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械排痰应用于婴幼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王俊兰;谢子昂

关键词:机械排痰, 肺炎, 婴幼儿
摘要:目的 观察机械排痰用于婴幼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观察2组咯痰或痰鸣音消失时间和康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咯痰或痰鸣音消失时间和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排痰用于婴幼儿肺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探讨

    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2010年全国卫生系统在三甲医院范围内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广大护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为推进我院护理专业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于2011年7月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程活动,以夯实基础护理,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郭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大学校园内甲型H1N1流感的护理及预防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由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1].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结束.此病传染性强,散播快,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及物理接触而传染.

    作者:黄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重症大疱型剥脱性皮炎1例

    患者,女,22岁,苗族.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卡马西平片1周后,同时服用中草药桃树根、铁包金汤剂出现重症药疹,于2012年7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时创面呈烧伤样改变,查体颜面见大量红斑形成,口唇及口腔黏膜糜烂,糜烂黏膜表面见白色膜性物覆盖,分泌物多,脓臭味.躯干、四肢、头皮40%面积可见红斑、红疹形成,部分形成水疱,红疹破溃后见清水样液体溢出.临床诊断为大疱型剥脱性皮炎.给予奥硝唑0.5g×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g静脉滴注,每天2次,抗感染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静脉滴注冲击疗法,并予奥美拉唑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针对口唇、口腔及咽部黏膜糜烂,予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30ml雾化吸入,同时加强口腔、会阴、肛门护理.颜面、手足及躯干皮肤破溃处请皮肤科会诊协同治疗.经治疗10d后病情较前好转,吞咽时疼痛减轻,上下唇及口腔黏膜糜烂仍存在,白色伪膜部分消失,躯干四肢手足掌部分已脱皮,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改为8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停用奥硝唑,适当减少输液量,余治疗同前.治疗18d后,患者症状消失,病情逐渐恢复,于8月8日康复出院.9月12日随访,患者破溃剥脱处皮肤已恢复正常.

    作者:石香英;田明;杨德泉;杨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对于幕上出血>30ml的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近年来,我院采用微创颅内清除血肿术治疗脑出血,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师建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健康宣教在牙周病防治中的应用

    牙周病是口腔主要疾病之一,是人类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患病率较高.部分牙周病是全身疾病的表现或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35个国家的统计,牙周炎发病率为40%~75%.好发人群年龄>35岁,其中>60岁人群发病率高[1].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寿命延长,中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牙齿的工作强度也在增加,因此牙周病的防治工作极其重要,WHO已将牙周健康状况列为人类保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2],因此,将口腔健康教育贯穿于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及依从性,可有效防治牙周病.笔者对36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敏;董春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治疗进展

    冠心病发病机制是脂质代谢异常,在凝血、炎性反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冠状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致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症状,如胸闷、胸痛等,甚至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而危及生命.

    作者:杨小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儿童眼保健门诊复诊依从性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眼保健异常婴儿家长复诊的依从性.方法 2010年5-8月我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进行眼保健婴儿2170(4340眼)例,对眼保健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和眼位检查,发现异常婴儿时对家长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并嘱其3个月后复查.结果 屈光筛查异常率为12.21%(265/2170),复诊率为88.68%(235/265);眼位检查异常率为1.17%(37/2170),复诊率为86.49%(32/37).结论 医护人员应大力加强儿童眼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儿童视觉发育方面相关知识,提高患儿家长复诊的依从性.

