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赵海琴

关键词:剖宫产, 产妇, 心理护理
摘要:剖宫产手术需切开母亲的腹部及子宫以分娩出婴儿,通常剖腹生产是为避免因阴道生产可能对婴儿或母亲性命及健康造成损害[1].由于剖宫产本身非人类的自然分娩过程,对于计划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术前较长时间均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如产妇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改善,易使不良情绪继续发展恶化,延续到产妇生产甚至产后哺乳恢复的阶段,对于产妇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均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对于胎儿的正常发育与分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产妇的心理情绪变化,家属与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了解,一旦发现产妇有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慢性病门诊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慢性病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高血压门诊慢性病处方280张,分析应用降压药患者年龄分布,各类降压药用药频度(DDDs)排序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 280张处方中,男性患者处方136张(48.57%),女性患者处方144张(51.43%).50~80岁患者229例,占患者总数的81.79%.高血压病患者降压药用药次数由高至低依次为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及α-受体阻滞剂(α-RB).常用抗高血压药物DDDs居前3位的为厄贝沙坦、氨氯地平(安内真)和替米沙坦.所有常用抗高血压药DUI均<1.结论 该院慢性病门诊降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合理,应继续加强处方审查和药学监护,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合理用药.

    作者:漆光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及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及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无张力组和传统组各120例.传统组据具体分型,分别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Bassini、McVay、Shouldice术式;无张力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Millikan术式;腹腔镜组在全身麻醉下,采用腹腔镜下内环口荷包缝扎和腹腔内置网法,即改良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和无张力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低于传统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组与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术后的复发率低,安全可靠.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手术区疼痛更轻,适用于双侧疝复发疝.

    作者:李中立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阴道炎五联检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炎五联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12月武进县中医医院门诊及体检患者290例白带标本进行阴道炎五联检测和常规镜检.比较2种方法 检测霉菌性阴道炎阳性率、滴虫性阴道炎阳性率和细菌性阴道炎(BV)阳性率.结果 阴道炎五联检测对霉菌和滴虫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镜检,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炎五联检测对BV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炎五联检测对BV的诊断更准确可靠,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吴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动态心电图对变异性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变异性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2种方法 的检测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ST段抬高、T波高耸、室性期前收缩、加速性室性逸搏、房室传导阻滞、巨型R波、U波倒置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记录患者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孟春;陈秀英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2005-2012年富宁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05-2012年富宁县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2005年3月-2012年11月富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确诊的HFMD重症患者17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实验室检测核酸阳性的普通患者609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儿咽拭子、肛拭子或疱疹液标本送至实验室待检;收集患儿性别、年龄、居住地等人口学资料,分析该地区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组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患者;观察组1~岁年龄段发病率高(51.5%),<3岁患儿占88.3%;对照组4~岁年龄段发病率高(32.3%),总体上以1~岁年龄段发病率高(28.2%);2组均以夏季发病率高,分别为61.4%和59.8%;观察组患者集中在北部地区(58.5%),对照组以中部地区发病率高(48.1%).结论 应积极开展HFMD危险因素相关调查,了解重症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治,以确保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徐文善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

    处方是指由注册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处方点评是抽查处方、患者医嘱,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后,通过多种形式给予点评的制度.处方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笔者对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金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或腹水的临床特征探讨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腹水临床特征.方法 将9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出血组40例和腹水组50例.2组均予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分析:血红蛋白、血小板总数;电解质:血钾、血钠;肝功能试验:白蛋白;血糖;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腹部B型超声测量门、脾静脉宽度.结果 出血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腹水组,血糖及钠离子水平高于腹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小板总数、血钾、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PT、PTA、APTT和门、脾静脉宽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多见高血糖和低血红蛋白,首发腹水者更多见低血钠.

    作者:李霞;李国庆;王正根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新型抗生素舒他西林的临床应用及抗菌作用观察

    目的 讨论新型抗生素舒他西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9例和对照组81例.试验组给予舒他西林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治疗,用药1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对2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比较2组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34%高于对照组的6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细菌学疗效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抗生素舒他西林治疗临床常见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膜炎及其他感染效果明显优于氨苄西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贵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炎性反应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前列腺癌(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越来越普遍.在美国,PC是位于肺癌之后的第二位男性癌症死因.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影响了70%的>60岁男性和90%的>80岁男性[1~3].

