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朱宏慧;付峻岭

关键词: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联合用药, 引产
摘要: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318例妊娠引产孕妇入院后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24h内排出孕囊238例(74.8%),第4天加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口服,同时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阴道放置后,24h内排出孕囊63例(19.8%),失败17例(5.3%).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引产疗效较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各种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寿命已普遍延长,老龄化速度加快,髋关节疾病是困扰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大障碍,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髋关节置换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俊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超声在瘢痕子宫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观察子宫、双侧附件和孕囊着床的超声表现,观察病灶及孕囊周围血流,测量孕囊与子宫浆膜层的距离,分析多普勒频谱,记录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1个月后的阻力指数(RI)和β-hCG值.结果 治疗1个月后,27例患者子宫恢复正常,病灶及周围血流消失;4例由于妊娠时间长,宫腔内回声清晰,但未检查到明显血流信号;1例探及明显血流信号且回声不均匀,治疗1.5个月后,复查无血流信号且回声均匀.治疗1个月后R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瘢痕妊娠有准确定位作用,在对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田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总结患者的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120例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90.0%,HP根除率为90.0%,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较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加明;张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药学监护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药师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药学监护效果.方法 将186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学监护模式进行监护,并配合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的7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0%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监护可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显著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巨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患者均予胰岛素泵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酮尿酸中毒患者20例中,血糖下降至靶血糖(12mmol/L)时间为(5.2±1.3)h;尿酮体(KET)转阴时间为(12.6±3.8)h,血pH值正常时间为(0.8±0.3)h,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正常时间(1.8±0.5)d.治疗中无低血糖发生,低钾3例.3例患者治疗2d后自动出院,治疗7~15d治愈出院17例.结论 胰岛素泵,消除诱因和足量补液维持水电体质酸碱平衡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

    作者:章志;熊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股静脉留置针用于纵隔恶性肿瘤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纵隔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选用股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照组选用下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比2组留置针输液操作效果、穿刺局部情况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输液通畅度和刺激耐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感染、静脉炎和液体外渗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留置时间为(5.10±1.22)d长于对照组的(2.26±0.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留置时间长、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春桂;蔡玉兰;陈顺珍;廖东群;古文庄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57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简称前列腺增生,是50岁以上男性的常见病,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泌尿系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改变[1].其主要症状是进行性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尿淋漓不尽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凉、饮酒及劳累可诱发该病并发尿潴留.随着科技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已代替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该术式具有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本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施行TURP手术57例,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郅玉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高钾血症致窦室传导1例

    患者,女,62岁.因头晕、乏力,伴恶心、呕吐1d入院.既往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入院后查血K+9.3mmol/L,尿素氮19.7mmol/L,肌酐288.3mmol/L.查体:血压100/6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58次/分,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心室率58次/分,P波消失,QRS波间期0.2秒,T波高尖对称,R-R间期基本规则.心电图诊断:窦室传导.临床诊断:(1)高钾血症;(2)心律失常:窦室传导.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5%碳酸氢钠100ml、10%葡萄糖250ml加胰岛素6U静脉滴注,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经治疗患者血钾下降至4.9mol/L,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作者:牛跃海;李俊勇;姚欣;胡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佳口服给药时间探讨

    药物如何在治疗中发挥大治疗作用,把不良反应降到低,正确服用药物是关键.而口服给药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给药方法,也是医师、药师提倡的佳给药途径.由于用药时间不同,给予相同剂量的药物后,其作用强弱有很大差异.比较理想的是在适宜的时间给予适当剂量的药物,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节约医药资源,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陈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全麻患者苏醒期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全身麻醉的应用已日益广泛.由于麻醉对人体内环境的影响,尽管手术已结束,但仍存在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余作用,加上手术创伤等,所有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生命体征变化.为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减少全身麻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所有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麻醉恢复室配置了专职麻醉医师和护理人员,并初步建立了一套麻醉恢复室管理体系,这就使患者得到严密的监护、治疗和护理,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系数,提高了手术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亚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疑难重症的中医辨证分析

    廖志峰主任医师为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第二、三、四、五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中华中医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数十年临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在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肾病风湿病、糖尿病治疗方面均有建树.且对妇科、外科、儿科及疑难杂病的治疗也有独到见解.中医疗法具有简、便、验、廉、安的特点,在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减轻其经济负担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在疑难重症治疗方面,有不少典型验案.现介绍廖志峰教授在治疗疑难重症方面的经验体会.

