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扁桃体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氨苄西林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经验方清热爽咽汤加减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疗效佳.
作者:黄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血清CA15-3和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乳腺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免疫放射分析法,分别对2组血清CA15-3和CEA进行联合检测,比较2组CA15-3和CEA水平和阳性率的差异,并比较50例乳腺癌患者中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与治愈患者的血清CA15-3、CEA水平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CA15-3和CEA检测数值及其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28例(56.0%),复发13例(26.0%),术后转移9例(18.0%),术后复发与转移患者CA15-3和CEA的检测值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治愈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A15-3和CEA的联合检测不仅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还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有效指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修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医院医药与医院医疗、护理共同支撑起医院功能的发挥,三大系统又互相联系,其中又以医院医药作为整个医疗活动的基础,在药学服务功能转变的新形势下成为主要依托点[1].然而,由于历史或观念认识问题等诸多原因,我国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仍处于低端水平,基于药学服务的质量管理模式尚未有效搭建和成熟运行.自上世纪80年代价值链理论发端以来,价值链管理理念迅速应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并以突出竞争优势而显示出强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概览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现状,探讨了基于价值链理论下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实践路径.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志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川菊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川菊止痛汤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川菊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血浆E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文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评价胆囊功能在微创保胆取石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372例胆囊结石患者据B型超声声像图特点分为甲组222例和乙组150例.2组均在B型超声指导下采用腹腔镜和输尿管镜微创手术进行保胆取石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1、3、6个月和1、2年时的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无中途剖腹病例.甲组随访1、3、6个月及第1年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第2年复发2例(0.9%),均为多发结石.乙组随访1、3、6个月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第1年复发2例,均为多发结石,随访第2年复发6例,其中单发2例,多发4例.总计8例(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型超声对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功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并指导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进行微创手术,对患者成功进行保胆取石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儿科急诊工作中经常要接触一些危重病症,危重病症具有急危重的特点,病情凶险、变化迅速、预后恶劣,因此,只有全面熟悉和系统掌握儿科危重病症的处理,才能在遇到危重病症时,具有良好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诊治水平,避免贻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尽早识别出危重患儿,本文通过对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患儿620例进行常规检查WBC及C-反应蛋白(CRP),通过患儿这两方面数值的变化来甄别患儿是否应判定为急危重症患者,并由此作为是否应该加强监护治疗的依据,探讨CRP在儿科急诊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银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局部用药方案的实践与体会.方法 临床药师分析3例糖尿病足患者药物治疗方案,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建议.结果 药师发挥药学专长,提出合理的药物治疗建议,使患者治疗用药更加合理规范,减少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药物治疗水平.结论 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在糖尿病足局部治疗合理用药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晋川;柯洪;吴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进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邻近的静脉在皮下吻合,术后使静脉逐渐动脉化,穿刺后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且动静脉内瘘出血量小,易穿刺,流量大,可长期应用等优点,是血液透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保护,现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平;张晓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胆汁槟榔维B1胶囊中维生素B1含量.方法 色谱柱采用C18柱;流动相为0.04%戊烷磺酸钠:2%冰醋酸溶液∶甲醇(35:45: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6nm.结果 维生素B1在50~3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6%(n=7).结论 HPLC法测定胆汁槟榔维B1胶囊中维生素B1含量,简便可行、准确可靠,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申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近年有报道97%上腔静脉综合征(SVGS)是恶性肿瘤所致,其中以支气管肺癌多,占75%,尤其是小细胞未分化癌,其他恶性淋巴瘤占15%,转移性癌占7%.发病时具有典型临床表现,面部浮肿,甚至躯干和上肢浮肿,头皮、颈静脉怒张,呼吸急促,甚至出现中枢系统症状.如护士能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预知病情进展,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不仅能为患者争取有效地治疗时机,甚至还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张阁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我国属于全球22个结核病高发国家之一,排名第二,全国有≥5亿人口感染了结核病,每年死于结核病约30万人[1].此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和探讨结核病患者及家属对结核的防护意识,据此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案,以防止结核在社会蔓延,实施新的健康促进策略.
作者:康改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牙周病是口腔主要疾病之一,是人类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患病率较高.部分牙周病是全身疾病的表现或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35个国家的统计,牙周炎发病率为40%~75%.好发人群年龄>35岁,其中>60岁人群发病率高[1].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寿命延长,中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牙齿的工作强度也在增加,因此牙周病的防治工作极其重要,WHO已将牙周健康状况列为人类保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2],因此,将口腔健康教育贯穿于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及依从性,可有效防治牙周病.笔者对36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敏;董春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分娩镇痛产妇对新生儿围生期的影响.方法 将自愿选择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对照组予阿托品治疗,观察2组产妇给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疼痛程度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给药后5min、10min、15min,观察组血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给药10min后,观察组疼痛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65±2.31)分高于对照组的(7.23±1.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分娩镇痛产妇对丙泊酚有良好的补救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伟;姜秋霞;张凯;焦俊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NS)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 医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NS患儿228例,其中合并支气管哮喘症状12例,分析其诊断情况及NS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结果 228例NS患儿合并支气管哮喘12例(5.3%),其中导致NS复发6例,2例NS患儿在NS未缓解期间,出现尿蛋白增多,服用激素治疗4周后,患儿尿蛋白尚未转阴.12例NS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和表面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2~5d后,患儿哮喘症状得到缓解.12例患儿出院后,继续使用氟替卡松治疗,未再出现喘息,且对NS控制非常有效.结论 对于NS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要有效控制患儿的哮喘症状,对患儿进行合理用药,能减少NS复发.
作者:周兴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YAG激光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B组予YAG激光治疗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B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临床效果好,安全、微创、并发症少,能较好地保留鼻甲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世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昭觉县是吸毒人群的高发县也是结核病的高发县,自2004年3月全球基金治疗肺结核项目在我县启动以来,至2008年12月止,我中心共接诊疑似肺结核患者3400余例,确诊结核患者1300例.分布在全县47个乡镇.下面将我中心2004年4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因吸毒而致肺结核的患者用抗结核治疗失败的34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如下.
作者:赵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总结患者的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120例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90.0%,HP根除率为90.0%,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较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加明;张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常见病因有腰部扭伤、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腰椎钩突关节紊乱,也可导致腰部疼痛,通常给予绝对卧床休息,脱水消肿,活血化瘀止痛,营养神经药物应用等治疗,疗效不佳[1,2].笔者应用提拉旋转斜板法治疗腰椎钩突关节紊乱后导致的腰痛,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王有胜;王艳君;范慧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2次断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正常健康单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于胎儿娩出后,等待脐带动脉搏动停止后断脐.观察组于新生儿娩出48~72h后行2次断脐;对照组不实行2次断脐.观察2组脐部愈合时间,比较2组脐带感染及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脐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脐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2次断脐能有效促进脐带愈合,减少脐部感染及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静;任胜巧;张静茹;宋彦茹;张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纵隔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选用股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照组选用下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比2组留置针输液操作效果、穿刺局部情况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输液通畅度和刺激耐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感染、静脉炎和液体外渗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留置时间为(5.10±1.22)d长于对照组的(2.26±0.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留置时间长、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春桂;蔡玉兰;陈顺珍;廖东群;古文庄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