    作者:乔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人工膝关节置换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解决因关节痛导致的行走功能障碍[1].关节功能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年12月-2013年2月我院骨伤科共施行膝关节置换术183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乔秀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股静脉留置针用于纵隔恶性肿瘤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纵隔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选用股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照组选用下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比2组留置针输液操作效果、穿刺局部情况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输液通畅度和刺激耐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感染、静脉炎和液体外渗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留置时间为(5.10±1.22)d长于对照组的(2.26±0.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留置时间长、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春桂;蔡玉兰;陈顺珍;廖东群;古文庄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予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予顺铂联合异长春花碱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Ⅳ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能明显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预后质量,对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麻青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治中>.主治:(1)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1].(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其实本方临床运用广泛,可用于少阳枢机不利病机的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医辨证属此范畴的热入血室、发热、黄疸、呕吐、胃痛、咳嗽、鼻出血、心悸、眩晕、水肿、失眠、阳痿、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皆可用本方治疗,甚至某些疑难杂症亦可从此方考虑,每有奇效[2].笔者现将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娟;周永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重型颅脑损伤35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急性重症脑损伤病理变化复杂,症状多种多样,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护士应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报告医师,以便赢得抢救时间.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通过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吸毒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昭觉县是吸毒人群的高发县也是结核病的高发县,自2004年3月全球基金治疗肺结核项目在我县启动以来,至2008年12月止,我中心共接诊疑似肺结核患者3400余例,确诊结核患者1300例.分布在全县47个乡镇.下面将我中心2004年4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因吸毒而致肺结核的患者用抗结核治疗失败的34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如下.

    作者:赵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34例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是产妇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对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的产妇,若抢救不及时或护理措施不当,极易因失血过多、休克时间过长等发生席汗综合征或脑垂体缺血性坏死等危重症状,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1].我科护理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34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艳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白芍总苷佐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佐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gA、Ig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为23.4%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的4.3%,治疗后狼疮症状再次复发率为29.8%高于对照组的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芍总苷佐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留置细硅胶引流管冲洗用于食管术后吻合口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留置细硅胶引流管冲洗治疗食管术后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 17例食管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在CT引导下置入细硅胶引流管冲洗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出院15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平均住院(20±3)d,未出现其他临床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留置细硅胶引流管冲洗治疗食管术后吻合口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的特点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92例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76%泛影葡胺100ml进行胃管灌注,持续0.5h后排除,每天进行2次,直至患者胃动力恢复,观察患者临床特点,对比2组胃动力恢复时间.结果 临床特点为多数患者表现有精神压力大、胃体完整性受损、手术时间长、全肠外营养持续时间≥3d、术后镇痛泵的应用、重症腹腔感染.观察组胃动力恢复时间为(17.02±14.6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31±8.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人腹部术后胃瘫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非手术综合治疗,采用76%泛影葡胺进行胃管灌注,有利于缩短患者胃动力恢复时间.

    作者:朱武东;邓光华;梁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草木犀流浸液和迈之灵治疗脱垂性内痔PPH术后肛周水肿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草木犀流浸液和迈之灵治疗脱垂性内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肛周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7例Ⅲ度、Ⅳ度脱垂性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草木犀组33例、迈之灵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3组均采用PPH治疗,术后第1天草木犀组和迈之灵组分别给予草木犀流浸液和迈之灵治疗,对照组未予以消肿治疗,其他治疗相同.连续用药7d,观察3组用药1、5、7d肛门水肿程度并评分.结果 3组术后第1天肛门水肿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草木犀组和迈之灵组术后第5天和第7天肛门水肿的情况均明显好转,肛周水肿程度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草木犀组肛周水肿程度评分低于迈之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Ⅲ度、Ⅳ度脱垂性内痔患者PPH术后服用草木犀流浸液和迈之灵均能有效治疗肛门肿胀,而草木犀流浸液在术后早期疗效更佳.

    作者:王德仲;王立勇;丁步国;孟庆成;王芳丽;吉小昌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分析

    2型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因子疾病,以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或胰岛素抵抗为代谢紊乱特征.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属于超重或肥胖.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独立预测心血管疾病(CVD)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紧密关联.一项大样本的尸体解剖研究显示:49%糖尿病和33%非糖尿病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中糖尿病患者患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左室扩大、心肌梗死(MI)和多支血管病变者更多;有冠心病病史的非糖尿病患者和无冠心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的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相似.有报道,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冠心病严重,左主干病变发病率更高、冠状动脉钙化更广泛、侧支循环建立更少.糖尿病与冠心病同存并相互作用产生放大的病理损害效应,进一步加重组织器官的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因此如何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对于减少致残率与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晓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成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