    作者:严佳瑾;陈丁丁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舒适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用于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予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舒适化护理.观察2组护理舒适度、满意度及焦虑(SAS)、抑郁(SDS)和视觉模拟(VAS)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SDS、SAS、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不仅能提高消化性内科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还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以小针刀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为15%,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导致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肌肉紧张、酸胀、疼痛,上肢麻木、疼痛,头晕、头痛,严重者可出现下肢乏力,行走步态不稳.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

    作者:何正保;陈南萍;吴爱萍;张玉梅;杨雅娜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经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发生新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性反应,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VAP的发生影响重症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医疗费用.而在我国VAP的发生率为7%~70%,病死率达50%~69%.笔者探讨VAP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爱珍;刘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38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在我国为高居第一位的院内感染,遍布于临床各科室,在欧美发达国家也居第2~3位,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0.5%~5.0%,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HAP患者38例,笔者对其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振勇;孙逊;邓爱停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不同临床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结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临床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结果.方法 将75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超声表现分为A组42例和B组33例.A组为单纯胚囊型,B组为不均质团块回声型.所有患者均在B型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必要时手术切除病灶.观察2组阴道大出血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结果 A组阴道大出血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型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局部注射甲氨蝶呤结合手术切除病灶可起到良好的疗效,其中不均质团块回声型患者的治疗更为困难,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计雪玲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0例.腔镜组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2组均于手术前24h及手术后24、48、72h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血糖(BG)、皮质醇(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24、48、72h,腔镜组BG、P水平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腔镜组BG及P水平与术前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h 2组CRP水平均高于术前24h,但腔镜组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好,对机体应激小,有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一伟;吴庆华;夏兆立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维生素B1穴位注射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维生素B1穴位注射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术后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操作简单,治疗作用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袁玲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血浆皮质醇测定

    目的 分析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月该院呼吸科住院的弥漫性ILD患者32例,据合并呼吸衰竭的类型分为Ⅰ型呼吸衰竭组18例和Ⅱ型呼吸衰竭组14例.选择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ILD组均于住院第二天清晨08:00空腹抽血,下午16:00再次抽血,送检验科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对照组于体检当天抽血,时间、次数、空腹同ILD组.记录ILD组和对照组08:00及16:00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 8:00和16:00,ILD组血浆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D组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组血浆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弥漫性ILD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降低,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梁新;李荣凯;杨艳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右股骨粗隆间及近端粉碎性骨折并发肺栓塞猝死1例及其护理体会

    我院骨科收治右股骨粗隆间及近端粉碎性骨折并发肺栓塞(血栓或脂肪栓塞)致呼吸循环衰竭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主因高处坠落伤后右大腿肿胀、疼痛、活动受限7h,于2012年6月30日入院,入院后诊断为右股骨粗隆间及近端粉碎性骨折.入科后予以骨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右下肢胫骨结节牵引术.各项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后,拟于2012年7月3日在硬膜外阻滞下行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髓内钉固定术.于9:50麻醉成功后,消毒铺单,未行皮肤切开,于9:57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烦躁,心率120次/min,血压降至70/40mm Hg左右,血氧饱和度70%左右,随即出现面色紫绀、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到、大动脉波动消失、心脏停博,立即实施抢救,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胸外按压,给予血管活性药物静脉推注,电除颤,尿激酶75万U中心静脉溶栓,抢救1h后,血压、心跳、意识、呼吸无恢复,心电图呈直线,瞳孔散大至边,对光反射消失,向家属交代病情后,宣布患者临床死亡.经讨论,死亡原因为肺栓塞(血栓或脂肪栓塞)致呼吸循环衰竭,后经尸检证明.

    作者:郭爱玲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剖宫产手术需切开母亲的腹部及子宫以分娩出婴儿,通常剖腹生产是为避免因阴道生产可能对婴儿或母亲性命及健康造成损害[1].由于剖宫产本身非人类的自然分娩过程,对于计划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术前较长时间均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如产妇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改善,易使不良情绪继续发展恶化,延续到产妇生产甚至产后哺乳恢复的阶段,对于产妇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均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对于胎儿的正常发育与分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产妇的心理情绪变化,家属与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了解,一旦发现产妇有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作者:赵海琴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和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1].医院健康教育是医院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的主要环节[2].血液透析患者从初期的血液透析治疗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阶段存在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许多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知识缺乏了解,甚至在饮食、服药等方面存在不良认知,人为设置许多禁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使其树立健康行为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有积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平;梁宝琼 刊期: 2013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