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底骨折合并颅内感染疗效观察

黄鑫;马治国;孙永东;任永英

关键词:颅底骨折, 颅内感染
摘要:颅底骨折合并颅内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进而易引发医患纠纷,外科医师必须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治疗.笔者对26例颅底骨折合并颅内感染的患者的诊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病临床诊疗体会

    通过Lemaster等人总结大量关于糖尿病足病的文献显示,约15%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溃疡[1],糖尿病居截肢原因首位.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截肢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2004年我国14所医院开展糖尿病足病患病情况的多中心研究,共收集634例糖尿病足病与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男性366例,女性268例;平均年龄(65.65±10.99)岁.

    作者:杜洪杰;孙向宁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实施全程监测并干预护理,对照组则予以常规新生儿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5d内经皮胆红素监测情况、体质量变化以及胎粪初排和转黄时间.结果 2组新生儿出生第1天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出生第3、5天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恢复快,且胎粪初排和转黄时间明显提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在安置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是患者担心又缺乏知识的一部分.许多并发症可通过护理人员的观察及时发现,通过医护配合及时处理,有些并发症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降低发生率,大限度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文拉法辛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比较单用文拉法辛与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150~225mg/d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150~225mg/d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HAMD、HAMA进行评定,以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2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逐周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有肯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隋海秀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医院药房中药饮片的管理方式探讨

    医院药房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的一种.其管理方式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用药安全及患者生命健康.1 现有中药饮片管理模式的不足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30例治疗体会

    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比较困难,预后差.笔者2010年1月-2013年2月对3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别应用西药和中药联合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将69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36例和传统镇痛组33例.超前镇痛组围手术期应用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传统镇痛组术前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术后2组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时,辅助其他类镇痛药物治疗.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第2、4、8、12、24、48小时VAS评分、辅助其他镇痛药物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超前镇痛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小于传统镇痛组,且术后镇痛药物辅用率为5.6%,低于传统镇痛组的3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过敏反应、消化道出血以及心、脑血管等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应用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超前镇痛,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唐俊;黄克;李林;梁红锁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输液反应20例临床诊疗体会

    输液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治疗不当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自2008年以来治疗输液反应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海棠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007-2011年我院抗肿瘤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抗肿瘤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植物来源及其衍生物类药是用药金额多的抗肿瘤药物(44.29%);DDDs排序向前的药物有来曲唑片、托瑞米芬片、注射用环磷酰胺、依西美坦片.结论 我院抗肿瘤药的用药现状符合当前国内抗肿瘤药物的消耗总趋势,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李明珍;陈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锌和铁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铜(Cu)、锌(Zn)和铁(Fe)的关系.方法 30例OSAHS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被分为3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10例.并选取同时在医院行扁桃体摘除术的10例患者为对照组,4组均行一般检查、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Cu、Zn和Fe的含量,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OSAHS各组夜间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值、低血氧饱和度(LSaO2)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轻度组血清Cu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Cu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各组血清Zn、F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SAHS组血清Cu含量和AHI值呈负相关,Zn、Fe含量和AHI值无相关性;OSAHS组血清Cu含量和LSaO2值呈正相关,Zn、Fe含量和LSaO2值无相关性.结论 OSAHS患者在体内Cu缺乏的情况下可适当补充Cu元素,降低因OSAHS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作者:刘天宝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重型颅脑损伤59例并发症护理体会

    2010年4月-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9例,经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并发症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艳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药物性横纹肌溶解症1例

    患者,女,65岁,因高血脂口服非诺贝特100mg,每日3次.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全身乏力,自觉肌肉酸痛,以双下肢小腿明显5d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史10余年,合并糖尿病肾病史5年,高血压病史2年,否认心脏病、遗传病、肝炎、肺结核等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未发现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烟酒嗜好,无输血史,52岁绝经,绝经后阴道无出血.

    作者:徐应春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模式对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患者所致胃肠黏膜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对口服肠溶阿司匹林(ASA)所致胃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例,对照组按常规用药宣传教育;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2组服药后出血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模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能明显减轻口服ASA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

    作者:李静;范传玲;崔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早期外科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早期外科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予以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痰液转阴率、治愈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痰液转阴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3.0%、88.4%,高于对照组的34.9%、23.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早期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存存;王刚;周旭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理技能操作标准与教学实践

    护理技能操作是一名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护理技能操作标准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规范化要求.在教学中运用护理技能操作标准指导学员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步骤.因此,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必须不断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发展,以操作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规范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护理人才.

    作者:张少英;徐冬梅;王琳;张立红;张月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分析

    目的 探究对臂丛神经阻滞使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麻醉后单纯使用异丙酚,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雷米芬太尼,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数相对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应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能够取得突出麻醉效果,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红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锌制剂防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口服锌制剂防治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儿科诊治的急性腹泻患儿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2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消失所需时间、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及随访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3个月内治疗组腹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无重型腹泻发生.结论 急性腹泻患儿在综合治疗方法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腹泻病程,并能预防3个月内的腹泻复发,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赵志霞;肖俊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新生儿脐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消毒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每天3次,疗程均为7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3%、90.0%,高于对照组的45.4%、7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玉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药物不良反应279例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1年收集的27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引发ADR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79例ADR涉及的药物类别有15类97种,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抗感染药物106例(28.96%)、抗肿瘤用药81例(22.13%)、心血管系统用药29例(7.92%);静脉滴注更易引发ADR,共246例(81.46%);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结论 应加强与重视医院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上报意识,完善并提高ADR报告质量;重点加强严重的、新的ADR监测,降低漏报率;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用药监护的作用,以减少可以预见的ADR发生.

    作者:周林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调查

    目的 研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调查本市疾病控制中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结果 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以本科和大专学历为主,总共占83.9%;应急预案以传染病和中毒事件为主,总共占63.4%;应急队伍的组建数量逐年增加;在2010-2012年3年内累计进行318次应急相关培训,且培训主要集中在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上.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紧急、突然、复杂,会对社会稳定和公众的生命健康产生很大危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对大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的责任,政府应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作者:李艳芳;田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