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母、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

王树辉

关键词:脐血,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 孕母, 新生儿体质量, 关系
摘要:目的 了解孕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 94例孕产妇分别为胎儿生长受限儿(FGR)孕妇21例,正常妊娠孕妇48例和巨大儿孕妇25例.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格参数由专人测量其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头围等数据.分娩前抽取孕妇空腹血,胎儿娩出后即抽脐血,IGF-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FGR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明显小于正常组,巨大儿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脐血FGR组IGF-1水平均低于血清水平,孕妇血清及脐血IGF-1水平低于正常组,巨大儿组孕妇脐血IGF-1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孕妇脐血IGF-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0.672,P<0.05).与新生儿身长和头围无明显相关性.孕妇血清IGF-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FGR可以通过孕妇血清IGF-1降低来初步判断,巨大儿要以脐血IGF-1水平作为参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吲哒帕胺致低血钾1例

    患者,女,56岁,因双下肢无力,行走时明显,于2013年5月9日到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就诊,来院后查体: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痛心悸,无腹泻腹痛,体温37.2℃,血压120/90mm Hg(1mm Hg=0.133kPa).既往有高血压史十余年,糖尿病史半年,平日口服吲哒帕胺片、阿卡波糖片和糖脉康冲剂控制血压和血糖,曾有多次一过性四肢无力症状,但未就诊检查.

    作者:陆杰;沈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二陈丸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二陈丸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二陈丸佐治.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5%、78.1%,高于对照组的12.5%、3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陈丸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红艳;杨雁;苏秀霞;刘树刚;葛林明;李芳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脐带真结3例临床分析及预防

    脐带真结是脐带异常中的一种,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率为0.4%~1.1%[1],脐带真结多先为脐带缠绕胎体,后因胎儿运动时穿过脐带套环而形成,脐带真结一旦拉紧导致脐血流完全关闭时,可使胎儿迅速死亡,围生儿死亡率极高,但因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和超声图像,产前难以诊断.产前筛查出脐带真结的高危孕妇,严密监测宫内情况,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2002年12月-2013年3月10年我院产科共分娩+中期妊娠引产9262例,其中脐带真结3例(0.0324%).3例均为足月妊娠的育龄期妇女,孕期于我院及外院不定期产检及彩色B型超声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其中2例经阴道分娩,1例行剖宫产术,3例新生儿均为活产.

    作者:何惠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8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术中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6U,对照组术中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20U.观察2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疗效确切.

    作者:赵薇;李良丽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新生儿脐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消毒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每天3次,疗程均为7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3%、90.0%,高于对照组的45.4%、7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玉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丹莪妇康煎膏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试验组予以米非司酮联合丹莪妇康煎膏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3.7%;随访复发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低于对照组的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黄小帆;杨红梅;陈绮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孕母、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

    目的 了解孕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 94例孕产妇分别为胎儿生长受限儿(FGR)孕妇21例,正常妊娠孕妇48例和巨大儿孕妇25例.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格参数由专人测量其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头围等数据.分娩前抽取孕妇空腹血,胎儿娩出后即抽脐血,IGF-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FGR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明显小于正常组,巨大儿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脐血FGR组IGF-1水平均低于血清水平,孕妇血清及脐血IGF-1水平低于正常组,巨大儿组孕妇脐血IGF-1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孕妇脐血IGF-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0.672,P<0.05).与新生儿身长和头围无明显相关性.孕妇血清IGF-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FGR可以通过孕妇血清IGF-1降低来初步判断,巨大儿要以脐血IGF-1水平作为参考.

    作者:王树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调查

    目的 研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调查本市疾病控制中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结果 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以本科和大专学历为主,总共占83.9%;应急预案以传染病和中毒事件为主,总共占63.4%;应急队伍的组建数量逐年增加;在2010-2012年3年内累计进行318次应急相关培训,且培训主要集中在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上.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紧急、突然、复杂,会对社会稳定和公众的生命健康产生很大危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对大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的责任,政府应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作者:李艳芳;田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 护理方法1.1 遵循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 从入院介绍、住院后的治疗及健康指导,到出院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护理,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每天整理床铺,洗脸、洗脚,甚至伺候大小便,协助更衣、进食,成了每个护士必须的任务,遇到特殊的患者或特殊的治疗采取个体化处理.

