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秀兰
廖志峰主任医师为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第二、三、四、五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中华中医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数十年临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在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肾病风湿病、糖尿病治疗方面均有建树.且对妇科、外科、儿科及疑难杂病的治疗也有独到见解.中医疗法具有简、便、验、廉、安的特点,在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减轻其经济负担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在疑难重症治疗方面,有不少典型验案.现介绍廖志峰教授在治疗疑难重症方面的经验体会.
作者:朱瑞海;李延龙;廖志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神经性耳鸣是临床常见病,久病失治可致耳聋,故中医常耳鸣耳聋并论.西医常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内耳血循环,或使用改善内耳组织能量代谢的药物,但对病程长者疗效较差,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笔者应用自拟益气补肾活血通窍汤治疗神经性耳鸣2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强直性脊柱炎是常见的风湿病,属于典型的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效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应该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组成的综合干预方式,不仅注重对疾病的管理,还应注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对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知、患者因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引起的消极心理状态、与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行为方式等,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医疗费用,还能增加患者的自我满足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张金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该院眼保健异常婴儿家长复诊的依从性.方法 2010年5-8月我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进行眼保健婴儿2170(4340眼)例,对眼保健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和眼位检查,发现异常婴儿时对家长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并嘱其3个月后复查.结果 屈光筛查异常率为12.21%(265/2170),复诊率为88.68%(235/265);眼位检查异常率为1.17%(37/2170),复诊率为86.49%(32/37).结论 医护人员应大力加强儿童眼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儿童视觉发育方面相关知识,提高患儿家长复诊的依从性.
作者:乔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评价胆囊功能在微创保胆取石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372例胆囊结石患者据B型超声声像图特点分为甲组222例和乙组150例.2组均在B型超声指导下采用腹腔镜和输尿管镜微创手术进行保胆取石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1、3、6个月和1、2年时的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无中途剖腹病例.甲组随访1、3、6个月及第1年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第2年复发2例(0.9%),均为多发结石.乙组随访1、3、6个月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第1年复发2例,均为多发结石,随访第2年复发6例,其中单发2例,多发4例.总计8例(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型超声对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功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并指导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进行微创手术,对患者成功进行保胆取石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同部位采血的效果.方法 将21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10例.试验组选择足跟正中前4~5mm处采血,对照组选择足底其他部位采血,观察2组采血效果.结果 试验组一次采集成功率为98.00%(98/100)高于对照组的82.73%(9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时于足跟正中前4~5cm处穿刺采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昌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18例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8例和C组45例.A组给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瑞格列奈治疗;C组给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联合瑞格列奈治疗.3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C肽值,并比较3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3组FBG、PBG、HbA1c和血C肽值均优于治疗前,且C组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2%低于A组的14.3%和B组的1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中采用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降糖效果良好,并有效地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姚勇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方法 将9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梗死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TIA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袁培铎;周正森;赵海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4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及常规基础护理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综合护理的效果.结果 治愈38例(84.44%),好转6例(13.33%),死亡1例(2.22%),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李政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促进早产儿胎肺成熟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于产前给予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对照组产前未予任何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病死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用于早产儿促胎肺成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彦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晕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是急诊科清创室常见的综合征,应及时救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类创伤、急诊患者的增多,患者常会发生晕厥.晕厥发病急,且病因不明确,发生晕厥的患者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常会耽误治疗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对我院急诊科清创室发生晕厥患者的病因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药物如何在治疗中发挥大治疗作用,把不良反应降到低,正确服用药物是关键.而口服给药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给药方法,也是医师、药师提倡的佳给药途径.由于用药时间不同,给予相同剂量的药物后,其作用强弱有很大差异.比较理想的是在适宜的时间给予适当剂量的药物,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节约医药资源,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陈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2次断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正常健康单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于胎儿娩出后,等待脐带动脉搏动停止后断脐.观察组于新生儿娩出48~72h后行2次断脐;对照组不实行2次断脐.观察2组脐部愈合时间,比较2组脐带感染及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脐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脐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2次断脐能有效促进脐带愈合,减少脐部感染及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静;任胜巧;张静茹;宋彦茹;张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予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予顺铂联合异长春花碱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Ⅳ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能明显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预后质量,对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麻青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92例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76%泛影葡胺100ml进行胃管灌注,持续0.5h后排除,每天进行2次,直至患者胃动力恢复,观察患者临床特点,对比2组胃动力恢复时间.结果 临床特点为多数患者表现有精神压力大、胃体完整性受损、手术时间长、全肠外营养持续时间≥3d、术后镇痛泵的应用、重症腹腔感染.观察组胃动力恢复时间为(17.02±14.6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31±8.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人腹部术后胃瘫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非手术综合治疗,采用76%泛影葡胺进行胃管灌注,有利于缩短患者胃动力恢复时间.
作者:朱武东;邓光华;梁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54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欧洲卒中评分(ESS)、Barthel指数(BI)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日常生活大部分自理及生活完全自理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ESS、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结束后2组复查头颅CT均未发现脑出血病例,治疗组注射部位皮下出现淤斑2例,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陈俊;蔡绵碧;张虹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美国医师Lichtenstein于1986年首先提出并开展的疝修补术,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相比较,具有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自1997年在我国开始推广应用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手术初期每年几千例手术,发展到了2011年约50万例手术.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随之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也逐渐增加,了解和掌握产生各类并发症的原因,正确预防和处理各类并发症,可更好地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疗效.
作者:李江力;司翠权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严重暴力所致,多见于交通事故、塌方、高处坠落伤等,战时则为火器伤.其致命性和致残性高居各类骨折之首.抢救生命,减少致残是救治的主要目的.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并护理了骨盆骨折患者5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启碧;倪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治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轮状病毒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辅治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安全有效,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辉;管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外科护理人员配置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8所二级以上医院32个外科病房的护士及其所护理的患者314例进行调查研究.对护理人员的人员配置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房护理人力配置中的护患比、学历水平、职称水平、年龄水平、护龄水平及在编比例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r=0.8,P<0.05),床护比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呈负相关(r=-0.5,P<0.05).结论 护理人员配置的变化影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医院领导应该重视护理人力配置,保障安全医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魏玉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