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勇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对4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423名正常对照者NPY基因启动子-399T/C(rs1614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去除混杂因素影响,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组NPY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特别是在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类型中.-399C等位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是其重要危险因素(OR=2.398,95%CI=1.036~5.553,P=0.041).结论:NPY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存在相关,具有-399C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可能显著增加.
作者:于楠楠;谭兰;郁金泰;高思山;宋敬卉;马腾;王乃东;唐咏春;张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对北京和上海两城市抽样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为脑卒中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和上海市奉贤区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人群中年龄≥40岁者为目标人群(北京2 910名,上海5 244名).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格,对目标人群进行基线调查,并进行脑循环动力学检测,此后随访脑卒中的发病情况.比较和分析两城市脑卒中发病率、危险因素及脑循环动力学综合积分的差异.结果:北京市和上海市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肥胖、吸烟、饮酒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4.64%和21.09%、23.16%和5.53%、10.79%和2.38%、23.02%和2.59%、28.63%和7.70%、26.74%和4.27%、36.8%和33.6%、36.9%和18.5%,地区间各因素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发病密度分别为6.29‰和2.51‰.男女组间各危险因素暴露率、脑循环动力学积分值及脑卒中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北京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率、脑循环动力学损害及脑卒中发病率均显著高于上海市.脑循环动力学损害可能是影响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曹奕丰;王文志;刘红梅;王桂清;黄久仪;郭吉平;俞学海;杨永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报告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病1例,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并探讨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线粒体脑肌病MELA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结果、辅助检查等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参考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报道.结果:MELA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痛和呕吐、全身性癫癎、精神障碍、脑卒中样发作、血乳酸增高;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改变;脑MRI示病灶多位于顶、枕、颞脑回处,肌肉活检见破碎样红纤维和异常线粒体,符合线粒体脑肌病MELAS的特征.结论:线粒体脑肌病MELAS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肌肉活检可确诊.
作者:张轶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增强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 1)表达对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THmRNA的表达,以及对MSCs表达TH阳性细胞数的影响.方法:TH转染组(TH组)和TH与Nurr 1共同转染组(Nurr1-TH组)转染10 d后,用半定量RT-PCR检测TH 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TH的表达.结果:Nurr1-TH组TH mRNA表达相对水平和MSCs内TH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TH组(P>0.05);空白质粒对照组未检测到TH表达.结论:TH基因修饰的MSCs能高效稳定的表达TH mRNA,Nurr 1能显著增强TH修饰的MSCs中TH mRNA的表达和TH阳性细胞数,为下一步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晓艳;康慧聪;胡琦;许峰;朱遂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左房黏液瘤所致脑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1例并发脑栓塞,多发颅内动脉瘤有罕见影像学表现的左房黏液瘤患者,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左房黏液瘤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由栓塞所致,反复脑栓塞导致严重神经功能损害,溶栓疗效与栓子的性质有关.肿瘤栓子可导致少见的迟发性颅内多发动脉瘤,动脉瘤慢性反复出血后出现罕见影像学表现,CT表现为脑内多发高密度病灶,MRI T1、T2及弥散加权均表现为极低信号病灶,周边伴镶边样高信号.结论:心房黏液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杜绝栓塞的发生至关重要,对黏液瘤术后进行随访有助于颅内动脉瘤的发现.
作者:夏君慧;李建策;张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咖啡因慢性干预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影响及其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FA阴性对照组,EAE阳性对照组,咖啡因饮水干预组(1 mg·kg-1,10mg·kg-1,30mg·kg-1).使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抗原诱导小鼠EAE模型,咖啡因干预至EAE造模后第20天与对照组小鼠同期处死为止.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中枢炎症细胞浸润和损害程度、检测中枢细胞因子IL-17、IFN-γ、TGF-β的mRNA表达含量.结果:咖啡因干预组,特别是30 mg·kg-1组的病情严重程度减轻,中枢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下降,促炎因子表达降低,抑炎因子表达上升.结论:慢性咖啡因干预,可通过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升高抑炎因子的表达,减轻小鼠EAE的炎症损伤.
