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赖美声

关键词: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尿激酶,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抗血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发病时间<6h及6~12h的患者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71%和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2年7月治疗的112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采用奥曲肽联合加贝酯(实验组,56例)或奥曲肽(对照组,56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显效21例,有效33例,无效2例,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转为手术治疗;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32例,无效5例,5例治疗无效的患者转至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结论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的关键,奥曲肽联合加贝酯能显著地改善提高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疗效,并且具有协同加强作用,使用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基层临床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建;刘霆;时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手术配合体会

    通过对1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手术配合体会,认为手术室护士密切观察,早期做出判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采取迅速有效的急救措施,做好术后护理,做到分工合作、配合紧密、有条不紊,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章凤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肌苷与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肌苷注射液、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厌食症患儿按入院随机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苷注射液、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4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苷注射液、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安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乙肝五项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乙肝五项对于乙型肝炎(乙肝)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对于2008年1月-2011年2月在我中心检查的152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其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本研究152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占47.3%;抗-HBs阳性有18例,占11.8%;单项 HBsAg阳性有11例,占7.2%;大三阳患者有16例,占10.5%;小三阳患者有11例,占7.2%;HBsAg及抗-HBc均为阳性者共有18例,占为11.8%;不同年龄患者乙肝感染情况不同,其中30~39岁感染比例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五项对于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宝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不同静脉快速灌注4℃ 0.9%氯化钠溶液对兔降温的效果研究

    目的 比较分别经股静脉与耳缘静脉快速灌注4℃0.9%氯化钠溶液对兔降温效果.方法 1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股静脉组(n=5)和耳缘静脉组(n=5),均采用电子输液泵以3ml·kg-1·min-1的速度输注4℃0.9%氯化钠溶液,观察其达到目标温度(34℃)所需时间、所需液体容量,降温前后的心率、中心静脉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股静脉组体温降到目标温度所需时间比耳缘静脉组所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静脉组所需灌注液体容量比耳缘静脉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目标温度后,耳缘静脉组的中心静脉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比降温之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中心静脉(股静脉)灌注低温0.9%氯化钠溶液诱导亚低温的速度比经外周静脉(耳缘静脉)的速度快,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作者:瞿星光;赵剡;杨小博;陈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门诊注射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措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门诊注射中心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注射中心中400例患者.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低、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注射中心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5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究诊断与治疗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抽取58例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23例行单纯肠缝合,5例行肠修补造瘘,15例行小肠切除吻合术,2例行脾切除,6例行肝修补,8例行肠系膜修补.治愈56例(96.55%),病亡2例.结论 治疗外伤性小肠破裂时,行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和及时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罗高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入院治疗的72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6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对照组10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过程中,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凤武云;曾永寿;李华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心理干预在腰椎骨折伴截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在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的常规康复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焦虑情绪评分.结果 对照组非常满意14例,满意11例,不满意10例;实验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16例,不满意1例,两组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轻焦虑情绪,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苏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241例,随机分成干预组(120例)与对照组(121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住院期间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糖尿病足预防干预,包括健康宣教、足部预防护理、院外指导等.通过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发生糖尿病足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的糖尿病足发生率为9.17%(1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0%(38/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从而达到预防及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鲜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同侧腹股沟斜与直疝并存28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同侧腹股沟斜、直疝并存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科近年来手术治疗的同侧腹股沟斜、直疝患者28例,分为术前明确诊断的患者(术前组)18例,术中发现并诊断的患者(术中组)7例,术后因疝再发后诊断的患者(术后组)3例.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3组患者手术经顺利完成.在随访6个月中,术前组中切口不愈合1例;术中组中切口不愈合1例;术后组中切口不愈合1例,疝再发1例.结论 术前及术中及时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手术治疗可降低同侧腹股沟斜、直疝并存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守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或近全切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或近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实验组(甲状腺近全切术组)和对照组(甲状腺全切术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癌症复发率和转移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声音嘶哑、低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近全切术和甲状腺全切术都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甲状腺近全切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状腺全切术.因此,甲状腺近全切术更值得推广.

    作者:陈金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妇科肿瘤患者使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目的 分析妇科肿瘤患者使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化疗治疗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有效护理干预后,均明显得意改善,使所有患者能继续接受化疗治疗.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使用化疗常会伴有多种药物不良反应,为此护理人员应通过加强对患者对症护理干预,以此改善生活质量,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赵琳蕾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抗血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发病时间<6h及6~12h的患者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71%和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赖美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观察

    本研究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患者64例.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19~64岁,平均(35.2±9.7)岁;骨折原因:交通意外事故所致35例,坠跌所致18例,砸伤9例,其他原因2例;就诊时间为受伤后8~15周,平均(12.2±1.9)周;骨不连部位:肱骨上1/3为24例,肱骨中1/3为21例,肱骨下1/3为19例;本组患者于治疗前采用X线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骨折断端分离与硬化,且骨髓腔闭塞;有合并慢性感染的患者有4例,存在桡神经损伤的有13例.本组患者中,其肩肘关节功能均存在一定障碍,其中肩关节功能障碍26例;肘关节功能障碍18例;肩肘关节均有功能障碍的20例.本组患者于本次治疗前骨折处理方法见表1.

    作者:农洪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酒精依赖者情绪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酒精依赖者情绪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73例酒精依赖戒断者在脱瘾后的1周内,测查汉密顿焦虑(HAMA)、汉密顿抑郁(HAMD)量表.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6例为对照组和37例为药物处理组.对照组仅给予简单的心理和支持治疗;药物处理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20mg/d治疗.6周后对所有依赖戒断者复查HAMA、HAMD量表,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发现酒精依赖戒断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37例药物处理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后,HAMA、HAMD评分明显下降,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结论 酒精依赖戒断者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故在其脱瘾后早期使用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对减少酗酒是很有益的.

    作者:陈艳琼;魏玲;熊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围绝经期功血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诊断性刮宫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42例围绝经期功血的妇女,分别用诊断性刮宫与孕激素内膜萎缩法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性刮宫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止血效果显著,并有利于排外内膜癌变,内膜萎缩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止血效果良好.

    作者:徐映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CT在肾上腺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在肾上腺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12例肾上腺损伤患者的资料,总结出肾上腺损伤患者的CT表现以及对疾病诊断、治疗的意义.结果 肾上腺右侧损伤10例,左侧损伤1例,双侧损伤1例;单一肾上腺损伤1例,11例并发多种脏器的损伤;肾上腺区圆形血肿9例,膈脚加粗3例.结论 CT扫描能有效检查出肾上腺损伤的多种表现,从而减少肾上腺损伤的漏诊率,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金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妇产科手术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意义和效果.方法 将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未采取任何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应用人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顺产率为76.7%,即自然分娩占23例;对照组顺产率为53.3%,即自然分娩占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使产妇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顺产率.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目的 探讨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了精细的护理并进行了康复指导.结果 本组59例患者术后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正确的康复指导训练,基本上恢复,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因股内收肌紧张、疼痛,中途放弃康复训练.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精细的护理措施和正确的康复指导,效果显著.

    作者:闫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