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薇婷;冯莉;肖波;李蜀渝;龙莉莉;杨晓苏;龙小艳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L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入组的LA患者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脑室周围型组,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测其颈动脉斑块并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计算斑块积分.ELISA法检测MMP-2及MMP-9水平. 结果:①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斑块阳性率及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积分均较脑室周围型组显著增高( P<0.05);②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的MMP-2、MMP-9水平与脑室周围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③3组LA患者的MMP-9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皮质下型和混合型组LA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阳性率及斑块不稳定性均较脑室周围型高;皮质下型组的MMP-2和MMP-9水平与脑室周围型组比存在差异;MMP-9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积分呈正相关,提示皮质下型LA与颈动脉斑块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周媛;赵晓晖;陈娟;白青科;江泉;隋海晶;陈翠荣;沈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传统观点认为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常采用免疫抑制和抗炎治疗.随着对MS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许多新的治疗策略被用于MS的治疗.MS疾病修正治疗已尝试进行MS发病的特异性靶点治疗,而对进展性MS则采用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治疗.与当前的治疗措施相比,新的治疗方案对控制MS复发更有效,但也带来一定的风险.目前仍在积极寻找进展性MS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岚;丁正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手术获得脑AVM标本后,分别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对脑AVM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进行培养和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培养的内皮细胞CD31抗原和平滑肌细胞SMA抗原阳性表达.结果:相差显微镜下,培养的内皮细胞呈扁平梭形,胞核椭圆居中;平滑肌细胞呈长梭形.CD31和SMA分别在两种细胞中免疫阳性表达率超过90%.结论:AVM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可以获取和培养增殖,为可供研究脑血管畸形血管生物学的体外模型.
作者:徐宏治;陈衔城;秦智勇;顾宇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帕金森病(PD)患者的睡眠质量,探讨PD患者睡眠障碍的具体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4例PD患者,进行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Hoehn-Yahr(H-Y)的评分.结果:P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62.96%(34/54).以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常见,占42.86%(21/49).H-Y分期、病程以及左旋多巴日平均剂量与PDSS评分呈正相关.H-Y分期、左旋多巴日平均剂量与E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且和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多巴胺药物应用等因素有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作者:金梅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病例资料 患者住院号:232×××,性别:女,年龄46岁,体重42 kg.主诉:癫发作10余年,肾移植术后3个月余.
作者:王翠翠;陈英辉;洪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Cathepsin L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嗜酸性溶酶体蛋白水解酶,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定位于溶酶体,参与机体很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但是其表达、分布以及活性的变化又与很多疾病有关.研究证明,cathepsin L既可以参与神经元的凋亡或者自噬,又可以介导小胶质细胞激活所诱发的炎症反应,还可以调节其他重要蛋白,从而间接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作用.本文就溶酶体蛋白cathepsin L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张辉;肖勤;陈生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裂性手内肌萎缩(分裂手)现象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203例健康受试者的拇短展肌和小指展肌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进行测定,将受试者按年龄段分成3组,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形相关的方法对两者的比值、差值和年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CMAP波幅比(拇短展肌/小指展肌)和CMAP波幅差(拇短展肌 -小指展肌)降低.结论:分裂手现象出现于正常老年人.
作者:朱莹;赵彦胤;乔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4例确诊为CVST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经各种方法治疗后4例痊愈,14例好转出院, 1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结论:CVST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行MRI/MRV或DSA检查;早期给予抗凝、溶栓及病因的对症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辉;董万利;郭素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2年8月至2009年4月山东省泰安市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神经外科收治48例癫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无效的颅内蛛网膜囊肿病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许春华;刘玉河;刘启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间断性缺氧(CIH)对百草枯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行为学及黑质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雄性6周龄C57BL/6小鼠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百草枯组、CIH组和百草枯+CIH组,通过爬杆实验和自主活动记数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焦油紫染色和电镜观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学及细胞数的变化.结果:①百草枯+CIH组较其余3组爬杆实验评分、自主活动计数明显减少; ②百草枯组、CIH组和百草枯+CIH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学改变,以百草枯+CIH组为严重;焦油紫染色:对照组、CIH组、百草枯组和百草枯+CIH组黑质细胞计数分别为70.09±6.46、38.36±4.34、53.09±4.55和23.18±4.85,3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且以百草枯+CIH组减少为明显( P<0.01).结论:CIH加重了百草枯所致PD模型小鼠行为学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病理损害.
作者:李景春;徐江涛;宋永斌;杨俊;许永华;邹赛英;是文辉;刘海林;张子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癫(癎)(E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EP的反复发作、长期服用抗癫(癎)药物(AEDs)、社会歧视等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成人EP患者生活质量受躯体、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效控制患者的EP发作,尽量采用单药治疗、个体化用药及应用新型AEDs等,并提高EP患者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EP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音;丁美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MCA狭窄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成形术,并进行随访.结果:25例患者共植入支架25个,手术成功率为100%,狭窄从术前的80%~95%降至术后的0~10%;并发症3例,均为脑梗死.随访6~36个月,均未再次发生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MCA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是明启;王玉洲;侯小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月经性偏头痛是一种与卵巢周期变化有关的特殊类型偏头痛,占女性偏头痛的60%,主要与雌激素水平、前列腺素和遗传因素等有关.本文主要对其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作阐述.
