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昆
例1.男,72岁,主因左后牙区疼痛半年,加重3d,来院就诊.患者半年前因左下后牙区常感疼痛就诊于医院,诊断为非典型性面痛.拔口内惟一的余留牙左上第2牙后,间断地感觉疼痛,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疼痛时轻时重,一直未完全缓解.3d觉疼痛加重,伴全身发热面部肿胀,张口困难,口内常有咸性液体分泌.来我科就诊.查:精神较差,体温:38.3℃,脉搏89次/min,呼吸21次/min.额面部左右不对称,一侧面部肿胀为剧,范围弥散,大小约3.5cm×4.5cm,局部皮温高,张口2横指,全口无牙?合.左下磨牙后垫区充血、轻度肿胀,用器械压触此区域,有淡黄色脓液从窦道口流出.X线片检查左下额骨角部有一牙齿横行生长,周围骨质密度减低,牙齿近中方向有一纵行的密度底影.血常规:WBC 11.8×109/L,中性0 82.追问病史:患者自诉近10年来常感此区疼痛、肿胀,就诊于多家医院,陆续拔除了口内近20颗牙齿,疼痛有缓解,但时感不适.半年前受凉后疼痛发作,自行服用头孢类药物有所缓解,但不能完全治愈.3d前疼痛加剧来科就诊.
作者:房倩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2005-2009年收治的应用阿托品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65例作为阿托品组,将2007-2011年收治的应用长托宁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65例作为长托宁组.2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和使用胆碱酯酶(ChE)复能剂,阿托品组在此基础上单用阿托品治疗,长托宁组轻、中度中毒患者单用长托宁治疗,重度中毒患者采用长托宁与阿托品联合疗法.观察2组阿托品或长托宁化时间、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阿托品中毒、并发症发生和病死率.结果2组阿托品或长托宁化时间、ChE恢复时间相同中毒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托品组重度中毒者住院时间长于长托宁组(P<0.05),轻度和中度中毒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阿托品组重度中毒患者阿托品中毒、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长托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长托宁可明显减少阿托品中毒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天数,使用安全可靠,可作为救治AOPP的首选抗胆碱药物.
作者:余海燕;彭德峰;彭玉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西丁钠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进行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西丁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西丁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西丁钠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妍;贾洪源;朱锡;钟涯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该ICU病房中毒性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从ICU收治的重度中毒性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病例中选取100例,分析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共应用了10类 28种抗感染药物.结论 该院中毒性脑损伤术后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者抗感染药物存在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应实施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从而提高药物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涂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抗核抗体(A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治及疾病预后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收集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130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及200例健康人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AFP),观察3组ANA表达情况及与AFP水平的关系.结果AN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炎组,且2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肝癌组ANA类型主要表现为斑点型、核仁型、着丝点型及胞浆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NA表达阳性的患者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ANA阴性患者.结论 ANA在肝癌、肝炎中均有明显表达,ANA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要远高于肝炎患者,ANA是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原发性肝癌患者ANA表达阳性者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骆思媛;张风卫;周红娟;施华萍;商学钗;蔡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4例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脂正常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睡前服用,1次/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后2周、12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治疗组治疗12周hs-CRP、LVEDV、LVESV均较治疗2周和对照组均降低,LVE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2周与治疗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逆转作用,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
作者:张兰芳;陈春红;尹博英;王占启;陈彦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儿童属于特殊就医群体,患儿家长往往对医疗服务质量期望值很高,而目前的医疗水平却难以满足家长的要求,极易激化医患矛盾,引发医疗纠纷.2010年卫生部下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旨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科方案要求,围绕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高永红;王久萍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母乳是婴儿适宜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原始的喂养方法[1].母乳喂养可对婴儿发育、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母乳中富含丰富的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抗感染物质,这些物质可预防婴儿感染疾病的发生.但仍有一些产妇对此认识不足,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宣传教育,使她们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现通过调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300例产妇,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张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即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但视力、运动能力则不受影响,通常病情进行性加重.由于AD患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脑血管扩张药、脑代谢改善药及促智药,但疗效并不满意,因不良反应明显或价格昂贵,患者难以坚持用药.中药具有多效性特点,既可改善精神症状,又可提高抗病能力,且不良反应少、药源丰富、成本低廉、适于长期服用[2].目前AD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存在多种假说,基于不同的学说产生了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治疗的药物方案.中医认为肾虚是AD的主要原因和基础,痰凝血瘀是发病的直接原因.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本虚标实正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正虚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加重正虚,两者互为因果,导致了病情的发生发展.治宜用补阴、补阳、补血药组成的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具有增强记忆力,软化血管,营养脑细胞,活血化瘀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中医针灸和中药具有治疗AD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来总结中医中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降低粥样硬化物(Ap)的沉积及毒性作用、抑制神经元凋亡、降低氧自由基损伤、改善神经递质作用、减轻免疫炎性反应、改善脑代谢等.有关中药及其提取物防治AD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3].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防治AD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不仅要保证药品供应,确保药品质量,还要开展以科学、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在医院中心药房工作的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药学服务,深入病房,虚心向医师们请教,与医师一同参与临床查房,参与临床用药讨论分析,纠正医师一些不合理的用药方案,并根据在临床用药积累的经验向医师提出一些有见地的意见.建立慢性病、特殊病患者用药档案,监测、跟踪和记录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记录,及时沟通医患治疗方案和实施过程的修正,并为医院用药采购提供可信的依据.现将药师在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吕彩莲;陈剑萍;黄艳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改良仙方活命饮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效果.方法 107例糖尿病足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及对照组54例,2组均控制血糖达标,对照组仅给予换药,治疗组给予口服方剂以改良仙方活命饮为主方进行加减,观察2组达到临床观察终点时需要的时间及截肢率.结果治疗组达到治疗终点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截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好、效价比高.