    作者:朱瑞海;李延龙;廖志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NS)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 医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NS患儿228例,其中合并支气管哮喘症状12例,分析其诊断情况及NS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结果 228例NS患儿合并支气管哮喘12例(5.3%),其中导致NS复发6例,2例NS患儿在NS未缓解期间,出现尿蛋白增多,服用激素治疗4周后,患儿尿蛋白尚未转阴.12例NS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和表面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2~5d后,患儿哮喘症状得到缓解.12例患儿出院后,继续使用氟替卡松治疗,未再出现喘息,且对NS控制非常有效.结论 对于NS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要有效控制患儿的哮喘症状,对患儿进行合理用药,能减少NS复发.

    作者:周兴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分析

    2型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因子疾病,以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或胰岛素抵抗为代谢紊乱特征.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属于超重或肥胖.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独立预测心血管疾病(CVD)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紧密关联.一项大样本的尸体解剖研究显示:49%糖尿病和33%非糖尿病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中糖尿病患者患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左室扩大、心肌梗死(MI)和多支血管病变者更多;有冠心病病史的非糖尿病患者和无冠心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的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相似.有报道,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冠心病严重,左主干病变发病率更高、冠状动脉钙化更广泛、侧支循环建立更少.糖尿病与冠心病同存并相互作用产生放大的病理损害效应,进一步加重组织器官的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因此如何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对于减少致残率与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晓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2001~2010年汉中市洋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2001年1月-2010年12月汉中市洋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6个乡镇卫生院及各助产机构的妇幼报表、监测报告,孕产妇死亡个案病例及县级孕产妇死亡专家组评审资料.充分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对2001年1月-2010年12月洋县户籍的所有死亡孕产妇病例进行现场调查记录.结果 19例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文盲2例,初中以下16例,高中以上1例.经济状况:人均月收入<200元16例(84.21%).居住地分布:城镇1例,农村18例.孕期接受保健情况:死亡孕产妇中,从未接受过孕期保健服务3例,孕期保健服务>3次10例,接受过规范的孕期保健服务6例.死亡原因及产后出血12例(63.16%);内科合并症4例(21.05%);羊水栓塞3例(15.79%).结论 通过分析本县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管理质量及各级医疗机构产科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对危急重症孕产妇给予积极及时有效的救治,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作者:李芝娥;华淑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截肢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及矿业、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交通事故中致伤能量的增加,严重四肢创伤中截肢比例日渐增高.虽然现代化医疗水平的发展为保肢提供了强有效的支持,但截肢术仍是一些创伤中保全生命的无奈选择.截肢不仅带给患者肢体的缺陷,也对其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1].因此,在截肢患者术后早期给予心理关怀、疏导尤为重要.我院护理工作重视开展截肢患者术后心理关怀,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琳;杨阳;杨牧;张印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提拉旋转斜板法治疗腰椎钩突关节紊乱症21例临床观察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常见病因有腰部扭伤、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腰椎钩突关节紊乱,也可导致腰部疼痛,通常给予绝对卧床休息,脱水消肿,活血化瘀止痛,营养神经药物应用等治疗,疗效不佳[1,2].笔者应用提拉旋转斜板法治疗腰椎钩突关节紊乱后导致的腰痛,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王有胜;王艳君;范慧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阴道分泌物对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阴道分泌物对胎膜早破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528例胎膜早破产妇按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与否分为正常组181例和异常组347例,对比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绒毛膜羊膜炎、剖宫产、新生儿感染、产褥病的发生率.结果 528例胎膜早破者中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异常者347例(65.72%),正常者181例(34.28%).正常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绒毛膜羊膜炎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均低于异常组(P<0.05);而2组新生儿感染率及产褥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胎膜早破后阴道分泌物异常会增加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绒毛膜羊膜炎及剖宫产的发生率,经积极抗感染治疗能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关注.

    作者:汤亚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探讨

    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2010年全国卫生系统在三甲医院范围内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广大护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为推进我院护理专业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于2011年7月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程活动,以夯实基础护理,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郭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B型超声评价胆囊功能在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评价胆囊功能在微创保胆取石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372例胆囊结石患者据B型超声声像图特点分为甲组222例和乙组150例.2组均在B型超声指导下采用腹腔镜和输尿管镜微创手术进行保胆取石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1、3、6个月和1、2年时的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无中途剖腹病例.甲组随访1、3、6个月及第1年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第2年复发2例(0.9%),均为多发结石.乙组随访1、3、6个月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第1年复发2例,均为多发结石,随访第2年复发6例,其中单发2例,多发4例.总计8例(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型超声对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功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并指导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进行微创手术,对患者成功进行保胆取石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VATS组47例和开胸组48例,VATS组采用VATS组手术,开胸组在后外侧或腋下切口进胸切除肺大泡.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电话随访>6个月,无失访病例,VATS组复发率为2.13%(1/47)低于开胸组的6.25%(3/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短等特点,且术后复发率低,可作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术式.

    作者:闫冀豫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