作者:刘赞华;赵永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实验性偏头痛大鼠副交感神经蝶腭神经节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 n=6).实验组为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建立的偏头痛大鼠模型.对照组仅作手术而不刺激三叉神经节.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蝶腭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用免疫荧光法观察蝶腭神经节内VIP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蝶腭神经节内均有NOS和VIP阳性神经元,但实验组NOS和VIP阳性神经元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1).结论: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可以通过三叉-副交感神经反射系统,显著升高蝶腭神经节中NOS和VIP神经元的数目.偏头痛发病过程中脑膜及颅内大血管的剧烈扩张很可能与蝶腭神经节中NOS和VIP神经元增加有关.
作者:曹月洲;徐武;韦俊超;万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侧分水岭脑梗死(IWI)的神经影像学特征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评估28例IWI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病变,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4例患者有大脑中动脉病变,其中部分型内侧分水岭梗死(PIWI)10例,融合型内侧分水岭梗死(CIWI )4例;5例有颈内动脉病变,其中PIWI 3例,CIWI 2例.结论:IWI与颈内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病变有关,PIWI主要与大脑中动脉病变有关.
作者:杨晓凯;王耀光;冯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外伤时因脑组织移位,导致前颅窝底的蛛网膜撕裂,脑脊液自蛛网膜下隙漏至硬膜下且不易回流所致 [1].本文对39例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钻孔引流术效果欠佳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法.
作者:陈晓;李烨;王坚;潘临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利用量子点(QDs )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复合物(QDs-SA)和传统荧光染料Cy3分别标记的阿尔茨海默病 (AD)转基因细胞模型β淀粉样蛋白(Aβ)在荧光强度和抗光漂白性能的差异.方法:将pcDNA3.1/APP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建立稳定表达株,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细胞APP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Aβ 蛋白生成.建立AD转基因细胞模型,分别应用QDs-SA和Cy3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靶向标记转基因细胞模型的A b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荧光强度和抗光漂白特性进行检测.结果:Western blot法在稳定转染pcDNA3.1/APP质粒的细胞中检测到APP目的蛋白谱带,而未转染的空载体转染组细胞未见APP蛋白表达.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 ①APP基因转染后能够生成大量Aβ蛋白;②QDs-SA特异标记的A b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和胞质,显现出均匀分布的高密度橙红色强荧光;③Cy3特异标记Aβ蛋白荧光强度较QDs-SA标记弱,且细胞膜染色不均匀,部分细胞膜区域有染料少量团聚;④QDs-SA相较于传统Cy3荧光染料的平均荧光强度值更大( P<0.05),488 nm激发光连续激发12 min,QDs-SA荧光标记的Aβ蛋白仍发射较强的橙红色荧光,荧光强度下降了29.25%,而传统荧光染料Cy3荧光强度下降幅度达 76.82%.结论:QDs-SA能有效识别AD转基因细胞模型中Aβ蛋白,且在光稳定性和荧光强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 Cy3荧光染料标记的免疫荧光成像.
作者:唐薇婷;冯莉;肖波;李蜀渝;龙莉莉;杨晓苏;龙小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构建NUMB shRNA(短发夹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评价其对人U87胶质瘤细胞NUMB及p53 mRNA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证实NUMB、P53蛋白在U87胶质瘤细胞的表达.构建针对 NUMB mRNA表达的一对反向shRNA互补序列,克隆入psilencer 3.1/hygro真核表达载体,在测序鉴定无误后将NUMB shRNA转染至U87胶质瘤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U87细胞转染前后NUMB及p53基因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基因测序证实质粒构建成功,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U87细胞转染NUMB shRNA 后48 h NUM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53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下调.结论:在U87胶质瘤细胞中,NUMB参与了P53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提示NUMB是一个潜在的脑胶质瘤基因及药物治疗的靶点.
作者:顾小宇;赵卫国;尚寒冰;张卫峰;赵开军;赵建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咖啡因对慢性低O2高CO2 处理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皮质和海马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1 mRNA(NR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低O 2高CO24周(HH)组,处理组:低O2 高CO2+咖啡因0.1 mg穖L-14周(HC1组),低O2高CO 2+咖啡因0.3 mg穖L-14周(HC2组).处理组以咖啡因水溶液干预4周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寻找站台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距离;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大鼠海马及皮质区NR1 mRNA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①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HH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寻找站台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游泳总距离增加(P<0.05),HC2组有显著性降低( P<0.05);②原位杂交显示NR1 mRNA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海马和皮质区;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层NR1 mRNA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降低(P<0.05),而咖啡因处理组平均吸光度值升高.结论:咖啡因可改善慢性低O2高CO2 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增加海马和皮质区NR1 mRNA的表达.
作者:寇雪莲;吴志鹏;王小同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