作者:许国峰;任佳印;曹艳芬;冯蕊;唐立伟;马桂芬;符雪松;李学峰;邓爱民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是15元环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组织分布广、抗菌活性强、半衰期长等优点,并有良好的抗菌后效应.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随着阿奇霉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本文对该院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98例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何丽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钻孔引流及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30~55ml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120 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0例,A组采用颞部钻孔引流术,B组采用额颞顶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格拉斯哥评分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死率和致残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方式选择上,颞部钻孔引流及额颞顶部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均可以作为选择方式.
作者:田雪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珠海市区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探讨学校结核病流行趋势.方法 查阅2010-2012年结核病控制项目登记资料中所有学生患者的原始病案登记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2010-20012年珠海市区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比例有增高,从2010年的44.6%逐步上升到2012年的51.3%;在学生肺结核患者中,以大学生所占比例高,为53.7%,小学生低为1.6%,学生肺结核患者的菌阳率以中学生高54.8%.结论 珠海市区学校结核病疫情有增高趋势,中、大学生的发病率、菌阳率高.因此,今后应加强学校结核病宣传教育.
作者:赖燕芬;董秋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双倍剂量泮托拉唑用于治疗重症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经内镜证实由重症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114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38例,除给予补充血容量、禁食、监测生命体征外,Ⅰ组给予奥美拉唑、Ⅱ组给予常规剂量和Ⅲ组给予双倍剂量泮托拉唑,比较3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86 8%、94.7%,Ⅲ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总有效率高于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Ⅰ、Ⅱ组,输血量少于Ⅰ、Ⅱ组,Ⅱ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Ⅰ组,输血量少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双倍剂量泮托拉唑可缩短上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时间、提高止血成功率,且安全范围广.
作者:史晓筠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窄QRS心动过速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心动过速之一,临床上包括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ST)、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AT)、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以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等.95%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源于束支分叉以上,其中AVNRT和AVRT常见;仅少数为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1].窄QRS心动过速的临床症状与患者心率快慢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有关,轻者感觉心慌、心悸、焦虑不适,严重的心动过速可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以及基础疾病加重,急诊终止发作是治疗的首选.基层医师对于节律整齐的窄QRS心动过速心电图常误认为狭隘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即AVNRT和AVRT.通过分析85例应用普罗帕酮治疗的窄QRS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对于意识清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在进行窦房结功能以及心功能评价后选用普罗帕酮是安全的,可作为基层急诊的首选药物之一,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丹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产前胎心监护对评价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220例分娩产妇按胎心监护情况分为胎心监护异常组100例和胎心监护正常组120例,胎心监护异常者视情况给予吸氧、宫内复苏、剖宫产等.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结果2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监护异常组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胎心监护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心监护异常组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低于胎心监护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心监护异常对产妇宫内环境恶化的预测价值较高,尤其是对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肺炎等情况,能够及早发现.
作者:周利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室上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率失常,以往大多采用药物治疗,但易复发,不能根治.随着介入医学的迅速发展,射频消融(RFCA)治疗室上心动过速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RFCA是将射频电流导入心肌组织后,在局部产生阻抗性热效应,使局部组织细胞内外的水分蒸发,导致干燥性坏死,从而消除病灶,治疗心率失常.它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也是目前治疗阵发性PSVT有效的方法[1].我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共治疗25例PSVT患者,对这些患者认真实施了全方位的护理,效果满意.其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月红;张雪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随着我国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质量检测工作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药品反应报告与药品的检测地位进一步的提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办法>的颁布,对药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药品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医疗机构依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有着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其各自的相关职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单位等.由于临床医生日常工作较为繁忙,同时为了避免自身陷入医疗纠纷中,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不愿积极主动上报,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就落到了医院药师身上.
作者:黄良胜;许晓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髌骨针+Polysorb可吸收线缝扎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技巧与疗效.方法 采用髌骨针+Polysorb可吸收线缝扎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共计86例,术中透视观察髌骨关节面的恢复情况,术后观察其固定的牢固程度、关节面平整程度、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术中见所有病例的髌骨关节面均明显恢复,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所有病例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良好.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为82~93分,平均为88分,按膝关节疗效判断标准其术后优良率达89.5%.经统计学分析,髌骨关节面恢复情况、HSS评分、疗效判断标准优良率,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髌骨针+Polysorb可吸收线缝扎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复位满意、并发症少,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阮良峰;马俭凡;陈源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