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喆
长春西汀注射液为脑血管扩张药,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管平滑肌松弛的信使c-CMP的作用,选择性的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代谢.适用于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诱发的各种症状.
作者:邓玲;张俊红;刘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近年来宫腔镜下诊断和分离宫腔粘连已经成为诊治宫腔粘连的佳方式.但术后若不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月经重建,则可能形成新的粘连,选择一种理想的方案进行后期治疗显得非常重要.笔者采用结合雌激素片进行周期治疗,并随机分为不同剂量组,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并观察佳剂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萍;袁超燕;杨年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甲床损伤在手外伤中很常见,我镇手工冲床密集,大量冲床挤压所致的甲床损伤中甲床缺损较多,如何处理缺损,我科尝试多种方法.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修复30例患者,恢复满意,且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较小,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胡建桥;杨亚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医院药房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的一种.其管理方式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用药安全及患者生命健康.1 现有中药饮片管理模式的不足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脐带真结是脐带异常中的一种,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率为0.4%~1.1%[1],脐带真结多先为脐带缠绕胎体,后因胎儿运动时穿过脐带套环而形成,脐带真结一旦拉紧导致脐血流完全关闭时,可使胎儿迅速死亡,围生儿死亡率极高,但因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和超声图像,产前难以诊断.产前筛查出脐带真结的高危孕妇,严密监测宫内情况,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2002年12月-2013年3月10年我院产科共分娩+中期妊娠引产9262例,其中脐带真结3例(0.0324%).3例均为足月妊娠的育龄期妇女,孕期于我院及外院不定期产检及彩色B型超声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其中2例经阴道分娩,1例行剖宫产术,3例新生儿均为活产.
作者:何惠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在治疗过期流产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例过期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先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后行清宫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清宫术进行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2组患者宫口松弛度、出血量、胚胎娩出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胚胎娩出时间、二次清宫、宫口松弛度适合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米非司酮对过期流产患者进行治疗,能使患者宫口松弛度得到提高,减少术中出血量,使胚胎更容易脱落,且胚胎娩出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春旺;卢倩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比较、分析早期外科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予以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痰液转阴率、治愈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痰液转阴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3.0%、88.4%,高于对照组的34.9%、23.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早期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存存;王刚;周旭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现代生活压力较大导致人们自身免疫力较大程度地下降,加之抗生素和一些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一旦人体发生细菌感染,通常会导致局部发生炎性反应或菌血症,这些都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临床治疗细菌性感染主要采用静脉输液的方法,以便纠正患者机体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从而恢复患者的内环境稳定,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并且杀灭细菌.因此,抗菌药物对预防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临床使用此类药物存在着一个难点,即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并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合理用药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2010-2013年,我院门诊收治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100例,现对其临床治疗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利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分析胺碘酮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入院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应合理地对胺碘酮的用药剂量和指征进行把握,这对于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是非常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先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原发性高血压病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人群中心、脑、肾并发症不断增加.国外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死亡的第1位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的第3位因素,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平稳长期保持血压正常稳定是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基础.近年来,新的长效、高质量的降压药不断涌现.但对于那些低收入人群,药品的价格和患者收入之间的矛盾直接阻碍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了提高这部分人群中患者的控制率,减少不良反应.笔者采用寿比山联合氯化钾缓释片治疗1级高血压,随访半年降压达标率达78.46%,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会忠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手术涉及到生育功能、性生活等问题,故对手术反应更为强烈.医护人员通过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和恐惧,帮助患者维持佳状态,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身体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加强对妇产科护理对象的身心护理,促进其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谭荣芬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本文通过对止吐类药物的概述,介绍了目前临床应用的止吐类药物的分类和样本医院的使用情况及国内外市场情况,并对止吐药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牛桂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药物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抗生素的联合使用,高血压的联合使用.合理使用可起到协同作用,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会发生危险.
作者:曹彩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生率可高达5%~10%.为降低其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积极寻找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本文就我院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比较稳定型(PS型)与交叉韧带保留型(CR型)2种假体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7月109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分为CR型假体组62例(A组)、PS型假体组47例(B组),术后3个月,应用KT-1000关节动度计在膝关节屈曲30°时进行膝关节大前后向位移的测量,并记录AKS评分.分析在膝关节大前后向位移及AKS评分等方面PS与CR型2种假体存在的差异.结果 TKA术后3个月A组膝关节大前后向位移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K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后3个月PS型假体组具有更好的膝关节前后向稳定性.
作者:郗长永;高石军;李彤;陆博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近年来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合并Ⅱ型糖尿病的结肠癌患者会因糖尿病引发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失调等诸多并发症而使手术耐受性下降,手术风险增高.故术前护理对于结肠癌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能否顺利手术尤为重要.笔者总结结肠癌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80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院内病死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天数、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2组临床症状、院内病死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通气用于治疗AECOPD安全有效,可作为常规一线治疗,及早应用.
作者:李慧;邢学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山茶油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70 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放疗期间使用山茶油;对照组35例,按常规皮肤护理.比较2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Ⅲ级皮炎皮肤反应3例,Ⅳ级皮肤反应1例;对照组患者Ⅲ级皮炎皮肤反应11例,Ⅳ级皮肤反应4例.观察组患者发生放射性皮炎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茶油能提高皮肤的耐受能力,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程度.
作者:叶中慧;周婉芹;邱寿庆;唐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在安置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是患者担心又缺乏知识的一部分.许多并发症可通过护理人员的观察及时发现,通过医护配合及时处理,有些并发症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降低发生率,大限度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规范门诊处方及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3年第一季度门诊处方3650张进行抽查,检查处方书写规范和检查用药适宜性.结果 不规范处方2573张,占总抽查处方的70.5%.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现象,临床用药存在重复给药、用时超长、用药不当、配伍禁忌及用法错误等不足之处.结论 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药师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改进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田卓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