作者:王潭;郑荣远;席娜娜;尚晓峰;吕锦;陈国钱;徐德;吴正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阿片受体激动剂对海马培养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18 d,荧光倒置显微镜下选择健康神经元入组,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浓度为10 μmol·L-1)、[D-pen2,D-pen5]-enkephalin(DPDPE)和埃托啡(浓度均为1 μmol·L-1)处理3 d,对照组不加药.全细胞模式记录mEPSCs,用软件MiniAnalysis 6.0(Synaptosoft,Inc)对mEPSCs频率及幅度进行分析.结果:吗啡显著降低了海马神经元mEPSCs的频率和幅度,与对照组相比,频率和幅度分别下降了38.5%和38.0%(均P<0.01);埃托啡对mEPSCs的幅度无影响(P>0.05),但频率增加了26.0%(P<0.05);DPDPE对mEPSCs的频率及幅度均无影响(P>0.05).结论:不同的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于其引起受体内化的能力不同,对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有不同的突触后作用.
作者:林杭;孙梅琴;张涛;王庆松;吴渝宪;王伟文;曹仁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α-核突触蛋白(α-synuclein)是路易小体的重要组分与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如何调控其表达一直是阐明其致病机制以及防治的研究热点.在蛋白质量调控系统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和自噬-溶酶体途径(ALP)都参与了α-核突触蛋白的降解.在老化、外源性毒素和基因突变等情况下,UPS和ALP都可以被诱导.如果上述两条途径,尤其是自噬出现功能障碍就会导致神经变性和细胞死亡.因而,通过调控自噬进而促进易聚集蛋白α-核突触蛋白的清除成为延缓PD疾病进展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刘康永;石际俊;倪夏珺;沈黎玮;刘春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技巧和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71例垂体瘤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予以分析.结果:71例垂体瘤患者中58例(81.7%)全部切除,12例(16.9%)次全切除,1例(1.4%)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前PRL和GH水平升高患者,手术后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切除垂体瘤的方法.
作者:郭俊;胡晓晨;伏林山;蔡为人;陈旭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心肌酶、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6例DMD患者的心肌酶、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资料采用临床病例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所有DMD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肌酶升高,其中肌酸激酶(CK)升高明显,4~5岁高,8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绝大部分患者(383/406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都升高.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42例,有异常的患儿89例;行心电图检查355例,有异常的患儿237例,随年龄增长异常率越高.结论:充分认识DMD患者的心脏病变特点,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对延缓疾病进展和延长患者的寿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伟;卢锡林;梁银杏;刘强;张成;姚晓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女性癫癎患者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损害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61例18~50岁女性(女性癫癎患者81例及健康女性80例)进行一般生活情况,疾病史及妇产科病史的调查.应用抗癫癎药物的不良反应量表,癫癎患者的生活质量-31项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亚利桑那州女性性体验量表,进行社会心理和生活质量评定,比较其在癫癎患者与正常女性之间的差异并探索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女性癫癎患者存在广泛的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损害.女性患者在抑郁发生和性功能障碍与健康女性有明显差异.抑郁、性功能障碍、癫癎发作频率、抗癫癎药物的不良反应、个人收入、用药依从性是影响女性癫癎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育龄期女性癫癎患者需要更多的治疗和心理方面的关心指导,以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邵勇;丁玎;虞培敏;朱国行;洪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征,探讨CVT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V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电图及脑脊液等检查结果.结果:CVT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头痛(83%),其次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癫癎、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脑静脉系统血流中断、局灶性梗死或水肿,其中28%伴有出血;脑部MRI显示的异常病灶与局灶性脑电图异常相符率为97.3%,但是有7例脑部MRI正常患者早期出现了脑电图局灶性或弥漫性改变;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压颈试验阳性率为75%.结论:对于持续而严重的头痛、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癫癎、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等患者,应高度怀疑CVT,脑部MRI+MRV是目前诊断CVT的佳手段,对不典型CVT的早期诊断,脑电图、颅内压及压颈试验等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应尽早行DSA检查.
作者:张忠玲;李国忠;尹燕红;宋宇;李国霖;赵秀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偏头痛发作期治疗前需设立适当的冶疗目标,并对患者残障程度和发作特点进行评估.选择与患者残障程度及疾病特点相匹配的治疗是偏头痛发作期治疗好的策略.在残障程度达到中至重度就应早期给予特异性治疗.曲坦类和麦角类药物是发作期偏头痛特异性治疗的一线药物.预防性治疗可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降低严重程度并提高急性期疗效.证明有效的一线偏头痛预防药物有普萘洛尔、阿米替林、双丙戊酸钠和托吡酯等.
