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红
晕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是急诊科清创室常见的综合征,应及时救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类创伤、急诊患者的增多,患者常会发生晕厥.晕厥发病急,且病因不明确,发生晕厥的患者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常会耽误治疗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对我院急诊科清创室发生晕厥患者的病因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提高住院肺结核患者对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54例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健康教育后,154例患者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宣教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可提高治愈率,达到控制肺结核的目的.
作者:贾彩霞;肖建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1].在这一阶段,学生要面临许多变化,在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上均将不同于以往,个人也将开始由学生向医师角色的转变,在这一过渡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这些变化,提高见习教学质量,是每个临床科室需要总结和研究的内容.所以,为提高见习质量,需综合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作者:孙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予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予顺铂联合异长春花碱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Ⅳ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能明显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预后质量,对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麻青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临床药师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药学监护效果.方法 将186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学监护模式进行监护,并配合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的7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0%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监护可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显著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巨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纵隔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选用股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照组选用下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比2组留置针输液操作效果、穿刺局部情况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输液通畅度和刺激耐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感染、静脉炎和液体外渗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留置时间为(5.10±1.22)d长于对照组的(2.26±0.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留置时间长、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春桂;蔡玉兰;陈顺珍;廖东群;古文庄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西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肾病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另加用泼尼松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白蛋白(A1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24h尿蛋白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TC、TG及24h尿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和补体C3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兰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神经系统损伤常由头外伤引发颅骨骨折、脑干损伤、颅内血肿等引起,患者常伴有昏迷、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等临床表现,常需气管切开急救处理,气管切开后切口及呼吸道护理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1].笔者护理了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35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据患者的病灶部位、程度、年龄及是否有生育要求等将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手术组各40例.药物组给予孕三烯酮、米非司酮、达那唑、孕激素、口服避孕药、促性腺激素、GnRH-α等治疗.手术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进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药物组和手术组均取得较满意疗效.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7.5%低于手术组的95.0%(P<0.05).结论 据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灶部位、程度、年龄和是否有生育要求进行针对性治疗,可取的较满意疗效.
作者:兰远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评价胆囊功能在微创保胆取石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372例胆囊结石患者据B型超声声像图特点分为甲组222例和乙组150例.2组均在B型超声指导下采用腹腔镜和输尿管镜微创手术进行保胆取石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1、3、6个月和1、2年时的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无中途剖腹病例.甲组随访1、3、6个月及第1年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第2年复发2例(0.9%),均为多发结石.乙组随访1、3、6个月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第1年复发2例,均为多发结石,随访第2年复发6例,其中单发2例,多发4例.总计8例(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型超声对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功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并指导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进行微创手术,对患者成功进行保胆取石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辅治UAP安全有效.
作者:王朝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牙周病是口腔主要疾病之一,是人类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患病率较高.部分牙周病是全身疾病的表现或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35个国家的统计,牙周炎发病率为40%~75%.好发人群年龄>35岁,其中>60岁人群发病率高[1].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寿命延长,中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牙齿的工作强度也在增加,因此牙周病的防治工作极其重要,WHO已将牙周健康状况列为人类保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2],因此,将口腔健康教育贯穿于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及依从性,可有效防治牙周病.笔者对36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敏;董春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医院医药与医院医疗、护理共同支撑起医院功能的发挥,三大系统又互相联系,其中又以医院医药作为整个医疗活动的基础,在药学服务功能转变的新形势下成为主要依托点[1].然而,由于历史或观念认识问题等诸多原因,我国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仍处于低端水平,基于药学服务的质量管理模式尚未有效搭建和成熟运行.自上世纪80年代价值链理论发端以来,价值链管理理念迅速应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并以突出竞争优势而显示出强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概览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现状,探讨了基于价值链理论下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实践路径.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志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诊断.方法 住院T2DM患者197例,按病程分为新诊断组、≤5年组、5~10年组和≥10年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查5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或感觉传导速度(SCV)、H反射和交感皮肤反应(SSR).结果 <5年组、5~10年组、≥10年组H反射和SSR积分明显高于新诊断组(P<0.05或P<0.01),正中神经MCV和SCV、尺神经MCV低于新诊断组(P<0.05或P<0.01).其他各条神经的MCV和SCV的降低在病程≥5年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反射>10年组、SSR≥5年2组与<5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年以上各组的SSR均较≤0.5年组积分增高(P<0.05或P<0.01),2.0~3.0年组SSR较0.5~1.0年组积分增高(P<0.05).正中神经SCV在1.0~2.0年组和2.0~3.0年组较≤0.5年组降低(P<0.05或P<0.01).在腓浅神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胫神经中,MCV降低较SCV明显(P<0.01),下肢SCV和MCV较上肢SCV和MCV下降明显(P<0.01).结论 T2DM患者周围神经受损可能发生于更早的糖尿病前期,H反射受损出现早,MCV较SCV严重,下肢较上肢严重,SSR受损晚.
作者:赵娜;曹永吉;师爱香;张晓敬;孙克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总结患者的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120例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90.0%,HP根除率为90.0%,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较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加明;张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YAG激光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B组予YAG激光治疗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B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临床效果好,安全、微创、并发症少,能较好地保留鼻甲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世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VATS组47例和开胸组48例,VATS组采用VATS组手术,开胸组在后外侧或腋下切口进胸切除肺大泡.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电话随访>6个月,无失访病例,VATS组复发率为2.13%(1/47)低于开胸组的6.25%(3/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短等特点,且术后复发率低,可作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术式.
作者:闫冀豫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辅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9例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2组BUN、Scr均明显下降,Ccr水平则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辅治CRF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晨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2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功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能通过重塑神经网络、改善脑功能等机制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延缓痴呆进行性加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媛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观察2种抗生素应用方法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285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138例和B组147例.A组于术后连续使用抗生素3d;B组于术中预防使用抗生素1次,手术时间>3h时加用1次.观察2组切口感染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4%高于B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防止手术切口感染,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
作者:周玉蓉;李超;魏林节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