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由度为3,χ2=66.58,P<0.01).结论 单胎胎儿脐带绕颈的发生率与孕妇年龄密切相关.

    作者:谢喜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急诊重症哮喘64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重症哮喘为哮喘突发性严重发作,常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如不及时合理的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008年1月-2012年9月收治重症哮喘6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斌;杨京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011-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分析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 对2011-2012年贵港市辖区内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9655例,筛查阳性1116例,阳性率为11.56%.其中,2011年新生儿听力筛查4652例,筛查阳性407例,阳性率为8.75%;2012年新生儿听力筛查5003例,筛查阳性709例,阳性率为14.17%.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为早期干预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影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罗榜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腓肠内侧穿支动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8例观察

    腓肠肌内侧肌皮瓣应用于临床已久,随着基础解剖的认识深入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腓肠肌内侧穿支动脉皮瓣的切取移植技术日渐成熟,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科用其修复手部皮肤缺损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赖建权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1例临床分析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e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及Kikuchi-Fujimoto病,是一种非肿瘤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属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是一种温和的自限性疾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多发于东方儿童和青年女性,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且发病率较低.现将我科收治的11例HNL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席敏岗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叶酸、B族维生素对老年高血压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对伴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52例某高校功能社区伴Hcy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95例和对照组57例,干预组予以叶酸、B族维生素口服,定期复查血清Hcy;对照组未予以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在此期间,2组均给予规范化降压药物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Hcy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Hcy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干预后该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对预防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刘安银;姜跃胜;唐海沁;王长江;付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结合雌激素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取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结合雌激素联合米非司酮应用在绝经后取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中心2010年5月-2011年8月60例进行绝经后取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不服用药物;观察组在手术前1周服用1.5mg结合雌激素片,每天1次,并在手术前2d服用50mg米非司酮,每天1次.2组患者都采取传统的取环钩来钩取节育环.观察比较2组患者宫口大小、手术进行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与取环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宫口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大,手术进行时间与手术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少,观察组患者取环的成功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高,且取环的成功率随着患者绝经时间的长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绝经后取环应用结合雌激素联合米非司酮,可以明显的扩张宫口、软化宫颈,缩短手术进行的时间,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提高取环的成功率,安全有效.

    作者:张玉嫦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蒙、西药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临床观察

    本文结合我院2008-2013年所接纳并治疗的耐药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蒙药与西药相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由我院所接纳并治疗的耐药性肺结核病患者34例,均符合<临床常见性疾病治疗标准规定>中规定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具有下述共同的临床表现[1~3]:(1)患有肺结核病病史达到2年以上,并且病情久治不愈,尤其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效果不明显或无效,伴有间歇性不规律的咳嗽、咯痰、胸闷、咯血、乏力等不适表现,治疗期间X线肺片示病灶区域无明显改变或出现恶化.(2)病情反复,有反复治疗的过程,痰菌培养结果呈现间断性阳性表现超过1年.(3)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过4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均无明显效果,痰菌培养结果显示为(+).(4)在治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弱,胃肠功能出现混乱,并且使用药物治疗1年以上无明显的临床效果.(5)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或是其他原因在治疗期间发生过中断治疗,时间长的超过1年.

    作者:陶共由;张燕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和地佐辛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和地佐辛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门诊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即1μ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50例),0.1mg/kg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D组50例).观察并记录2组入手术室(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中扩宫颈时(T2)、术毕意识恢复(T3)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丙泊酚的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BP、HR、RR、SpO2均有变化,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术中镇痛效果均满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2组无差异,但呼吸抑制率D组明显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μ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0.1mg/kg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2种方麻醉效果均满意,但地佐辛组对呼吸的影响小,更为安全.

