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红
合理用药是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及理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表现在给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药物选择正确、药物使用保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剂量适当、给药途径和联合用药合理、患者依从性好等方面.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常遇到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了广大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的重视,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现就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梳理及对策建议如下.
作者:郑兰芝;段建峰;李如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比较、分析早期外科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予以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痰液转阴率、治愈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痰液转阴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3.0%、88.4%,高于对照组的34.9%、23.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早期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存存;王刚;周旭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评价我院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抗肿瘤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植物来源及其衍生物类药是用药金额多的抗肿瘤药物(44.29%);DDDs排序向前的药物有来曲唑片、托瑞米芬片、注射用环磷酰胺、依西美坦片.结论 我院抗肿瘤药的用药现状符合当前国内抗肿瘤药物的消耗总趋势,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李明珍;陈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近年来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合并Ⅱ型糖尿病的结肠癌患者会因糖尿病引发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失调等诸多并发症而使手术耐受性下降,手术风险增高.故术前护理对于结肠癌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能否顺利手术尤为重要.笔者总结结肠癌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二陈丸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二陈丸佐治.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5%、78.1%,高于对照组的12.5%、3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陈丸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红艳;杨雁;苏秀霞;刘树刚;葛林明;李芳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甲床损伤在手外伤中很常见,我镇手工冲床密集,大量冲床挤压所致的甲床损伤中甲床缺损较多,如何处理缺损,我科尝试多种方法.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修复30例患者,恢复满意,且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较小,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胡建桥;杨亚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经初步救治后,常需进一步检查及住院治疗.在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易出现病情变化、信息交接不全或遗漏、双方职责不清等问题,导致不良后果.采用标准化操作流程,规范转运、交接,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赵云芳;崔新霞;付印;李芳芳;苏秀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 护理方法1.1 遵循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 从入院介绍、住院后的治疗及健康指导,到出院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护理,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每天整理床铺,洗脸、洗脚,甚至伺候大小便,协助更衣、进食,成了每个护士必须的任务,遇到特殊的患者或特殊的治疗采取个体化处理.
作者:田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及穴位贴敷预防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8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及对照组39例,干预组在化疗前给予静脉滴注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且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化疗前只给予托烷司琼.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有效率为86.96%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化疗后给予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及穴位贴敷治疗可大大减轻患者的恶心及呕吐.
作者:董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颅底骨折合并颅内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进而易引发医患纠纷,外科医师必须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治疗.笔者对26例颅底骨折合并颅内感染的患者的诊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鑫;马治国;孙永东;任永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喜炎平注射液在我院使用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全身性损伤者约占48%,主要表现为过敏性反应等;呼吸系统损伤约占27%,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皮肤损伤约占15%;心血管系统损伤约占10%,主要表现为发绀等.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1年收集的27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引发ADR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79例ADR涉及的药物类别有15类97种,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抗感染药物106例(28.96%)、抗肿瘤用药81例(22.13%)、心血管系统用药29例(7.92%);静脉滴注更易引发ADR,共246例(81.46%);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结论 应加强与重视医院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上报意识,完善并提高ADR报告质量;重点加强严重的、新的ADR监测,降低漏报率;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用药监护的作用,以减少可以预见的ADR发生.
作者:周林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自拟补黄汤联合西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7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组106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66例.单纯西医组仅予以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予以自拟补黄汤联合西医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9%、88.0%,高于单纯西医组的30.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疗效确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华;张淑芳;康幼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汤剂是中医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具有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且便于加减使用,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中药汤剂的质量,从而延误病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浅谈中药汤剂质量.
作者:陈玉枝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肠梗阻为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肠梗阻中手术后肠梗阻占20%~63%[1].积极处理肠梗阻可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笔者就我院自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5例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洪流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通过Lemaster等人总结大量关于糖尿病足病的文献显示,约15%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溃疡[1],糖尿病居截肢原因首位.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截肢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2004年我国14所医院开展糖尿病足病患病情况的多中心研究,共收集634例糖尿病足病与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男性366例,女性268例;平均年龄(65.65±10.99)岁.
作者:杜洪杰;孙向宁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猪尾巴导管置管引流并顺铂联合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猪尾巴导管引流放尽胸、腹腔积液之后经胸腔注射顺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聚金葡素浆膜腔内注射;在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4.21%、57.89%高于对照组的52.63%、36.8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顺铂联合高聚金葡素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有着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效控制胸、腹腔积液,且毒性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江红;赵作银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临床实习护理带教是护理实习学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是培养学员实际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实习带教的效果,直接影响学员日后的工作,因此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十分重要.笔者现将临床实习护理带教存在问题汇报如下.
作者:付印;刘淑梅;关兰荣;苏秀霞;张林红;王红艳;国献素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实施全程监测并干预护理,对照组则予以常规新生儿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5d内经皮胆红素监测情况、体质量变化以及胎粪初排和转黄时间.结果 2组新生儿出生第1天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出生第3、5天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恢复快,且胎粪初排和转黄时间明显提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儿科多重耐药菌(MDRO)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12月儿科住院临床分离的MDRO,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排名前2位的MDRO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分别为32.8%、18.4%.MDRO科室分布排名前3位分别为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科.MDRO以痰检出率高,构成比为61.7%.亚胺培南仍然是治疗儿童革兰阴性MDRO严重感染的有效药物之一.本监测未发现革兰阳性MDRO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儿科MDRO分布范围广,对多种抗感染药物耐药率高,可供儿童选择抗感染药物非常有限,因此要切实加强医院MDRO管理.
作者:林艳云;汪锡文;谭南;陈画虹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