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外科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陈存存;王刚;周旭东

关键词:外科治疗, 早期, 单纯药物治疗, 肺结核, 耐多药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早期外科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予以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痰液转阴率、治愈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痰液转阴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3.0%、88.4%,高于对照组的34.9%、23.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早期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调查

    目的 研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调查本市疾病控制中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结果 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以本科和大专学历为主,总共占83.9%;应急预案以传染病和中毒事件为主,总共占63.4%;应急队伍的组建数量逐年增加;在2010-2012年3年内累计进行318次应急相关培训,且培训主要集中在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上.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紧急、突然、复杂,会对社会稳定和公众的生命健康产生很大危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对大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的责任,政府应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作者:李艳芳;田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将69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36例和传统镇痛组33例.超前镇痛组围手术期应用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传统镇痛组术前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术后2组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时,辅助其他类镇痛药物治疗.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第2、4、8、12、24、48小时VAS评分、辅助其他镇痛药物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超前镇痛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小于传统镇痛组,且术后镇痛药物辅用率为5.6%,低于传统镇痛组的3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过敏反应、消化道出血以及心、脑血管等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应用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超前镇痛,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唐俊;黄克;李林;梁红锁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孕母、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

    目的 了解孕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 94例孕产妇分别为胎儿生长受限儿(FGR)孕妇21例,正常妊娠孕妇48例和巨大儿孕妇25例.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格参数由专人测量其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头围等数据.分娩前抽取孕妇空腹血,胎儿娩出后即抽脐血,IGF-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FGR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明显小于正常组,巨大儿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脐血FGR组IGF-1水平均低于血清水平,孕妇血清及脐血IGF-1水平低于正常组,巨大儿组孕妇脐血IGF-1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孕妇脐血IGF-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0.672,P<0.05).与新生儿身长和头围无明显相关性.孕妇血清IGF-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FGR可以通过孕妇血清IGF-1降低来初步判断,巨大儿要以脐血IGF-1水平作为参考.

    作者:王树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我院的药品采购管理

    药品采购管理是医院药品采供部的重要职责和职能.如何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品,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现结合实际情况,将我院药品采购管理简述如下.

    作者:黄建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文拉法辛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比较单用文拉法辛与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150~225mg/d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150~225mg/d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HAMD、HAMA进行评定,以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2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逐周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有肯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隋海秀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临床实习护理带教存在的问题及体会

    临床实习护理带教是护理实习学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是培养学员实际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实习带教的效果,直接影响学员日后的工作,因此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十分重要.笔者现将临床实习护理带教存在问题汇报如下.

    作者:付印;刘淑梅;关兰荣;苏秀霞;张林红;王红艳;国献素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氯化钾缓释片治疗1级高血压临床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病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人群中心、脑、肾并发症不断增加.国外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死亡的第1位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的第3位因素,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平稳长期保持血压正常稳定是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基础.近年来,新的长效、高质量的降压药不断涌现.但对于那些低收入人群,药品的价格和患者收入之间的矛盾直接阻碍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了提高这部分人群中患者的控制率,减少不良反应.笔者采用寿比山联合氯化钾缓释片治疗1级高血压,随访半年降压达标率达78.46%,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会忠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目前,我国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患者的康复及医院的医疗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未掌握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不但不会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作者:刘翠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药物不良反应279例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1年收集的27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引发ADR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79例ADR涉及的药物类别有15类97种,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抗感染药物106例(28.96%)、抗肿瘤用药81例(22.13%)、心血管系统用药29例(7.92%);静脉滴注更易引发ADR,共246例(81.46%);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结论 应加强与重视医院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上报意识,完善并提高ADR报告质量;重点加强严重的、新的ADR监测,降低漏报率;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用药监护的作用,以减少可以预见的ADR发生.

    作者:周林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012年我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2012年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情况.方法 对门诊药房2012年230例用药咨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药物类别居前3位的分别为心脑血管药(23.91%)、抗感染药(20.87%)、消化系统药(19.13%).咨询内容以药品用法用量、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居多,分别占26.09% 和20.00%.结论 在门诊药房设立药物咨询窗口可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使患者用药更安全、更合理.

    作者:何丽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新生儿胃液HBsAg、HBeAg检测在母婴垂直传播中作用

    据报道在我国30%左右的慢性乙型肝炎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母婴垂直传播在乙型肝炎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消化道也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新生儿胃液中HBsAg、HBeAg的定性检测,旨在探究新生儿消化道感染在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中作用,为 HBV先天性宫内感染的有效阻断、减少产时感染提供新思路.

    作者:杨丽萍;孙淑媛;逯旭红;张瑞芬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个体化治疗35例效果观察

    孕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边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低于胎先露部,称前置胎盘[1].若这种胎盘附着部位异常发生在孕28周之前,则称胎盘前置状态.胎盘前置状态是妊娠中期阴道出血常见的原因,其流血常反复发生,甚至可能一次出血即危及生命.当保胎失败或患者坚决放弃妊娠时,其处理较为棘手[2].为探讨不同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采取个性化治疗的效果,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永碧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

    消毒供应中心是执行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部门和无菌器材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医疗器械除了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外,很多器械需要重新清洗、消毒后再次使用,这些再生医疗器械在使用后会被人体的有机物,如血液、脓液、体液等非水溶性污物污染,由于都是有机物质,并且携带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对污染的器械进行彻底清洗显得非常重要,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Ⅰ类切口手术326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出院病历326份,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26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185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56.75%;单一用药、联合用药率分别为88.11%(163/185)、11.89%(22/185);术前0.5~2.0h、>2h用药分别为118例(77.63%)、34例(22.37%),术后预防用药时间:≤48h 136例(73.51%)、3~7d 43例(23.24%)、>7d 6例(3.24%).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指征把握不严、药物选择欠妥、用药时机不当以及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刘东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联合用药的合理使用

    药物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抗生素的联合使用,高血压的联合使用.合理使用可起到协同作用,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会发生危险.

    作者:曹彩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010-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该院2010-2011年抗菌药物年使用量前10名的药物进行排序、用药频度排序等,采用DDDs分析法进行估计分析.结果 以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应用广,在抗菌药物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须加强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合理性的监管.

    作者:周蓓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与对策

    合理用药是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及理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表现在给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药物选择正确、药物使用保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剂量适当、给药途径和联合用药合理、患者依从性好等方面.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常遇到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了广大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的重视,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现就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梳理及对策建议如下.

    作者:郑兰芝;段建峰;李如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仅予以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苏亮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猪尾巴导管置管引流并顺铂联合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腹腔积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猪尾巴导管置管引流并顺铂联合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猪尾巴导管引流放尽胸、腹腔积液之后经胸腔注射顺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聚金葡素浆膜腔内注射;在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4.21%、57.89%高于对照组的52.63%、36.8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顺铂联合高聚金葡素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有着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效控制胸、腹腔积液,且毒性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江红;赵作银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空巢老人下肢骨折后焦虑、抑郁的护理体会

    据统计,60岁及以上2个老年人的家庭中,单独生活住户占42%[1],但是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整体上低于非空巢老人,为此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到社会关注.其主要表现以焦虑、抑郁为主空巢心理.尚加之骨折后活动能力下降,可严重影响老人的心理情绪,焦虑、抑郁症的发生率更为显著.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与躯体症状相互作用,严重影响着治疗效果和预后.另外,空巢老人住院期间的主要特点是患者住院全程无亲属陪护,其一切工作均由护理人员完成[2].为此加强空巢老人后的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陈光华;孛素霞;王冬红;武文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