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曹永吉;师爱香;张晓敬;孙克德
廖志峰主任医师为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第二、三、四、五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中华中医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数十年临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在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肾病风湿病、糖尿病治疗方面均有建树.且对妇科、外科、儿科及疑难杂病的治疗也有独到见解.中医疗法具有简、便、验、廉、安的特点,在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减轻其经济负担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在疑难重症治疗方面,有不少典型验案.现介绍廖志峰教授在治疗疑难重症方面的经验体会.
作者:朱瑞海;李延龙;廖志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简称前列腺增生,是50岁以上男性的常见病,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泌尿系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改变[1].其主要症状是进行性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尿淋漓不尽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凉、饮酒及劳累可诱发该病并发尿潴留.随着科技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已代替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该术式具有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本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施行TURP手术57例,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郅玉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18例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8例和C组45例.A组给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瑞格列奈治疗;C组给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联合瑞格列奈治疗.3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C肽值,并比较3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3组FBG、PBG、HbA1c和血C肽值均优于治疗前,且C组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2%低于A组的14.3%和B组的1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中采用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降糖效果良好,并有效地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姚勇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儿科急诊工作中经常要接触一些危重病症,危重病症具有急危重的特点,病情凶险、变化迅速、预后恶劣,因此,只有全面熟悉和系统掌握儿科危重病症的处理,才能在遇到危重病症时,具有良好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诊治水平,避免贻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尽早识别出危重患儿,本文通过对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患儿620例进行常规检查WBC及C-反应蛋白(CRP),通过患儿这两方面数值的变化来甄别患儿是否应判定为急危重症患者,并由此作为是否应该加强监护治疗的依据,探讨CRP在儿科急诊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银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易引起顽固性出血,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其治疗是复杂的,笔者分析了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严重暴力所致,多见于交通事故、塌方、高处坠落伤等,战时则为火器伤.其致命性和致残性高居各类骨折之首.抢救生命,减少致残是救治的主要目的.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并护理了骨盆骨折患者5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启碧;倪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西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肾病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另加用泼尼松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白蛋白(A1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24h尿蛋白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TC、TG及24h尿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和补体C3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兰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4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及常规基础护理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综合护理的效果.结果 治愈38例(84.44%),好转6例(13.33%),死亡1例(2.22%),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李政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压、心肌肥厚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压及心肌肥厚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肥厚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向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康复护理是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的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和精神的学科.康复护理的对象是伤残者、老年体弱者及慢性患者.在综合医院门诊中,此类患者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就诊过程中需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现将就诊过程中提供人性化康复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何燕敏;钱丽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卡提素联合吸入激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予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组在常规吸入倍氯米松同时加用卡提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提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较单纯激素吸入治疗,疗效更明显,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贤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晕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是急诊科清创室常见的综合征,应及时救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类创伤、急诊患者的增多,患者常会发生晕厥.晕厥发病急,且病因不明确,发生晕厥的患者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常会耽误治疗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对我院急诊科清创室发生晕厥患者的病因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观察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将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吸入组各24例.2组全身麻醉诱导相同.静脉组采用全静脉麻醉,吸入组采用吸入麻醉维持.观察2组患者术后24h内不同时间段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段静脉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吸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完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作者:汤程;费建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结合胸部X线片使用振动排痰机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组结合胸部X线片病变部位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观察2组排痰前后7d的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和前3d排痰量、7d后排痰量、呼吸音、胸部X线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排痰后SaO2、PaCO2及PaO2均较排痰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3d排痰量多于对照组,7d后排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合胸部X线片使用振动排痰机可更好地改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排痰,缩短病程,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卫华;王婷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川菊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川菊止痛汤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川菊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血浆E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文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药青黛散预防泻胃化瘀止血糊剂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后肛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入院后均予泻胃化瘀止血糊剂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对照组于每次便后予温水清洗肛门后外涂荼油,观察组于每次便后予温水清洗肛门后外涂中药青黛散预防肛周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1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青黛散外涂预防泻胃化瘀止血糊剂治疗应激性消化性溃疡出血后肛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蓓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士对本科室护理危机主要成因的认识及相应的对策.方法 自制问卷对神经外科护士从医疗费用、护理质量、护患关系、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患者因素、病房管理制度6个版块进行调查,分析其对各版块的正确认知度并给出对策.结果 6版块的认知率分别为:医疗费用 45.5%,护理质量 81.8%,护患关系 54.5%,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59.1%,患者因素40.9%,病房管理制度50.0%.结论 结合护理危机潜在诱因,完善神经外科相关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等,能从根本上减少护理危机的发生率,切实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叶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系统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制定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2年)、MEDLINE或PubMed(1978~2012年)、Embase(1978~2012年)、OVID数据库(1978~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12年)、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2年)、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1978~2012年).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查阅检索到的所有文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国际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3个试验106例患者.1篇纳入21例患者的研究显示,根除Hp治疗可改善PD患者平均步伐宽度、手臂活动情况、姿势步态;1篇纳入36例患者的研究显示,左旋多巴联合根除Hp治疗可提高左旋多巴吸收率,改善症状波动PD患者的PD评估量表(UPDRS)、开期时间变化;另1篇纳入49例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根除Hp治疗可改善PD患者症状.且3篇研究均无根除Hp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限的证据表明:根除Hp治疗可提高PD患者左旋多巴吸收率,改善PD症状,安全性好.但仍需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进一步积累,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张志军;何继东;刘莉;朱毓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患者,女,22岁,苗族.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卡马西平片1周后,同时服用中草药桃树根、铁包金汤剂出现重症药疹,于2012年7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时创面呈烧伤样改变,查体颜面见大量红斑形成,口唇及口腔黏膜糜烂,糜烂黏膜表面见白色膜性物覆盖,分泌物多,脓臭味.躯干、四肢、头皮40%面积可见红斑、红疹形成,部分形成水疱,红疹破溃后见清水样液体溢出.临床诊断为大疱型剥脱性皮炎.给予奥硝唑0.5g×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g静脉滴注,每天2次,抗感染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静脉滴注冲击疗法,并予奥美拉唑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针对口唇、口腔及咽部黏膜糜烂,予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30ml雾化吸入,同时加强口腔、会阴、肛门护理.颜面、手足及躯干皮肤破溃处请皮肤科会诊协同治疗.经治疗10d后病情较前好转,吞咽时疼痛减轻,上下唇及口腔黏膜糜烂仍存在,白色伪膜部分消失,躯干四肢手足掌部分已脱皮,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改为8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停用奥硝唑,适当减少输液量,余治疗同前.治疗18d后,患者症状消失,病情逐渐恢复,于8月8日康复出院.9月12日随访,患者破溃剥脱处皮肤已恢复正常.
作者:石香英;田明;杨德泉;杨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45例和常规剂量组43例.高剂量组给予氯吡格雷600mg,然后以150mg维持7d,继以75mg维持;常规剂量组给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300mg,继以75mg维持.比较2组治疗1年之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紧急血运重建、再发缺血入院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30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高剂量组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d内,高剂量组发生轻微出血8例,常规剂量组发生轻微血5例,2组30d内轻微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致死性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ACS可显著改善其预后,且安全耐受性好.
作者:秦娴;黄庆;杨磊;李麟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