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型超声引导下施行人工流产术效果观察

马红梅

关键词:B型超声, 人工流产术, 卡前列甲酯栓
摘要:目的 观察B型超声引导下施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6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3例,术前给予卡前列甲酯栓,观察组在B型超声引导下手术,对照组按常规手术方法操作.观察2组卡前列甲酯栓用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卡前列甲酯栓用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B型超声引导下施行人工流产术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引导下施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6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3例,术前给予卡前列甲酯栓,观察组在B型超声引导下手术,对照组按常规手术方法操作.观察2组卡前列甲酯栓用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卡前列甲酯栓用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新生儿2次断脐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新生儿2次断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正常健康单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于胎儿娩出后,等待脐带动脉搏动停止后断脐.观察组于新生儿娩出48~72h后行2次断脐;对照组不实行2次断脐.观察2组脐部愈合时间,比较2组脐带感染及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脐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脐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2次断脐能有效促进脐带愈合,减少脐部感染及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静;任胜巧;张静茹;宋彦茹;张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价值链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医药与医院医疗、护理共同支撑起医院功能的发挥,三大系统又互相联系,其中又以医院医药作为整个医疗活动的基础,在药学服务功能转变的新形势下成为主要依托点[1].然而,由于历史或观念认识问题等诸多原因,我国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仍处于低端水平,基于药学服务的质量管理模式尚未有效搭建和成熟运行.自上世纪80年代价值链理论发端以来,价值链管理理念迅速应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并以突出竞争优势而显示出强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概览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现状,探讨了基于价值链理论下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实践路径.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志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羟苯磺酸钙辅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辅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9例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2组BUN、Scr均明显下降,Ccr水平则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辅治CRF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晨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18例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8例和C组45例.A组给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瑞格列奈治疗;C组给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联合瑞格列奈治疗.3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C肽值,并比较3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3组FBG、PBG、HbA1c和血C肽值均优于治疗前,且C组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2%低于A组的14.3%和B组的1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中采用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降糖效果良好,并有效地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姚勇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重型颅脑损伤35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急性重症脑损伤病理变化复杂,症状多种多样,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护士应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报告医师,以便赢得抢救时间.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通过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儿童眼保健门诊复诊依从性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眼保健异常婴儿家长复诊的依从性.方法 2010年5-8月我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进行眼保健婴儿2170(4340眼)例,对眼保健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和眼位检查,发现异常婴儿时对家长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并嘱其3个月后复查.结果 屈光筛查异常率为12.21%(265/2170),复诊率为88.68%(235/265);眼位检查异常率为1.17%(37/2170),复诊率为86.49%(32/37).结论 医护人员应大力加强儿童眼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儿童视觉发育方面相关知识,提高患儿家长复诊的依从性.

    作者:乔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人工膝关节置换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解决因关节痛导致的行走功能障碍[1].关节功能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年12月-2013年2月我院骨伤科共施行膝关节置换术183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乔秀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严重暴力所致,多见于交通事故、塌方、高处坠落伤等,战时则为火器伤.其致命性和致残性高居各类骨折之首.抢救生命,减少致残是救治的主要目的.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并护理了骨盆骨折患者5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启碧;倪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外科护理人员配置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外科护理人员配置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8所二级以上医院32个外科病房的护士及其所护理的患者314例进行调查研究.对护理人员的人员配置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房护理人力配置中的护患比、学历水平、职称水平、年龄水平、护龄水平及在编比例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r=0.8,P<0.05),床护比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呈负相关(r=-0.5,P<0.05).结论 护理人员配置的变化影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医院领导应该重视护理人力配置,保障安全医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魏玉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公式预测胎儿体质量的准确性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公式预测胎儿体质量(EFW)的准确性.方法 2012年7-12月我科收治产妇476名,测量胎儿出生前0~3d孕妇的身高、体质量、宫高和腹围,将数据代入5个计算预测EFW的公式中,将预测体质量与出生体质量进行比较,并结合体质量指数BMI,比较符合率.结果 公式3凌萝达法和公式4曾蔚越法的符合率高均为85.29%,高于其他公式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孕妇产前BMI,在BMI<28人群中,公式4的符合率高,明显高于其他公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MI>28人群中,公式3的符合率高,公式5次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公式4曾蔚越法更能准确的预测EFW,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云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45例和常规剂量组43例.高剂量组给予氯吡格雷600mg,然后以150mg维持7d,继以75mg维持;常规剂量组给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300mg,继以75mg维持.比较2组治疗1年之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紧急血运重建、再发缺血入院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30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高剂量组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d内,高剂量组发生轻微出血8例,常规剂量组发生轻微血5例,2组30d内轻微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致死性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ACS可显著改善其预后,且安全耐受性好.

    作者:秦娴;黄庆;杨磊;李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及时给予亚低温治疗,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病例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大,经积极处理后,均未影响治疗效果.结论 全面掌握亚低温的常见并发症,密切监测及时有效处理,可保证该疗法正常进行,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神经恢复安全有效.

    作者:刘桂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急诊清创室晕厥的护理预防措施分析

    晕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是急诊科清创室常见的综合征,应及时救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类创伤、急诊患者的增多,患者常会发生晕厥.晕厥发病急,且病因不明确,发生晕厥的患者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常会耽误治疗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对我院急诊科清创室发生晕厥患者的病因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统计2008年1月-2012年12月1065例相关文献报道资料,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结合,综合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 通过总结详细分析了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抗真菌药物佳给药时间.结论 在临床用药中不仅要确保用药的合理性,还应该确保给药时间及其间隔时间的合理性,能够有效优化给药方法,减少不良症状并降低医疗费用,增加抗菌药物疗效.

    作者:李爱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阴道分泌物对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阴道分泌物对胎膜早破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528例胎膜早破产妇按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与否分为正常组181例和异常组347例,对比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绒毛膜羊膜炎、剖宫产、新生儿感染、产褥病的发生率.结果 528例胎膜早破者中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异常者347例(65.72%),正常者181例(34.28%).正常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绒毛膜羊膜炎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均低于异常组(P<0.05);而2组新生儿感染率及产褥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胎膜早破后阴道分泌物异常会增加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绒毛膜羊膜炎及剖宫产的发生率,经积极抗感染治疗能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关注.

    作者:汤亚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5例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如未及时治疗或护理不当,可能会因失血过多导致患者死亡.为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7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股静脉留置针用于纵隔恶性肿瘤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纵隔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选用股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照组选用下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比2组留置针输液操作效果、穿刺局部情况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输液通畅度和刺激耐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感染、静脉炎和液体外渗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留置时间为(5.10±1.22)d长于对照组的(2.26±0.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留置时间长、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春桂;蔡玉兰;陈顺珍;廖东群;古文庄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行消化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伤口愈合情况、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感染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很满意率及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消化道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提高切口愈合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黎顺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白芍总苷佐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佐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gA、Ig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为23.4%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的4.3%,治疗后狼疮症状再次复发率为29.8%高于对照组的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芍总苷佐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