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丹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38例.常规组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58%高于常规组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武志飞;赵冀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进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邻近的静脉在皮下吻合,术后使静脉逐渐动脉化,穿刺后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且动静脉内瘘出血量小,易穿刺,流量大,可长期应用等优点,是血液透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保护,现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平;张晓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因子疾病,以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或胰岛素抵抗为代谢紊乱特征.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属于超重或肥胖.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独立预测心血管疾病(CVD)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紧密关联.一项大样本的尸体解剖研究显示:49%糖尿病和33%非糖尿病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中糖尿病患者患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左室扩大、心肌梗死(MI)和多支血管病变者更多;有冠心病病史的非糖尿病患者和无冠心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的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相似.有报道,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冠心病严重,左主干病变发病率更高、冠状动脉钙化更广泛、侧支循环建立更少.糖尿病与冠心病同存并相互作用产生放大的病理损害效应,进一步加重组织器官的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因此如何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对于减少致残率与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晓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卫生宣教,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2组生活质量(QOL)及放射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QOL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皮肤损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患者QOL,能减轻放射治疗反应,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放疗.
作者:郭永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护理记录书写体会,探讨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记录的书写水平.方法 归类比较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科室322分护理记录中所存在的缺点.结果 护理记录书写水平有着逐年提高的趋势,存在问题也出现显著降低的趋势.结论 通过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开展临床思维的训练,提高质控,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能够有效降低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水平.
作者:方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7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心绞痛每周发作的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善状况.结果 治疗后,2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均低于治疗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心绞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洪富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同部位采血的效果.方法 将21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10例.试验组选择足跟正中前4~5mm处采血,对照组选择足底其他部位采血,观察2组采血效果.结果 试验组一次采集成功率为98.00%(98/100)高于对照组的82.73%(9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时于足跟正中前4~5cm处穿刺采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昌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及时给予亚低温治疗,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病例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大,经积极处理后,均未影响治疗效果.结论 全面掌握亚低温的常见并发症,密切监测及时有效处理,可保证该疗法正常进行,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神经恢复安全有效.
作者:刘桂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管理与巨大儿和剖宫产的关系.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7例,据体质量控制情况分为体质量控制理想亚组65例和体质量控制不理想亚组32例.另随机选取同期52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巨大儿和剖宫产的发生率.结果 体质量控制理想亚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正常组,且远低于体质量控制理想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体质量控制理想亚组剖宫产率低于体质量控制不理想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质量控制理想亚组剖宫产率虽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有效的体质量管理控制可以显著降低巨大儿和剖宫产的发生率.
作者:杨桂华;罗卓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牙周病是口腔主要疾病之一,是人类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患病率较高.部分牙周病是全身疾病的表现或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35个国家的统计,牙周炎发病率为40%~75%.好发人群年龄>35岁,其中>60岁人群发病率高[1].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寿命延长,中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牙齿的工作强度也在增加,因此牙周病的防治工作极其重要,WHO已将牙周健康状况列为人类保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2],因此,将口腔健康教育贯穿于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及依从性,可有效防治牙周病.笔者对36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敏;董春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成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机械排痰用于婴幼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观察2组咯痰或痰鸣音消失时间和康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咯痰或痰鸣音消失时间和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排痰用于婴幼儿肺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兰;谢子昂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该院眼保健异常婴儿家长复诊的依从性.方法 2010年5-8月我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进行眼保健婴儿2170(4340眼)例,对眼保健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和眼位检查,发现异常婴儿时对家长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并嘱其3个月后复查.结果 屈光筛查异常率为12.21%(265/2170),复诊率为88.68%(235/265);眼位检查异常率为1.17%(37/2170),复诊率为86.49%(32/37).结论 医护人员应大力加强儿童眼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儿童视觉发育方面相关知识,提高患儿家长复诊的依从性.
作者:乔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外科护理人员配置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8所二级以上医院32个外科病房的护士及其所护理的患者314例进行调查研究.对护理人员的人员配置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房护理人力配置中的护患比、学历水平、职称水平、年龄水平、护龄水平及在编比例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r=0.8,P<0.05),床护比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呈负相关(r=-0.5,P<0.05).结论 护理人员配置的变化影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医院领导应该重视护理人力配置,保障安全医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魏玉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神经性耳鸣是临床常见病,久病失治可致耳聋,故中医常耳鸣耳聋并论.西医常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内耳血循环,或使用改善内耳组织能量代谢的药物,但对病程长者疗效较差,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笔者应用自拟益气补肾活血通窍汤治疗神经性耳鸣2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患者,女,62岁.因头晕、乏力,伴恶心、呕吐1d入院.既往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入院后查血K+9.3mmol/L,尿素氮19.7mmol/L,肌酐288.3mmol/L.查体:血压100/6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58次/分,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心室率58次/分,P波消失,QRS波间期0.2秒,T波高尖对称,R-R间期基本规则.心电图诊断:窦室传导.临床诊断:(1)高钾血症;(2)心律失常:窦室传导.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5%碳酸氢钠100ml、10%葡萄糖250ml加胰岛素6U静脉滴注,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经治疗患者血钾下降至4.9mol/L,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作者:牛跃海;李俊勇;姚欣;胡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易引起顽固性出血,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其治疗是复杂的,笔者分析了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儿科急诊工作中经常要接触一些危重病症,危重病症具有急危重的特点,病情凶险、变化迅速、预后恶劣,因此,只有全面熟悉和系统掌握儿科危重病症的处理,才能在遇到危重病症时,具有良好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诊治水平,避免贻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尽早识别出危重患儿,本文通过对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患儿620例进行常规检查WBC及C-反应蛋白(CRP),通过患儿这两方面数值的变化来甄别患儿是否应判定为急危重症患者,并由此作为是否应该加强监护治疗的依据,探讨CRP在儿科急诊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银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2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功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能通过重塑神经网络、改善脑功能等机制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延缓痴呆进行性加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媛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4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及常规基础护理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综合护理的效果.结果 治愈38例(84.44%),好转6例(13.33%),死亡1例(2.22%),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李政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