    作者:田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氯化钾缓释片治疗1级高血压临床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病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人群中心、脑、肾并发症不断增加.国外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死亡的第1位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的第3位因素,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平稳长期保持血压正常稳定是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基础.近年来,新的长效、高质量的降压药不断涌现.但对于那些低收入人群,药品的价格和患者收入之间的矛盾直接阻碍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了提高这部分人群中患者的控制率,减少不良反应.笔者采用寿比山联合氯化钾缓释片治疗1级高血压,随访半年降压达标率达78.46%,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会忠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注射用美罗培南与盐酸万古霉素存在配伍禁忌

    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中,对于严重感染的新生儿,为了提高抗感染疗效,常选用2种抗生素联合用药,其中注射用美罗培南联合盐酸万古霉素常是被选对象.然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这2种药物混合后,注射器内出现白色浑浊.查阅这2种药物说明书及<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1],没有发现这2种药物配伍禁忌的记载.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永芬;杨文琼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氨溴索、溴己新2种方案辅治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氨溴索与溴己新2种方案辅治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索组、溴己新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氨溴索组、溴己新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氨溴索、溴己新静脉滴注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氨溴索组总有效率为98.0%、溴己新组94.0%,均高于对照组的88.0%,且氨溴索组高于溴己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溴索组咳嗽、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溴己新组和对照组,且溴己新组咳嗽、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溴己新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辅治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溴己新,但由于病例数量有限,此结果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作者:唐喆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文拉法辛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比较单用文拉法辛与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150~225mg/d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150~225mg/d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HAMD、HAMA进行评定,以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2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逐周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有肯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隋海秀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Ⅰ类切口手术326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出院病历326份,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26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185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56.75%;单一用药、联合用药率分别为88.11%(163/185)、11.89%(22/185);术前0.5~2.0h、>2h用药分别为118例(77.63%)、34例(22.37%),术后预防用药时间:≤48h 136例(73.51%)、3~7d 43例(23.24%)、>7d 6例(3.24%).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指征把握不严、药物选择欠妥、用药时机不当以及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刘东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9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予以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硝苯地平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8%、94.2%,高于对照组的38.6%、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林先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老年患者洗澡意外事件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洗澡意外事件发生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本院老年病区自2012年7月起对老年患者洗澡发生意外实施了安全护理管理措施.选取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前1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及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后1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措施前、后老年病区中老年患者在洗澡时发生的意外事件及不良后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老年患者洗澡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5%,低于对照组的7.6%;且洗澡意外事件致不良后果发生率为4.9%,低于对照组的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洗澡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措施,可减少洗澡时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不良后果.

    作者:曾会群;邱宁;胡显琼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现代生活压力较大导致人们自身免疫力较大程度地下降,加之抗生素和一些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一旦人体发生细菌感染,通常会导致局部发生炎性反应或菌血症,这些都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临床治疗细菌性感染主要采用静脉输液的方法,以便纠正患者机体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从而恢复患者的内环境稳定,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并且杀灭细菌.因此,抗菌药物对预防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临床使用此类药物存在着一个难点,即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并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合理用药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2010-2013年,我院门诊收治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100例,现对其临床治疗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利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将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给予坎地沙坦酯片8mg口服治疗,1次/d;对照组给予缬沙坦片80mg口服治疗,1次/d.服用2周后,若舒张压≥12kPa则剂量加倍,疗程为8周.比较2组的降压疗效、幅度及心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的87.3%,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血压降低幅度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心率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良好,临床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自拟补黄汤联合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补黄汤联合西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7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组106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66例.单纯西医组仅予以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予以自拟补黄汤联合西医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9%、88.0%,高于单纯西医组的30.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疗效确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华;张淑芳;康幼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007-2011年我院抗肿瘤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抗肿瘤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植物来源及其衍生物类药是用药金额多的抗肿瘤药物(44.29%);DDDs排序向前的药物有来曲唑片、托瑞米芬片、注射用环磷酰胺、依西美坦片.结论 我院抗肿瘤药的用药现状符合当前国内抗肿瘤药物的消耗总趋势,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李明珍;陈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