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虹;孔卫乾
目的 探讨超纯水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 2台北京康德威双极反渗水处理机,将其改造成二级反渗系统,再经微滤器滤过后形成超纯水,细菌生长数<0.1CFU/ml,内毒素浓度<0.03EU/ml.选取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20例)所用透析器为NIPRO-150G,试验组(20例)所用透析器为PES-150DS,超纯水联合高通量透析6个月后,检测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对贫血的纠正及促红素的用量进行评定.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Hb、HCT明显增高,促红素应用显著减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纯水联合高通量透析能显著纠正透析患者的贫血,并能节省促红素的用量.
作者:崔岭;唐闽;焦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本试验采用RRLC-Q-TOF-MS对非法添加11种PDE5抑制剂进行定性和定量检验.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的保留时间、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定性;一级质谱准分子离子峰面积定量.本方法定性准确,干扰少,而且可对同分异构体进行区分.定量结果线性关系良好,11种PDE5抑制剂线性相关系数(r)均在0.99以上.样品中检出他达拉非10.6mg/粒.
作者:王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留置尿管对剖宫产术后排尿情况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200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前导尿不留置尿管,对照组术前导尿并留置尿管.比较2组尿液中非肾小球性红细胞检出率、排尿时间及排尿情况.结果 第3次尿液检查,观察组非肾小球性红细胞检出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3.0%;术后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再次导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减轻患者痛苦和尿道黏膜损伤,术后可不留置尿管.
作者:张炜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辅治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为中药足浴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8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予以温水足浴治疗.比较2组治疗15、30、45d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疼痛感觉、患肢冷感、皮肤温度、皮肤颜色逐渐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可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通血活络,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芬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尼莫地平口服,B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2周分别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和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心电图,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2组经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94.4%高于 B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丁苯酞和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治疗效果,而且临床应用较安全.
作者:胡以慧;朱双成;岑跃南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母乳喂养状况.方法 统计2012年住院分娩新生儿母乳喂养状况.结果住院分娩新生儿共4559例,母乳喂养4149例,母乳喂养率为91.01%.结论 针对未实行母乳喂养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为提供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作者:谢喜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120μmol/L时,临床上可出现肉眼黄疸.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原因复杂,现将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213例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金蝉止痒胶囊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门诊湿疹患者440例,240例采用金蝉止痒胶囊和西替利嗪治疗作为试验组,200例单用西替利嗪治疗作为对照组,疗程3周,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瘙痒、皮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蝉止痒胶囊在湿疹中治疗有重要作用,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铀;闫文厅;李东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从调查基层单位避孕药具的使用情况得出避孕药具普及所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选取1296名已婚育龄妇女,根据不同文化程度分组,调查其自愿使用避孕药具,避孕失败因素以及被调查对象对避孕知识知晓率的情况.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的小组选择使用的避孕方法无明显差异,大多数被调查者采用避孕套这种方式避孕(98.23%),再根据不同小组避孕失败原因的分析显示,方法错误(15.3%)和自行不用(27.63%)是其避孕失败的2个重要因素.另外,避孕知识的普及不够也是一个原因.结论 应及时提高育龄期夫妇的避孕知识,统一化和规模化避孕药具的发放模式,增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作者:姜丽凤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据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达3.66亿人,预计2030将达到5.52亿人[1].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近十年来翻了近2倍,高达9.7%,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高过世界平均水平的6.4%.同时,我国的高危人群也扩大到1.5亿人左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正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
作者:张庆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是其中的有效化学成分,中药中植物药占90%,是几千年来我国传统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且很多贵重有效成分含量很低,目前认为纤维素、叶绿素、树胶、鞣质及无机盐等为无效成分,有效成分有生物碱、黄酮体、有机酸、氨基酸、萜类、蒽醌、香豆素等.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是中药开发中的关键工序,有利于降低原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疗效;改进剂型,控制生产质量;扩大中草药资源;进行化学合成或结构改造;探索中草药治病的原理;对促进中药新药研究及中药现代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将酶、微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工程技术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可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并取得了显著效益.结合文献报道[1,2]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作者:陈肖肖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以探讨药物治疗RE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49例RE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口服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奥美拉唑口服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0%、100.0%,高于对照组的33.3%、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RE具有较好的协同治疗作用,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春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患者诊断为左卵巢交界性肠型黏液性肿瘤术后,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静脉化疗,输注紫杉醇10min后出现过敏性休克,停止输注药物,给予补充血容量、升血压、抗过敏治疗后,症状缓解,更换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联合顺铂.
