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琼;魏玲;熊玉芳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妇产科待产女性中选取初产妇35例.其中13例作为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病史采集、生命体征监测、胎心监测以及接待患者进行各项产前检查等);其余22例产妇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以护理干预(产前心理辅导、生产知识普及、耐心沟通以及热情服务等).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3例,微效4例,无效3例;实验组显效7例,有效8例,微效6例,无效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降低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万里莉;周瑞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与血脂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住院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其中脑出血组121例,脑梗死组157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206例为对照组,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 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和对照组TC、TG、HDL、Apo-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较对照组TC、TG明显升高,HDL、Apo-A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TG明显升高,HD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G、HDL、Apo-A与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作者:吴资波;许宏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结核病患者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应用手工显微镜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360例结核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例,观察组采用手工显微镜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对照组采用仪器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分析两组患者血常规的白细胞分类情况以及中间细胞比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间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检验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手工显微镜法的应用,2种检验方法联合使用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可以作为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指标.
作者:黄日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和医患冲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由大连市人民政府资助出版的<民国时期医事纠纷研究-和谐医患关系之思索>(大连出版社,2012年4月版)一书,以史学为视角,针对所收集到的民国时期医事纠纷典型案例,客观分析了造成医事纠纷的深层原因,阐述影响医事纠纷转归的因素,从医疗风险、医患沟通、患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为现代医疗纠纷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参考.该书视角独到,内容新颖,现实针对性强,令人深受启发.
作者:任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我国不孕症发病率7%~10%,有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子宫、输卵管因素占女性不孕的70%左右.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宫腔镜了解宫腔情况,腹腔镜了解盆腔情况,宫腔镜下插管、美兰通液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以明确不孕原因及治疗.2010年7月-2012年7月本院妇科对101例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梅;於利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罗红霉素美宝治疗轻中度子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门诊中接受罗红霉素和美宝治疗的76例轻中度子宫糜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接受中西医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7例,显著有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著有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红霉素与美宝联合用药治疗轻中度子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利用先进的医学技术与医疗设备对严重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的紧急救治措施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对致伤原因与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利用先进的医疗仪器对患者的致伤原因与创伤面进行科学划分,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治措施进行治疗.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有20例患者在送到急诊科的途中已经死亡,有21例患者在急诊科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死亡18例,还有11例患者在术后死亡.结论 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在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患者时,要正确判断患者的伤情,并采取正确的救治方案.
作者:黄稳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抗血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发病时间<6h及6~12h的患者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71%和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赖美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疗效.方法 对76例高血脂患者采用辛伐他汀10~20mg/d,晚上睡前服用,观察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1、2个月的血脂水平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6例高血脂患者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出现轻微腹痛腹胀,2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好转.结论 辛伐他汀临床降脂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临床用于降脂的理想药物.
作者:许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伴有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改善睡眠环境和睡眠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评价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主要与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因素有关,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均较护理前缩短,睡眠时间延长,SRSS评分均减少;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和SR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吕洁文;李京花;黄泳红;陈志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38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设成观察组),与2009年6月之前在我院呼吸科接受住院治疗接受常规基础护理管理(设成对照组)的38例患者护理管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管理之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都有了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且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在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亦略胜一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的管理模式使得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避免护理缺陷的出现,创造一个患者满意的治疗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凌世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每组各32例,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抑郁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艾司西酞普兰组2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较舍曲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两组临床疗效相似,舍曲林组出现恶心、出汗、心动过速比例明显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郑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影响宫颈糜烂的有关因素,为宫颈糜烂的有效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宫颈糜烂患者,按照20~30岁与30~40岁年龄段分组调查及检测,每组各80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宫颈糜烂的相关因素.结果 影响宫颈糜烂的因素有年龄、卫生习惯、避孕方法、子宫位置、产次及流产次数、性生活频率等.结论 宫颈糜烂的发病因素很多,妇女应注意有节制的性生活及个人卫生,尽量避免流产等对于子宫伤害较大的手术,针对某些人为因素进行预防.
作者:黄海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对160例肾功能损害低尿酸血症进行分析,探讨其降低的可能原因.方法 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160例患者血清尿酸浓度.结果 160例肾功能损害患者血尿酸浓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功能损害可见低尿酸血症,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行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6个月后,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压,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行中医辨证护理,有助于改善病情,控制血糖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对延长生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曲咪新乳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8例湿疹患者使用曲咪新乳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痊愈22例,显效26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咪新乳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傅晓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3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28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120例患者均随访成功,无失访病例.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3%;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18.3%.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6,P<0.01).13例复发患者中1例转为膀胱癌给予膀胱全切术治疗,8例患者再次给予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后治愈,4例患者中断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效果理想,可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标;谢如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针对性管理措施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90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采用静脉输液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管理;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输液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输液治疗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体输液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探讨优质护理中的分层护理引导.医院对护理工作与优质服务结合,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势在必行,只有合理配置护士资源才能满足患者多方位需求,给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明确各护士职能,逐层管理,使各级护士发挥大作用,使得人力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同时实施分层护理也可以拓展护士职业生涯空间,确立主管护士可为专业护士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作者:黄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241例,随机分成干预组(120例)与对照组(121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住院期间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糖尿病足预防干预,包括健康宣教、足部预防护理、院外指导等.通过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发生糖尿病足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的糖尿病足发生率为9.17%(1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0%(38/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从而达到预防及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鲜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