    作者:吴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愈蛇串疮2例

    例1.女,70岁,于2010年9月28日就诊.患者就诊时自述前几日出现右胁肋、右腹部、右侧乳房处有带索状皮肤刺痛,继则出现带片状红色斑丘疹,很快即成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水疱,3~5个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聚集数处,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疱液初期透明,后转为浑浊,疼痛剧烈伴灼热难忍,严重影响睡眠.在当地社区给予清开灵液体输入并配合外用利巴韦林软膏外用,同时自服止痛药无效,随来我院中医科,见患者精神倦怠,痛苦面容,伴轻度发热,胃纳不佳,时有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辩证属肝胆湿热,热毒炽盛.治以清肝胆湿热的龙胆泻肝汤加减,佐以清热解毒之品[2].遂拟处方:龙胆草15g、柴胡12g、黄芩15g、栀子12g、生地黄15g、车前子12g、白芍15g、紫草20g、板蓝根35g、苍术10g、黄柏15g、丹参20g、延胡索20g、白花蛇舌草30g,水煎,分2次口服.同时以生大黄40g、冰片10g、蜈蚣5条、降香5g,元胡10g,共研细末,香油调敷,涂擦患处,每天2次.患者内服1剂,外用2次后,疼痛缓解,热退,能够入睡.3剂后水疱基本消失并结痂,红肿疼痛及诸症基本缓解,调整处方服药共计7剂而愈.

    作者:尹金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012年玉林市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阻断新生儿感染提供防护措施.方法 对2012年玉林市产妇HBV感染检测分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2896例住院分娩产妇接受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检测阳性6619例,阳性率为5.39%.其中,北流市检测阳性率为6.29%,容县为5.11%,博白县为6.22%,兴业县为5.34%,陆川县为5.25%,玉州区为2.41%,福绵区为2.74%.结论 加强孕产妇HBV检测可为阻断新生儿感染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黎秋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012年玉林市女性婚前阴道滴虫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女性婚前阴道滴虫感染状况,为防治女性阴道滴虫感染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悬滴法检测阴道分泌物,显微镜下观察到阴道滴虫为阳性,对2012年玉林市女性婚前阴道分泌物阴道滴虫检测分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371例女性婚前接受阴道分泌物阴道滴虫检测,检测阳性23例,阳性率为0.04%.其中博白县、陆川县、福绵区阴道滴虫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北流市检测阳性率为0.02%(2/12296),容县为0.06%(4/6500),兴业县为0.12%(5/4328),玉州区为0.32%(12/3800).结论 玉林市女性婚前阴道滴虫检测阳性率较低,应继续免费婚前检测,早发现、早治疗,从而确保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孕妇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感染1125例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孕妇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荧光PCR检测孕妇宫颈分泌物,随机收录1125例荧光PCR检测孕妇宫颈分泌物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荧光PCR检测孕妇宫颈分泌物标本1125例,阳性检出105例,阳性检出率9.33%.结论 采用荧光PCR检测孕妇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特异性强,快速、简便、敏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宁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多层螺旋CT肋软骨三维成像重建参数的优化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软件功能强大,在全身各个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三维成像技术在诊断骨关节系统疾病方面越来越显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30例正常受检者进行CT检查,以探讨图像重建参数的优化,获得高质量的肋骨及肋软骨三维图像,满足诊断要求.

    作者:朱素英;池书平;张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4%、98.1%,高于对照组的45.5%、7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脏早搏改善明显,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曾昭笔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高压氧治疗时机对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高压氧(HBO)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发病后6h内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于发病3d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的S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14d后S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机给予HBO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改善有明显的影响,发病后6h内给予HBO疗效优于3d后给予HBO治疗.

    作者:李勇;李春雪;王尊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防风通圣丸治疗儿童舔口皮炎6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防风通圣丸治疗儿童舔口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口腔科门诊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3%硼酸溶液的消毒纱布湿敷于患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防风通圣丸口服,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风通圣丸联合局部治疗儿童舔口皮炎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屈沛;李鸿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2例误诊原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文献报道有2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呈不典型表现,加之患者临床表现的千差万别,使其诊断难度加大,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有时会难以避免地出现误诊和漏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我院心内科2007年11月-2012年3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306例,其中入院时因其表现不典型误诊32例,现将误诊原因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赵洪耘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新生儿泪囊炎的诊治体会

    新生儿泪囊炎又称先天性泪囊炎,多因鼻泪管下口被膜组织封闭或因上皮碎屑堵塞泪道引起,少数由骨部狭窄或畸形造成,是患儿较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患儿生后几天或几周后有溢泪现象,伴脓性分泌物,压迫泪囊可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常误诊为结膜炎.其治疗不当可引起急性泪囊炎、泪囊瘘、角膜炎等.笔者自2005-2011年对120例(135眼)新生儿泪囊炎分别采用了3种治疗方法,均获满意效果,治愈率为96.95%,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荣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