作者:熊晓东;于芝颖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克隆U87胶质瘤细胞p53基因编码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NCBI GenBank中p53 cDNA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U87胶质瘤细胞总RNA中对p53基因编码序列进行克隆;并通过DNA MAN软件将克隆序列与NCBI GenBank中序列进行比对,分析U87细胞中p53基因编码序列特点.结果 经测序验证,成功克隆了p53基因编码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发现U87细胞中p53基因72位密码子为精氨酸残基.结论 成功克隆了U87细胞中p53基因编码序列,分析发现U87细胞中p53基因表达产生的是72位密码子为含精氨酸残基的p53野生型蛋白,为进一步研究U87细胞中p53基因功能特性及其与胶质瘤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章倩倩;丁一;亓翠玲;兰天;李江超;王丽京 刊期: 2013年第17期
PDCA循环法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它也是护理质量管理基本的方法之一,基本的运转方式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科学工作程序进行管理循环,这个工作循环实际上是一个小螺旋,每一次循环都将起点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了提高体检科护理安全管理效率,我科自2009年1月起开始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控制,提高体检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丽蓉;韩晓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无论是以何种诱导剂激活血小板,血小板膜表面终都将暴露出GPⅡb/Ⅲa受体,在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ⅤⅢ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受体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血小板聚集成团[1,2].RGD序列(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短肽序列之一,在与GPⅡb/Ⅲa作用时高度保守,是识别配体所必需的序列.因此在RGD序列封闭了GPⅡb/Ⅲa上的RGD结合位点后,能够有效地抑制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ⅤⅢ与GPⅡb/Ⅲa的结合作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血栓靶向作用.本文就RGD序列在靶向溶栓药物方面的研究做如下综述.
作者:王鑫;谭树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痰结核杆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2.9%、90.5%,高于对照组的72.5%、6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对照组为2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永乐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水杨酸钠(SS)是否对顺铂(CDDP)所致的豚鼠耳毒性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B组(SS组)、C组(CDDP组)、D组(SS+CDDP组),每组12只.对每组豚鼠右耳测用药前、后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每组随机取6只耳蜗,通过免疫组化测定各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GC)中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与B组用药后ABR阈值、SGC的Caspase-3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用药后ABR阈值、SGC的Caspase-3表达量明显高于A、B组(P<0.05);D组用药后ABR阈值、SGC的Caspase-3表达量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水杨酸钠对顺铂所致的耳毒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杜海宇;黄训健;刘渊;尹时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布加综合征(BCS)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静脉和邻近的下腔静脉狭窄闭塞,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产生肝肿大及疼痛、腹水、肝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易误诊为肝硬化,我院2012年收治2例,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景德莲;武京学;卢文彩;刘文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丽水市性病门诊疑似生殖器疱疹(GH)患者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312例疑似GH患者进行HSV-2检测,其中男192例,女120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1例疑似GH患者中,HSV-2阳性163例,阳性率为52.24%.其中男性患者HSV-2阳性率为57.29%(110/192),女性阳性率为44.17%(53/120),男、女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段,即<18岁、18~40岁、>40岁的患者HSV-2阳性率分别为28.57%(6/21)、55.20%(138/250)、46.34%(1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丽水市疑似GH患者HSV-2感染率高,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感染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尤其以18~40岁感染率高.
作者:程聪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