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补黄汤联合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临床观察

张华;张淑芳;康幼雯

关键词:补黄汤, 黄体功能不全, 不孕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补黄汤联合西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7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组106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66例.单纯西医组仅予以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予以自拟补黄汤联合西医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9%、88.0%,高于单纯西医组的30.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疗效确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药师的培训与考核体系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专业培训的药护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的医疗职能部门[1].PIVAS改变了原有的医师开医嘱、护士执行医嘱的病区给药模式,形成以患者为中心、药师对患者用药过程负责的全新工作模式,能有效避免由于医生的用药习惯或护士的药学知识相对薄弱等因素引起的医疗差错;PIVAS改变了医院药学以事后分析为主的传统工作模式,逐步实现由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转变,也为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作者:钱晓萍;苏宇鸣;张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注射用美罗培南与盐酸万古霉素存在配伍禁忌

    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中,对于严重感染的新生儿,为了提高抗感染疗效,常选用2种抗生素联合用药,其中注射用美罗培南联合盐酸万古霉素常是被选对象.然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这2种药物混合后,注射器内出现白色浑浊.查阅这2种药物说明书及<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1],没有发现这2种药物配伍禁忌的记载.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永芬;杨文琼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肾脏病在当今社会中呈现越来越高的发病率,更多的患者进入常规治疗模式-血液透析,但是由于透析的连续性、高昂的费用等,使透析患者家庭承担了重大的压力.据统计,常规透析患者中,8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或有自责的心理,担心自己的疾病成为家里的负担.当今护理的发展,由过去的单纯的治病发展到现代的护理服务的以人为本,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的发展,因此人文关怀也成为了护理工作的核心和责任.作为透析室的护理工作人员,笔者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给予更多的心理安慰与帮助,提高优质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作者:谢小萍;陈伟;陈洁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瘘道型根尖周围炎临床疗效分析

    瘘道型根尖周围炎是口腔门诊常见疾病之一,瘘道经久不愈则是该口腔病症的治疗难题.我院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瘘道型根尖周围炎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学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Ⅰ类切口手术326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出院病历326份,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26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185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56.75%;单一用药、联合用药率分别为88.11%(163/185)、11.89%(22/185);术前0.5~2.0h、>2h用药分别为118例(77.63%)、34例(22.37%),术后预防用药时间:≤48h 136例(73.51%)、3~7d 43例(23.24%)、>7d 6例(3.24%).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指征把握不严、药物选择欠妥、用药时机不当以及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刘东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胎盘早剥24例临床分析

    胎盘早剥为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46%~2.1%,胎盘早剥相关的围生儿死亡率国内报道为20%~35%,国外报道为15%.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1月-2012 年11月24例胎盘早剥病例的诊断、处理与不良结局,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群;逯彩虹;王海波;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胺碘酮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分析胺碘酮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入院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应合理地对胺碘酮的用药剂量和指征进行把握,这对于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是非常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先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及其作用

    医疗药品[1]与人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医院药库[2]管理是医疗药品在医院储存和使用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药品使用安全及临床治疗效果.故科学、高效地医院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大课题.结合我院药库药品日常管理经验,探讨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及其作用,为保障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提供依据.

    作者:袁蓉;全晓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临床实习护理带教存在的问题及体会

    临床实习护理带教是护理实习学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是培养学员实际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实习带教的效果,直接影响学员日后的工作,因此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十分重要.笔者现将临床实习护理带教存在问题汇报如下.

    作者:付印;刘淑梅;关兰荣;苏秀霞;张林红;王红艳;国献素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关于急诊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探讨

    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经初步救治后,常需进一步检查及住院治疗.在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易出现病情变化、信息交接不全或遗漏、双方职责不清等问题,导致不良后果.采用标准化操作流程,规范转运、交接,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赵云芳;崔新霞;付印;李芳芳;苏秀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自拟补黄汤联合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补黄汤联合西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7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组106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66例.单纯西医组仅予以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予以自拟补黄汤联合西医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9%、88.0%,高于单纯西医组的30.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疗效确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华;张淑芳;康幼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手术涉及到生育功能、性生活等问题,故对手术反应更为强烈.医护人员通过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和恐惧,帮助患者维持佳状态,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身体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加强对妇产科护理对象的身心护理,促进其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谭荣芬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急性胃出血的护理体会

    急性胃出血主要是由胃癌、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手术或烧伤引起的溃疡、胃溃疡、胃底部静脉曲张破裂等引起[1].严重可危及生命.在治疗的同时,护理占有重要的地位,我科2010年8月-2012年8月对急性胃出血38例实施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薇;曾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012年玉林市一院产妇分娩方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产妇分娩方式,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资料.方法 对2012年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该院住院分娩产妇3024例,剖宫产娩1252例,剖宫产率41.40%,阴道分娩1772例,阴道分娩率58.60%,该院住院产妇分娩以阴道分娩为主.结论 该院住院剖宫产分娩较高,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环比增长发展.

    作者:韦彩丽;廖东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对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心肺复苏患者是一项非常有临床价值的技术,在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银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理技能操作标准与教学实践

    护理技能操作是一名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护理技能操作标准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规范化要求.在教学中运用护理技能操作标准指导学员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步骤.因此,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必须不断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发展,以操作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规范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护理人才.

    作者:张少英;徐冬梅;王琳;张立红;张月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医院药房中药饮片的管理方式探讨

    医院药房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的一种.其管理方式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用药安全及患者生命健康.1 现有中药饮片管理模式的不足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表现为腰、臀疼痛,伴下肢放射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80%~90% 的患者可经保守治疗使症状缓解或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大多数初次发病的患者均应考虑非手术治疗.但传统的非手术疗法疗程长,见效慢.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友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实施全程监测并干预护理,对照组则予以常规新生儿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5d内经皮胆红素监测情况、体质量变化以及胎粪初排和转黄时间.结果 2组新生儿出生第1天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出生第3、5天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恢复快,且胎粪初排和转黄时间明显提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锌剂与叶酸治疗小儿腹泻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锌剂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其中研究组采用锌剂联合叶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锌剂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的安全性高,有助于患儿病情的好转,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卢倩文;孙春旺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