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兰
目的 分析该院2007-2012年急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选择该院急性胰腺炎患者258例,回顾性分析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率(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各类药DDDs与总DDDs比值排序高为硝基咪唑类(29.61%),低为抗真菌类(0.26%);DUI >1的药物共11种,头孢曲松/舒巴坦DUI高,为2.00;药物以二联用药为主,占58.53%;抗菌药总平均使用时间为(8.0±5.5)d;药敏试验送检率为16.81%.结论 该院急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合理使用率.
作者:邓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患者,女,30岁.7年前分娩后出现尿频症状,每晚排尿2~3次,排尿14 ~20次24h,尿量1500~2000ml/24h,伴有尿急、尿痛,就诊于当地门诊,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尿急、尿痛症状消失,尿频未缓解.2.5年前就诊,查尿蛋白(+++),潜血(+++),诊断为肾炎,给予泼尼松、肾炎片、钙片、头孢克肟(具体药物剂量均不详)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年前就诊于当地红十字会医院,查尿蛋白(+++),潜血(+++),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环磷酰胺、泼尼松(具体用药剂量均不详),尿频未缓解.期间病情反复发作,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尿频未缓解.于2012年7月20日收住我院.既往自幼体质差,否认传染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作者:李兰芬;张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能收到良好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剑;王刚伦;卫杰;杨毅;梁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由多种因素诱发、多脏器受累的疾病,是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炎性反应性疾病,可伴有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胰腺脓肿、消化道大出血、胰瘘等多种并发症.笔者对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药学监护,现报道如下.
作者:缪苗苗;张鑫;要林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葛根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动量(SV)、心输出量(CO)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SV、CO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较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刘加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肠造口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将40例行肠造口术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组予自制敷料护理造痿口.观察2组造瘘口周围皮炎及皮肤过敏情况.结果 观察组造瘘口周围皮炎及皮肤过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应用自制敷料对造瘘口进行护理可降低新生儿皮炎及皮肤过敏发生率,且该方法经济实惠、简便易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翠菊;范锦秀;王季艳;招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透析疗法有了很大的进展,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尽管如此,血液透析中仍有许多并发症,低血压是为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低血压发生较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可造成透析不充分,超滤困难,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动静脉瘘闭塞等,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1].笔者对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象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患者参与的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患者参与的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的病死率、再住院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患者参与的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肖果;常慧丽;赵素霞;刘素霞;解晓彦;房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压调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和依那普利组各40例.氨氯地平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依那普利组予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2组血压及颈动脉IMT和狭窄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IMT增厚率及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率均低于依那普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平稳调整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且对于血管内皮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消除或稳定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江;王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为主体的高血压病管理模式和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80例,对其进行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为主体的高血压管理.观察管理前后血压、代谢指标及不良生活习惯情况.结果 管理后患者血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各项代谢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各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为主体的高血压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和各项代谢指标,使患者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降低患者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宇;韩思坚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方法 对该院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62份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误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62份血液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包括:患者个人因素18例,占29.03%;采血、检验人员因素10例,占16.13%;其他客观因素34例,占54.84%.结论 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呈多样化,一些客观因素占较高比例,应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同医务人员一道全方位防范,以降低误差率,提高正确率.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自拟前列舒汤灌肠联合热敷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Ⅲb型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前列舒汤灌肠联合热敷治疗,对照组予纳米银抗菌凝胶(邦列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CP症状(NIH-CPSI)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NIH-CPSI总评分、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自拟前列舒汤灌肠联合热敷治疗Ⅲb型CP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雄文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V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VCI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显著改善认知障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富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观察青霉素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102例应用青霉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对照组给药方式为静脉推注.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霉素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效果为佳,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骨科患者也较以前有所增加.骨科患者大多是青壮年,为家里的主要经济和精神支柱,当患者手术后,易产生的伴随症状就是失眠.失眠是指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不稳等,不但影响患者手术的恢复,而且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有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证人体器官组织充分休息,使机体得到恢复和调整.为更好地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科护士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针对个体情况采用放松训练,为患者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吉梅;吉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LEEP活检术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阴道镜、宫颈活检术前诊断及人乳头瘤病毒(HPV)诊断,后行LEEP活检术.结果 40例患者LEEP活检结果显示:炎性反应6例,CIN I 6例,CIN Ⅱ 9例,CIN Ⅲ 5例,SCC 4例,AC 10例.LEEP与TCT检查结果符合率为:HSIL 93.33%,LSIL 66.67%.CINⅠ型患者HPV阳性1例(16.67%);CINⅡ型患者HPV阳性5例(55.55%);CINⅢ4例(80.00%);癌4例,100.00%.结论 在CCT与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不符时,行LEEP活检术,可显著提高CIN和早期癌的检出率,特别是对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淑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自拟中药方剂活血消风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药结合法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治疗攀西地区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5例亚急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15例和西药组110例,其中每组又分为感染后咳嗽亚组、咳嗽变异性哮喘亚组及细菌性鼻窦炎亚组.中药组予以自拟润肺止咳汤口服治疗,西药组予以泼尼松及复方可待因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感染后咳嗽亚组咳嗽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治疗后,西药组咳嗽变异型哮喘亚组咳嗽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西药组低于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菌性鼻窦炎亚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据患者不同病症情况给予不同药物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廖隽芾;赵峰;李姝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已成为仅次于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大杀手.目前认为,老年期痴呆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的持久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65岁人群中的患病比例约为5%,> 75岁人群中的患病比例约为9%,>85岁人群中的患病比例更是高达50%.我国现有>70岁老人近4亿,人均寿命达到74.83岁,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1].我国是老年性痴呆的重灾区.
作者:孙春红;张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儿童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AT/RT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结果 男2例,女2例,年龄3~ 15岁,平均年龄6.7岁;影像学检查肿瘤均位于幕上,其中1例位于脑室内.组织学上,肿瘤由横纹肌样细胞及肿瘤间叶组织和(或)原始神经外胚层成分构成,未见类似上皮样组织分化.免疫组化染色示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突触素阳性,且所有病例均显示INI1蛋白表达缺失.结论 AT/RT是好发于儿童的罕见的高度恶性胚胎性肿瘤,其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多样,需与多种肿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检测INI1表达失活为诊断该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指标.
作者:李方;桂秋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