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李姝娜;马永明;钱炜

关键词:丙酸氟替卡松, 鼻喷雾剂, 中耳炎, 急性, 分泌性
摘要: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39耳)和对照组36例(40耳).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治疗7d、14d时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d、14d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房颤伴长R-R间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老年房颤伴长R-R间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4例老年房颤伴长R-R间期(>2.5s)的DCG监测资料,分析DCG检测结果.结果 44例老年患者均为持续性房颤,DCG检出长R-R间期总阵数为1262次,长到4.9s.仅白天检出长R-R间期(5阵次)5例,白天及夜间皆检出长R-R间期(白天317阵次/夜间666阵次)12例,均与睡眠无关;仅夜间检出长R-R间期(274阵次)27例,出现长R-R间期时,与睡眠有关,心室率与患者性别无明显关联.结论 老年房颤合并长R-R间期患者,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无关,除外迷走神经作用可考虑老年房颤合并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鲍敏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中医药对妇女更年期的治疗及保健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药对妇女更年期的治疗效果及保健作用.方法 将44例更年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中医药治疗并予更年期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症状疗效显著,可改善情绪不良、促使月经正常来潮,并可降低复发的可能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燕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分析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危害不仅表现在增加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医务人员工作量,降低病床周转率,还给患者及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作者:刘智慧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供应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

    供应室是集中处理大量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用品的部门.据报道,由针刺或接触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几率为0.1%,暴露于含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液或体液,其感染率为6%~30%,医务人员被丙型肝炎病毒(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几率为1.8%[1].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与病原微生物、锐器、化学消毒液接触,加上工作环境的噪音、潮湿等诸多不良因素,均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防护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汪建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耳穴按压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产后6h产妇出现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如排尿不净、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等,多见于初产妇,常发生在剖宫产、滞产及正常分娩后[1].产后尿潴留不仅影响产妇的子宫收缩,导致产妇阴道出血量增多,同时也易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笔者对550例分娩产妇采用耳穴埋籽按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桂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影响末梢快速血糖值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并发症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危害,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据统计我国约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且每年至少以100万的数量在增加[2].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血糖控制不良患者每天需进行4次以上血糖监测[3].目前,由于使用血糖仪测定患者末梢毛细血管快速血糖值对患者损伤小,快捷、方便、经济,且其对非糖尿病危重症等患者也能迅速提供可靠的血糖值[4]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其测定值的可靠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利洁;赵志红;许丽霞;董素亭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普通型桡骨远端骨折,如A、B型骨折通过手法复位基本上均可采用夹板、石膏等固定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而对于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治疗临床报道不一.我院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1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重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输液室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静脉输液在治疗中属于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且日常就诊患者较多,人群种类也较广泛和复杂,因此对于输液室的护患关系处理及输液安全是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做好输液室的管理提高医患关系,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是静脉输液室护理风险控制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对于静脉输液室的护理风险控制管理,制定总结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规避策略,以达到大程度的保证就诊患者的安全,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对我科近年来输液室的护理管理措施经验作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观察室输液反应137例原因分析与防治

    目的 分析观察室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从而减少其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分析门诊观察室137例输液反应的原因,并探讨防止措施.结果 引起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有药物、输液器材、输液速度、环境因素和患者体质等因素.所有患者经治疗30min后症状消失或好转.结论 合理用药,把好药品及器材质量关,规范各项操作,改善输液流程及输液环境等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作者:袁丽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剖宫产手术需切开母亲的腹部及子宫以分娩出婴儿,通常剖腹生产是为避免因阴道生产可能对婴儿或母亲性命及健康造成损害[1].由于剖宫产本身非人类的自然分娩过程,对于计划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术前较长时间均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如产妇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改善,易使不良情绪继续发展恶化,延续到产妇生产甚至产后哺乳恢复的阶段,对于产妇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均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对于胎儿的正常发育与分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产妇的心理情绪变化,家属与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了解,一旦发现产妇有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作者:赵海琴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

    产后尿潴留是产妇产后8h因排尿功能障碍,部分或全部尿液不能从膀胱排出[1],从而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妇产后阴道出血量增多[2]、血压下降的临床病症,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引起产妇休克,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伤害和痛苦,也极大地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3],同时也是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笔者分析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桂英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阿托伐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临床疗效,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组显效率为77.4%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少UAP患者血脂含量,有效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文德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芪苈强心胶囊辅治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治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冠心病D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心脏舒张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mas、E/A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Amas、DT、IVRT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可有效改善冠心病DH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甄利波;田祥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退行性骨关节炎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疾病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并改善髋关节功能[1].笔者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秀琴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82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致、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中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东英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根治性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疗效观察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病,以往治疗主要依赖于切开排脓,但多形成肛瘘,需再次手术,给患者增加痛苦和负担.近年来,我院收治肛周脓肿183例,选择发生于提肛肌以下的低位脓肿患者52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世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新生儿转运的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随着国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新生儿转运工作随之启动.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将危重新生儿转运到NICU进行监护、诊断和治疗的过程.由于新生儿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在转运中存在极大的风险,安全有效的转运与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息息相关.笔者分析我院新生儿转运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晓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局部麻醉下三叉神经根减压术中的应用

    三叉神经痛系指局限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短暂性阵发性剧痛[1].发病早期,口服药物如卡马西平效果较好,随着时间推移,有些甚至完全无效.研究发现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与神经根被血管压迫有关,临床常用手术疗法控制疼痛,但相比其他治疗,微血管解压术进入颅腔创伤大、风险高[2].我院开展的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经多年实践,特别是在局部麻醉下可更好地观察患者,术中由麻醉医师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应用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使并发症明显减少,手术效果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志强;刘庆;程璠;赵丽囡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的麻醉效果和对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随机分为S组和F组各30例.麻醉诱导静脉给予丙泊酚、阿曲库铵,S组予舒芬太尼,F组予芬太尼完成气管插管.术中吸入2%~4%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术中(手术开始后15min)(T4)、拔管时(T5)、拔管后5min(T6)时的MAP、HR,并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术中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及术毕拔管后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RS)和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组T5时MAP、HR水平高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MAP、HR与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T2、T3、T4、T5、T6时MAP、HR水平均高于T1时及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毕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高于F组,RS评分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与F组手术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术中眼反射发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能提供充分的镇静镇痛,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利于维持围术期眼内压的稳定,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宋端怡;卜林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利于手术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海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