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谢淑华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 盆腔炎, 急性
摘要: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0.3g+甲硝唑0.5g治疗,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0.5g+甲硝唑0.5g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室输液反应137例原因分析与防治

    目的 分析观察室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从而减少其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分析门诊观察室137例输液反应的原因,并探讨防止措施.结果 引起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有药物、输液器材、输液速度、环境因素和患者体质等因素.所有患者经治疗30min后症状消失或好转.结论 合理用药,把好药品及器材质量关,规范各项操作,改善输液流程及输液环境等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作者:袁丽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其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目前,我国已采取了各种医疗改革措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采取科学的医疗管理方法成为诸多医学工作者的研究目标.笔者分析临床路径对提升医疗质量的作用和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俊英;颛孙宗磊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中医辨证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28例疗效观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病因复杂,为多因素致病,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有密切关系;常引起不同程度视力下降,重者致盲.我科2010年3月-2012年6月采用中医辨证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2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霞;马钢;张勐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阿奇霉素致肝损害1例

    药源性肝损害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阿奇霉素是第一个半合成的15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经肝胆系统代谢,血药半衰期可长达35~48h.有关研究证实阿奇霉素在肝脏中的浓度可超过血浆浓度25~200倍,用药时间过长易导致药物在肝脏中的蓄积,加重对肝脏的毒性,导致肝功能受损.笔者分析阿奇霉素致肝损害1例的救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晓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依托咪酯在心脏电复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在心脏电复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68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应用依托咪酯进行术前麻醉,对照组应用地西泮进行术前麻醉.比较2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后4h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h内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托咪酯在心脏电复律中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鹏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三乙醇胺乳膏治疗激光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乙醇胺乳膏治疗激光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激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30例和对照组13例.用药组在激光术后应用三乙醇胺乳膏涂抹,对照组在激光术后按常规应用金霉素眼膏涂抹.观察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用药组创面愈合时间为(8.5±1.1)d短于对照组的(13.2±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三乙醇胺乳膏用于临床激光术后创面修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萍;富秋涛;薛艳斌;刘延囡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我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 该院2011-2012年使用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56例,对其相关资料及发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其种类、抗生素联用、用药时间、患者年龄、预防性用药等因素有关.结论 合理应用抗生素、针对易感患者应用微生态制剂、药学监护等对预防AAD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骨科创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在外科应用广泛,其能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结合植皮治疗以缩短植皮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并发感染的机会[1].其优点除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水肿消退、控制感染迅速、引流充分和促进肉芽组织健康生长外,还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及医疗费用等优点.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4月对36例创伤患者采用VSD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不合格化验标本232份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不合格化验标本的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 收集232份不合格检验标本,分析不合格原因.结果 标本不合格原因据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标本存放时间过长、标本送检不及时、分量不足、标本容器错误、化验项目与标本不符或缺化验单、血液凝固或溶血.标本不合格率高的为尿液(33.6%),其次为血液(31.0%)和痰液(17.7%).结论 临床应严格标本采集方法 、送检流程、医嘱查对等制度,提高标本送检合格率.

    作者:陈秀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中西药综合治疗变应性咳嗽临床观察

    变应性咳嗽(AC)属于慢性咳嗽的一种类型,又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1].200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在<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制订了AC的诊断标准,人们对此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2010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应用三伏贴、苏黄止咳胶囊、酮替芬治疗AC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趁意;郑慧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输液室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静脉输液在治疗中属于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且日常就诊患者较多,人群种类也较广泛和复杂,因此对于输液室的护患关系处理及输液安全是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做好输液室的管理提高医患关系,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是静脉输液室护理风险控制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对于静脉输液室的护理风险控制管理,制定总结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规避策略,以达到大程度的保证就诊患者的安全,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对我科近年来输液室的护理管理措施经验作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B-lycnh缝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B-lycnh缝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B-lycnh缝合法治疗,对照组予宫腔内纱布填塞法治疗.观察2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产褥病率、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褥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ycnh缝合法用于剖宫产产中产后大出血具有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低、止血快、术后产褥病率低等优点,有效止血率达100%,可作为临床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药物治疗无效的首选止血方法.

    作者:祝晓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新生儿转运的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随着国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新生儿转运工作随之启动.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将危重新生儿转运到NICU进行监护、诊断和治疗的过程.由于新生儿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在转运中存在极大的风险,安全有效的转运与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息息相关.笔者分析我院新生儿转运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晓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银杏叶提取物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银杏叶作为传统植物药具有润肺、平喘、止咳之功效,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银杏叶的中药制剂对冠心病、心绞痛、大脑退化及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等症疗效确切,可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现就国内外关于中药银杏叶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综合性论述.

    作者:李静玲;林小凤;冯鹏;周炎仪;陈佩玲;范佩冰;崔秀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荡石片中蒙花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荡石片中蒙花苷的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5%醋酸溶液(55:4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26nm,测定荡石片中蒙花苷的含量.结果 蒙花苷进样量在0.05~0.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度试验RSD为1.17%,重复性试验RSD为0.96%,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为1.17%(n=6).结论 本方法 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 准确可靠,适用于荡石片中蒙花苷含量的测定.

    作者:姜丽;凌蕾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细胞PIM-2蛋白的表达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细胞PIM-2蛋白的表达.方法 将6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41例,达到完全缓解(CR)者25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患者24例,达CR者14例.免疫印迹法检测2组淋巴细胞的PIM-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观察组ALL及AML患者各期PIM-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ALL及AML患者急性期PIM-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R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L及AML患者各期PIM-2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淋巴细胞PIM-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上调,急性期ALL与AML患者PIM-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R期.PIM-2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付利;苏毅;孙浩平;范方毅;李业成;帅燕容;谢雪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是临床较为少见的异位妊娠,其病理学机制可能为孕卵、滋养细胞穿透剖宫产瘢痕微小裂隙着床而致,并可伴有不规则子宫出血及子宫破裂等并发症.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剖宫产瘢痕妊娠逐渐增多,临床上易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导致患者严重出血、失血性休克,甚至子宫破裂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及适宜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我院于2005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胎囊注射甲氨蝶呤(MTX)及MTX+米非司酮治疗CSP患者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渠玉雪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1例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整体护理措施,并综合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51例患者,其中好转出院45例(88.2%),死亡6例(11.8%);上消化道出血治愈48例(94.1%),上消化道再出血3例(5.9%).结论 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 能有效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并能防止上消化道再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秋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0.3g+甲硝唑0.5g治疗,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0.5g+甲硝唑0.5g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淑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中西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多种维生素口服和碳酸钙调理的方法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洋参扶正胶囊和水蛭逐瘀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金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