作者:罗家明;王莉;余巨明;余琴;黄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其继发癫癎发作的关系.方法:对769例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癎发作的发病率、发作时间,类型、病变部位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癎发作以蛛网膜下隙出血及脑栓塞概率较大.早期发作者中,以脑栓塞和蛛网膜下隙出血为主;迟发性发作者中,以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为主.病变部位在皮质的患者脑卒中后癫癎发作发病率较高.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癎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癫癎发作的发病率与病灶性质、部位有明显相关性,由于发病机制不同,早发性癫癎发作较易控制,迟发性癫癎发作多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癎药物.
作者:秦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溶酶体相关蛋白随损伤时间表达的规律,检测自噬体、溶酶体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损伤周边区(皮质)自噬溶酶体相关蛋白Beclin 1、cathepsin B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内自噬体的形成和溶酶体的激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4 h Beclin 1阳性细胞增加(P<0.01),24h达高峰,5d仍有较多阳性细胞(P<0.0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 h cathepsin B阳性细胞增加(P<0.01),12 h达高峰,5 d仍有较多阳性细胞(P<0.01).透射电镜显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 h即可见到损伤周边区神经细胞内自噬体形成、溶酶体增多,12~24 h为明显,持续到5 d.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表现为自噬溶酶体相关蛋白Beclin 1、cathepsin B阳性细胞数随损伤时间而变化,以及缺血半暗带内自噬体的形成和溶酶体的激活.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激活自噬溶酶体途径.
作者:乜全民;张世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非特异性磷酸二酯酶(PDEs)抑制剂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对星形胶质细胞中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纯化培养的SD乳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经鉴定(GFAP阳性)后随机分成8组,经不同浓度的IBMX干预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胞内cGMP浓度,免疫荧光测定细胞的GFAP荧光强度值.结果:IBMX 0.3和0.4 mmol·L-1干预后,cGMP浓度及GFAP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水平随IBMX干预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结论:IBMX可抑制PDEs的表达和cGMP降解.
作者:梁彦涛;张敬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调查研究中国新疆北部寒区军人冬季嗜睡状况.方法:采用爱普森(Epworth)嗜睡量表制成的问卷,采用问答的形式进行调查,在调查者指导下现场同步填写.结果:824名中国新疆北部寒区军人思睡总均分为(7.0±4.82),高于正常值,思睡者为46%(379/824),其中有39.1%(148/379)的处于非常瞌睡的状态.在开会、上课、值班、站岗时可能打瞌睡的占65.5%,而在环境许可下午躺下休息时有74.3%的人打瞌睡.结论:中国新疆北部寒区军人冬季思睡状况不容乐观,思睡对部队战斗力不利,需采取措施来改善军人的思睡状况.
作者:薛越;慈书平;陈大仓;袁宝进;杨彬彬;郑鹏飞;周文;尹小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基因在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es基因是一种抑制型的bHLH基因,它不仅能够调节神经干细胞的功能,而且对胶质细胞的形成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抑制型Hes蛋白的结构特点、Hes基因的调控以及Hes在神经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媛;王正国;伍亚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普遍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体内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多项研究发现miRNA可以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性、下调多种靶基因的表达.检测miRNAs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对肿瘤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对miRNAs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现状作一详细阐述.
作者:栾世海;黄峰平;孙琳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R-型钙通道阻滞剂SNX-482对大鼠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脑血流量减少的改善作用,并与L-型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进行比较.方法:建立大鼠鞍上池SAH模型,分为SAH组、SAH+尼莫地平组,SAH+SNX-482组和假手术组.SAH+尼莫地平组和SAH+SNX-482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第1、2天向脑池内注射尼莫地平5μg或SNX-482 5μg,第3天行神经功能评分、荧光微球法测定脑血流量以及脑组织大体病理观察.结果:SAH大鼠模型,据Sugawara大鼠SAH病理分级为中度.3组间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对脑血流量下降无明显治疗作用(P>0.05);SNX-482可减少SAH引起的脑血流量下降(P<0.05).结论:R-型钙通道阻滞剂很可能成为有效的SAH脑血管痉挛治疗药物.
作者:王飞;殷玉华;付佳;张世蕾;郭烈美;陈清山;江基尧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