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34例护理体会

赵艳利

关键词:产后出血, 休克, 失血性, 护理
摘要: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是产妇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对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的产妇,若抢救不及时或护理措施不当,极易因失血过多、休克时间过长等发生席汗综合征或脑垂体缺血性坏死等危重症状,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1].我科护理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34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病,病情危急,如救治不及时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高血压脑出血常见于中老年人,年龄以47~70岁为高发阶段,主要原因与脑血管病变、硬化有关,多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时突然发病.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采取针对性的救治护理措施,对降低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红燕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临床见习教学体会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1].在这一阶段,学生要面临许多变化,在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上均将不同于以往,个人也将开始由学生向医师角色的转变,在这一过渡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这些变化,提高见习教学质量,是每个临床科室需要总结和研究的内容.所以,为提高见习质量,需综合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作者:孙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C-反应蛋白在儿科急诊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儿科急诊工作中经常要接触一些危重病症,危重病症具有急危重的特点,病情凶险、变化迅速、预后恶劣,因此,只有全面熟悉和系统掌握儿科危重病症的处理,才能在遇到危重病症时,具有良好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诊治水平,避免贻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尽早识别出危重患儿,本文通过对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患儿620例进行常规检查WBC及C-反应蛋白(CRP),通过患儿这两方面数值的变化来甄别患儿是否应判定为急危重症患者,并由此作为是否应该加强监护治疗的依据,探讨CRP在儿科急诊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银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VATS组47例和开胸组48例,VATS组采用VATS组手术,开胸组在后外侧或腋下切口进胸切除肺大泡.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电话随访>6个月,无失访病例,VATS组复发率为2.13%(1/47)低于开胸组的6.25%(3/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短等特点,且术后复发率低,可作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术式.

    作者:闫冀豫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药学监护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药师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药学监护效果.方法 将186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学监护模式进行监护,并配合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的7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0%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监护可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显著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巨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对于幕上出血>30ml的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近年来,我院采用微创颅内清除血肿术治疗脑出血,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师建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4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及常规基础护理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综合护理的效果.结果 治愈38例(84.44%),好转6例(13.33%),死亡1例(2.22%),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李政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药青黛散外涂预防泻胃化瘀止血糊剂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后肛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青黛散预防泻胃化瘀止血糊剂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后肛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入院后均予泻胃化瘀止血糊剂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对照组于每次便后予温水清洗肛门后外涂荼油,观察组于每次便后予温水清洗肛门后外涂中药青黛散预防肛周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1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青黛散外涂预防泻胃化瘀止血糊剂治疗应激性消化性溃疡出血后肛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蓓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34例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是产妇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对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的产妇,若抢救不及时或护理措施不当,极易因失血过多、休克时间过长等发生席汗综合征或脑垂体缺血性坏死等危重症状,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1].我科护理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34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艳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方法 将9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梗死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TIA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袁培铎;周正森;赵海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超声在瘢痕子宫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观察子宫、双侧附件和孕囊着床的超声表现,观察病灶及孕囊周围血流,测量孕囊与子宫浆膜层的距离,分析多普勒频谱,记录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1个月后的阻力指数(RI)和β-hCG值.结果 治疗1个月后,27例患者子宫恢复正常,病灶及周围血流消失;4例由于妊娠时间长,宫腔内回声清晰,但未检查到明显血流信号;1例探及明显血流信号且回声不均匀,治疗1.5个月后,复查无血流信号且回声均匀.治疗1个月后R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瘢痕妊娠有准确定位作用,在对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田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急诊清创室晕厥的护理预防措施分析

    晕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是急诊科清创室常见的综合征,应及时救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类创伤、急诊患者的增多,患者常会发生晕厥.晕厥发病急,且病因不明确,发生晕厥的患者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常会耽误治疗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对我院急诊科清创室发生晕厥患者的病因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低温液静脉滴注结合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温液静脉滴注结合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的疗效.方法 对24例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低温液静脉滴注结合物理降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低温液静脉滴注结合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疗效明显,有效率为100%.结论 低温液静脉滴注结合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林;易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藿胆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实验

    目的 探讨藿胆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实验.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 藿胆丸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根据方法验证实验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法(200ml/膜)进行本品的细菌计数,常规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论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选择5株阳性菌株进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实验极为必要.

    作者:赵陶钧;于风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B型超声引导下施行人工流产术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引导下施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6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3例,术前给予卡前列甲酯栓,观察组在B型超声引导下手术,对照组按常规手术方法操作.观察2组卡前列甲酯栓用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卡前列甲酯栓用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进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邻近的静脉在皮下吻合,术后使静脉逐渐动脉化,穿刺后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且动静脉内瘘出血量小,易穿刺,流量大,可长期应用等优点,是血液透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保护,现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平;张晓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行消化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伤口愈合情况、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感染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很满意率及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消化道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提高切口愈合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黎顺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综合医院门诊实施康复护理体会

    康复护理是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的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和精神的学科.康复护理的对象是伤残者、老年体弱者及慢性患者.在综合医院门诊中,此类患者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就诊过程中需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现将就诊过程中提供人性化康复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何燕敏;钱丽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腓骨小头上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常用的方法为前外侧入路,但这种方法在知情情况下很难完成胫骨平台后外侧踝骨折的复位及固定[1].笔者应用经腓骨小头上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踝骨折患者3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智;杨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探讨

    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2010年全国卫生系统在三甲医院范围内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广大护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为推进我院护理专业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于2011年7月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程活动,以夯实基础护理,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郭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